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19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第819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而且,朕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或许他们会被有心之人蒙蔽十年、百年、千年;”

  “但一定不会万年、万万年都被蒙蔽!”

  “只要朕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

  “那就算朕的身后名被一时玷污了,也总有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就好比始皇帝的身后名;”

  “在被侮辱玷污了千百年之后,不也有人、有朕为他正名吗?”

  “而朕做的这些事情,自问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汉人世世代代繁荣昌盛。”

  “有些在现在看起来是罪过的事情;”

  “那也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这种罪,朕愿意一肩担之!”

  朱至澍起身挺立、一拂衣袖;

  豪情万丈、正气凛然!

  身上龙袍上的九条五爪金龙、也好似感受到了朱至澍的豪情和正气;

  在那一刻活灵活现、仿佛要活过来一般!

  “真乃圣明之君也!”

  “为帝皇者、当如此......!”

  朱至澍这番不惧身后污名、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豪言,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在刘之温的脑海中回荡不绝。

  使得在刘之温的眼中、朱至澍本就伟岸的形象,再次拔高了一截!

  能力过人的帝皇、古已有之;

  心境出众的帝皇、古已有之;

  愿为千秋万代而甘愿受罪的帝皇、亦古已有之。

  但能将这些高尚的品格集于一身者,刘之温只见到了朱至澍一人。

  且刘之温有种感觉:

  不但古往今来是第一次见;

  怕是从今往后,能再出现这等圣明帝皇概率,也极小了!

  “陛下高风亮节、一心为民、大公无私之品行德操;”

  “臣敬佩不已!”

  “臣不敢望陛下之项背;”

  “但如今能辅佐陛下左右、共图大业,已经是臣几世修来的福泽;”

  “臣死而无憾了!”

  “臣还请陛下保重龙体、万寿无疆;”

  “好能多护佑大明些年。”

  刘之温语气真挚、态度诚恳、动情的说道。

  “哈哈哈,朕自然晓得。”

  “弘正你也是。”

  “不只是陛下要长命百岁、朕希望弘正你也能一样。”

  “如此,你我二人才能携手更久、大明才能更繁荣几分。”

  “你我君臣二人一同长命百岁,这在后世、也必定是一段不错的佳话了。”

  “所以,你也要多保重身体;”

  “切莫因为国事繁忙,便把身体给累垮了。”

  “若是如此,朕必定会愧疚不已、悲痛万分。”

  刘之温的这番真情流露,让朱至澍有些尴尬、也有些动容;

  眼眶都有些泛红了。

  尴尬在于朱至澍知道自己的斤两;

  无非就是占了两世为人、通读数千年历史,且后世资讯极为发达的便宜而已。

  若不是这些因素在前;

  自己就算不是个昏君,也做不到刘之温这般吹捧的地步。br>
  动容则是因为对刘之温非同一般的感情了。

  从自己还是蜀王世子时开始,刘之温便在蜀王府中任职了。

  一天又一天、一步又一步;

  一晃眼都已经一二十年了。

  这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为自己鞍前马后、殚精竭虑。

  朱至澍自问;

  若是没有刘之温的辅佐,自己和大明要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必然要多经历许多的波折。

  对于这种从自己微末之时就一直陪伴着的肱骨老臣,朱至澍又何尝不是在君臣之外、还多了份别的感情呢?

  “臣谨记,谢陛下关心。”

  朱至澍的关心,让刘之温心里也是一暖。

  急忙行礼谢恩道。

  “陛下,这一次送来的南疆权贵,又有数千人。”

  “还是按照此前那般、将他们安置在京城吗?”

  “此前送来的那批,数量就超过万人了;”

  “加上这一批,已近两万之数了。”

  “若是还安置在京城的话,一旦日后他们勾结起来,怕是会生出什么乱子。”

  “而且这些权贵来了京城之后,陛下都是以仁待之;”

  “庭院楼阁、豪宅庄园等赏赐,甚为大方。”

  “此前那批便由此占了不少好地。”

  “若是这一批也照此安置在京城,那少不了又得划出一片不小的地安置这些人。”

  “京城、可是寸土寸金啊。”

  “虽然如今是够用,但总该为日后留些余地才是。”

  “要不就将这批,另外择地安置吧?”

  君臣互相关心了一番、互表了一番衷肠后;

  刘之温主动将话题引回到了实物上,对朱至澍提议道。

  海上那批掳掠而来的南疆权贵,再过个把月就要到京城了;

  如何安置,得早些定下来了。

  “嗯......”

  “弘正所言有理,那便安置到西安去。”

  “若是弘正还担心不稳妥的话;”

  “京城已经安置的那批,也可分出一部分安置到南京或者济南。”

  “弘正以为如何?”

  朱至澍想了想,回答道。

  厚待这些南疆权贵的做法,还是朱至澍自己在去年提出来的。

  毕竟把人家的国家都给占了;

  还把人家一家老小万里迢迢的运来了大明。

  若还苛对他们,朱至澍自己都觉得心里要过意不去了。

  而且厚待这些权贵还有个好处;

  那就是千金市马骨。

  朱至澍用实例告诉那些将来要征服地区的权贵:

  “没必要顽抗,投降也是条不错的路,不用担心失去荣华富贵。”

  “但顽抗却是真正的死路一条!”

  有这些权贵珠玉在前;

  那在以后的征服之战,就会简单许多了。

  而刘之温说的也有道理。

  不能所有掳掠来的权贵都安置在京城。

  人多了可能会生乱子是一方面;

  还有就是京城的土地也有不够用的担忧。

  毕竟掳掠来的人,可不只是南疆的权贵,以后还会有更多地区的权贵。

  高丽、东瀛、漠北、西域......

  等等等等。

  “臣以为可行。”

  刘之温肯定道。

  “电报已经快架设到西安了;”

  “将这些人安置在西安,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朝廷也能尽快的知晓。”

  “还有一事;”

  “陛下打算如何对待这些人呢?”

  “如汉人一样视之,还是...?”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