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35章 各方忙碌

第735章 各方忙碌

  “好了。”

  “盖印封装,发给王成仁吧。”

  没多大会的功夫,朱至澍便写好了给王成仁的回函。

  内容也很简单;

  对于王成仁请求赴南疆作战,朱至澍自然是拒绝的。

  东北那地儿的重要性,不比南疆差多少。

  除了将此处经略好后、将是往西攻略蒙古的重要根据地之外;

  不论是此后的往东还是往北,东北那地方都将是极为重要的根据地。

  还有它那肥沃的黑土地,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自然黑土地之一,是天然的粮仓。

  虽然因为小冰河时代的影响、以及西方人在南洋的侵略,使得自己不得不选择先攻略南疆;

  但等南疆大靖,接下来就是攻略东北方向了。

  这时候王成仁非但不能离开;

  反倒要加大的对东北的开发。

  所以,朱至澍在回函中提到,不日将会遣送一批移民至辽东开拓,要求王成仁做好移民开拓的安全保卫工作。

  如此,就算是给王成仁找了点事做、安抚住他了。

  至于对辽东一些地区赐名的事情,朱至澍也认为很有必要。

  但这事很大,朱至澍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要赐名,那首先就得划分行政范围吧?

  若还是按照此前以都司的方式施行松散统治,那光赐个名有啥用?

  所以朱至澍得回去和大臣们商议下,大改、重新划分东北的行政单位和范围。

  范本朱至澍都有了;

  大体上照抄后世嘛。

  不只是蒸汽机和电报,只要是合适的、有利于现在的大明发展的,后世啥都可以抄。

  就像登基之后、朱至澍正在大力向全国推行的新式府学,以及下一步的新式县学;

  甚至条件成熟之后还可以推行的乡学,不就是借鉴后世的小学、中学体系吗?

  还有随着新式学校建立的书馆,不就是借鉴自后世的图书馆吗?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丢人。

  哒哒的马蹄声中,车队一刻都没有停歇、继续滚滚向前,带着朱至澍及一干随行人员返回皇宫。

  仿佛也在预示着朱至澍接下来的事程,也将忙碌到没有喘息之机。

  而在北京城的朱至澍为各项事务忙的团团转的同时;

  直面南疆的西南地区,此时也是愈发的战云密布。

  总督南疆战事的中宁伯、中军都督秦翼明,以及他的副手镇南伯、后军都督冯天纵已经赶到了西南。

  其中秦翼明更靠近前线一些,直接来到了交州;

  而将在战事中承担坐镇西南大后方任务的冯天纵,则是去到了成都。

  两人互相配合、分工合作;

  共同为一切顺利的话、两个月之后就要正式打响的南疆战事陆上攻势做着冲刺准备。

  此时,在交州的秦翼明;

  主要就是督察交州军团的战备工作、以及后勤准备工作等等。

  按照作战计划,陆上攻势将从交州开始。

  参战大军将越过此前修筑的龙骧、虎啸、象厥三城,一路向南推进;

  配合从南部芽庄一带登陆的明军,剿灭安南残余政权。

  之后翻过长山山脉,进入真腊(jpz)国境、也就是湄公河平原地区继续作战。

  同时,这个时候也会有另一支明军在湄公河河口一带登陆,配合陆上进攻的友军夹击敌军。

  可见,真正从交州发起攻势的明军便没有很多;

  许多的明军,都是乘船从海岸线登陆参加攻势。

  所以,此时的交州军队不多;

  境内只有交州军团在收拢兵力、储存转运作战物资;

  往南边的龙骧、虎啸、象厥三城靠拢,做着战事的准备。

  更多的军队则是在往广西布政使司的钦州,广东布政使司的广州、雷州等地集结,准备等开战之后、通过海运登陆南疆。

  除了视察交州军团的战备、后勤准备工作之外;

  秦翼明还在细心的梳理着南疆一带的军情。

  朱至澍对交州的统治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

  虽然这六年的时间里,和交州以南的安南残余政权一直都是处于敌对状态,还零星的有着大大小小的冲突;

  但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自己,而是敌人。

  这些年来,交州往安南南部地区,自然也渗透了不少的密谍。

  其中既有龙隐卫乔装打扮、也有收买的当地的俊杰之士。

  这些密谍潜伏在安南以及真腊(jpz)、暹罗(tg)、澜沧(lw)等各国;

  将各国的情报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的送回交州。

  如此有的放矢之下,大明非但不是对南疆一无所知,反倒知道的还很多。

  例如对战事至关重要的南疆的地图;

  就怕是要比各国自身的地图都还要完整、精确、清晰的多。

  且随着战事开始的时间的临近;

  这份地图的完整度、精确度、清晰度还在与日俱增着。

  在成都的冯天纵,则是在积极为战事储备、转运着海量物资的同时;

  也在调兵遣将,极力维持着西南数个布政使司的稳定。

  这时候的西南,土司生番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不论是川蜀还是云南、亦或者是贵州和广西,都还有许多偏远地区是掌握在土司生番的手中,而不是在官府的手里。

  这些土司生番可不是良善之辈;

  而是时刻都在想着、要从汉人的身上啃一块肉下来的。

  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土司作乱,便是天启元年(1621年)的奢安之乱了。

  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同知安邦彦两名大土司公然起兵反明;

  明朝则调兵遣将镇压。

  双方前后拉锯作战长达十七年、死伤达百万;

  大明巡抚、总兵都折损了好几位。

  可见西南土司生番势力之大。

  虽然这些年朱至澍治理西南、称得上是政通人和;

  加上上一次作乱,土司们也被杀怕了,实力和心中的恐惧都还没有恢复,西南一直承平至今。

  但人心隔肚皮、不得不防。

  所以冯天纵亲自坐镇成都,即是为了保证南征大军的后勤补给稳定;

  也是为了保证南疆战事期间、西南大后方的局势稳定。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