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18章 刘之温的担忧

第818章 刘之温的担忧

  但就算只到目前为止,推广电报的成果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以京师为中心点;

  往南是徐州、往西南是潼关、往北是云中城。

  这个半圆已经覆盖了北直隶、山东全境,河南、山西、河套部分地区。

  在这个半圆里,京师获取地方信息的效率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真正的实现了天涯咫尺、朝发夕至。

  这也意味着,中枢对这些地区的掌控能力、前所未有的增强。

  电报就像是中枢从京城向地方伸过来的一双眼睛、一对耳朵。

  而等电报线路越铺越远、越铺越密集之后;

  这双眼睛还将伸的越来越快、越来越远。

  中枢对地方的掌控能力,也将越来越强。

  这就是电报的意义之所在!

  收到报捷的军文之后,朱至澍在喜悦之中也更加的忙碌起来。

  每次大战结束之后,朱至澍都会很忙。

  一是要组织总结战事的得失、为以后的战事积累经验;

  二是要梳理军功战损、过错赏罚,定下赏赐、升降、抚恤等等细则;

  三是要妥善处理好俘虏、归降人员的安置。

  等等等等。

  例如现在正乘船而来的那些南疆权贵,眼下就要着手布置安置措施了。

  “贺喜陛下成功开拓南疆,完成了千年来无人完成的丰功伟业;”

  “单此一项,陛下便足以比肩秦皇汉武、甚至是独占鳌头了。”

  “以后的青史,必将彪炳陛下的赫赫战功;”

  “亿万的汉人,必将世世代代歌颂陛下的滔天武略。”

  “贺喜陛下......”

  户部尚书刘之温脸上洋溢着笑容,拱手行礼,对坐在书桌后的朱至澍、由衷的道贺道。

  正如他所言:

  就算不算此前驱逐鞑虏、收复河套、光复大明、重回东北;

  单是这份开疆拓土数千里的功绩,都已经足以让朱至澍站到千百年来、数百位帝皇最前列的那几个位置上了。

  后世的史书上,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可不就是一件值得大贺特贺的大喜事吗?

  而他作为辅助朱至澍的心腹重臣,自然也能分润到一二笔墨。

  也是件值得为之欣喜的好事。

  世人之所求,不就是过好当世、一展抱负,而后再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吗?

  已经达成了这一点的刘之温,顿觉此生无憾了。

  也就愈发的觉得轻松了些、心态都好了许多。

  “呵呵,同喜同喜。”

  “拓土南疆,也有弘正(刘之温的字)你的功劳。”

  “朕以此比肩秦皇汉武;”

  “弘正你也因此、足以比肩武侯魏相了。”

  “回头朕必让谈迁,给你好好的写上几笔;”

  “必然让你的后人在千百年后看了,都觉得脸上有光,哈哈哈......”

  刘之温的道贺,让朱至澍非常受,不禁开怀大笑。

  但也没有忘记表扬一番刘之温。

  对待给自己做事的人,不能只是一味的严格;

  也要时不时的予以肯定和表扬。

  如此;

  才能让下面做事的人感激自己的知遇之恩;

  还能让他们保持旺盛的斗志和积极性。

  这就是御下之道之一了。

  “哎,臣倒是无所谓。”

  “史书而已,能把臣一个做臣子的写的如何?”

  “好与坏,无非都是寥寥几笔带过而已。”

  “反倒是陛下;”

  “您这声名,以后可不一定好。”

  “您设立九监、征收商税,世人多有说陛下您贪婪嗜财、强夺民财者;”

  “重用锦衣卫、督察院、督军司,世人多有说陛下您纵容鹰犬、苛对臣民者;”

  “改革科举、推广新学,世人多有说陛下您不遵祖法、背祖忘宗、祸乱天下者;”

  “强盛军事、开疆拓土,世人多有说您残暴不仁、穷兵黩武、妄开边衅者。”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难以说尽。”

  “而这桩桩件件,哪件不是得罪了一大批人?哪件不让这些人恨的咬牙切齿?”

  “就说这次拓边南。”

  “去年还是靠南疆的粮食拉了中原一把呢;”

  “可在背后非议陛下您乃是暴君、违背‘不征之国’的祖训的人,不也是数不胜数吗?”

  “哎......”

  “人心隔肚皮啊......”

  朱至澍的道喜,让刘之温想起一事,不禁叹气感慨。

  同为文人,他最熟悉那些文人的丑恶嘴脸了。

  陛下施行的一项项新政、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他们虽然现在迫于强权、不得不忍气吞声。

  但这只是暂时的;

  等陛下百年之后,那些文人的反扑、必将接踵而来。

  正面反抗不过陛下,那抹黑陛下的身后名、也是他们极为乐意做的。

  且都不说日后了;

  就算是现在。

  正面刚不过、背地里使手段的人,不也是多得是嘛?

  好在陛下牢牢的掌控着军权;

  且锦衣卫、督察院等部门做事得力,才牢牢的压制着这些宵小之徒。

  不然如今的大明,哪有这么平静、哪有这么强大、哪有这么繁盛?

  作为看着朱至澍长大的王府长史。

  刘之温对于朱至澍的感情,胜过绝大多数的人,早就已经不仅限于君与臣那么简单了。

  所以每次一想到这事,刘之温便都会忍不住的一阵心疼朱至澍。

  “哈哈哈......”

  “弘正多虑了。”

  “虽说世人在朕的面前、都是直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纵观千百年来的数百位帝皇,有谁真就万万岁了?”

  “百岁的都没见过!”

  “身为帝皇,也终有一死”

  “一年肉腐、三年化泥、百年骨成灰。”

  “而死之后的事,朕管它那么多作甚?”

  “过好当下、做好如今就成了。”看書溂

  “这一点,朕可要比弘正你,豁达不少哦。”

  听完刘之温的话,朱至澍笑的很开心。

  一点都看不出来,有为刘之温说的这些而担心的模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