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36章 千舰盛景

第736章 千舰盛景

  至于参与此次南疆战事的另一位都督,平东伯、右军都督徐墨白,此时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的远航,大明三大海军终于齐聚崖州港。

  风帆如云、桅杆如林;

  上千艘2000料(650吨)以上的海船,将偌大的崖州港挤得是满满当当。

  好在其中有近半数都是为接下来的登陆作战、以及运输给养准备的运输船,可以拆分往钦州港、雷州港、广州港等港口安置;

  不然崖州港,还真容纳不下这么多的舰艇。

  其实,考虑到大明海军未来的巨大发展,新建的崖州港已经扩建的很大了;

  但再怎么大,也是有限度的;

  而千艘舰艇的体量,显然就超出了崖州港的最大容纳度。

  “壮哉!”

  “速速去请画师来,将此盛景画下、呈于陛下阅览。”

  “多请几个,多画几个角度。”

  徐墨白站在山巅,俯视着这一眼看不到头的桅杆和风帆,禁不住的感慨万分;

  一瞬间心有所感,对身后的亲卫吩咐道。

  “还是都督想的周全。”

  “没有陛下的圣明领导、以及对咱们大明海军的大力支持,如何能有今日这亘古未有之盛景?”

  “这可都是陛下的心血啊;”

  “的确是要画下来,让陛下也看看。”

  看着徐墨白的亲卫领命而去,站在徐墨白身后、一起俯视着崖州港的郑鸿逵开口说道。

  随着郑家彻底归附朱至澍,如今的郑鸿逵,已经是大明东海海军的提督了;看書溂

  停泊在崖州港的千艘舰艇中,便有三分之一是归属于郑鸿逵统领的东海舰队属船。

  “呵呵,曰渐(郑鸿逵的字)说的是。”

  “说起来,大明海军能有今日之盛况,也有日渐及背后郑家的功劳啊。”

  “不过,如今不论是日渐还是郑家,与我等都是一家人,就不说这生分的两家话了。”

  “只希望此后咱们都可以诚心的报效陛下、报效大明;”

  “为陛下的壮志、为大明的盛世,尽心竭力!”

  听到郑鸿逵的话,徐墨白笑了笑;

  回头看了看郑鸿逵,意味深长的说道。

  “都督教导的是;”

  “我郑家本就是大明子民,为大明出力乃是应有之义;”

  “和都督以及两位提督、各位将领,那就更是一家人了。”

  “还请都督放心:末将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自当尽心竭力的报效陛下、报效大明,至死不渝。”

  “此次对西夷人之战,末将愿为先锋!”

  “且诸位之中,唯有末将与西夷人交过手,正是作为先锋的最合适人选。”

  面对徐墨白意味深长的话,郑鸿逵没有乱了分寸;

  不卑不亢的摆正身份立场之余,还英勇的向徐墨白讨要先锋的职位,进一步表露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郑鸿逵很明白:

  虽说郑家已经完全归附陛下,族中有为之人尽皆入朝为官;

  连作为安身之本的郑家舰队都交了出来,任由陛下对其拆分合并。

  但作为陛下曾经的心腹大患,还是有过摩擦的那种心腹大患;

  要让徐墨白等人完全信任郑家、完全信任自己,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这里会借机敲打一下自己,也是很正常的。

  但只要这一仗自己打好了;

  那这些猜忌和不信任,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失。

  所以,自己这时候可不能端着架子、自持身份,语气激烈的与徐墨白等人发生言语上的冲突。

  不然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郑家,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欸,郑提督此言差矣。”

  “虽说本督的南海海军此前未与西夷人大规模交过手;”

  “但一起在南洋这块地盘上找食吃,大大小小的摩擦却是不知道有多少了。”

  “而且本督的南海海军常年驰骋于南洋,对南洋的水文和气候,那是了如指掌;”

  “这一点,却是郑提督也比之不及的。”

  “况且郑提督的东海海军长途跋涉、着实辛苦,这时候理当让将士们好好歇养一阵才是。”

  “反观我南海海军,崖州港就是我军的母港,已经是以逸待劳久矣;”

  “将士们也正是龙精虎猛、战意昂扬之时。”

  “所以啊,此战的先锋,还得我南海海军来担任。”

  郑鸿逵话音刚落,一道反驳的声音应声而起。

  对于郑鸿逵的自请前锋,身为南洋东道主的南海海军提督岳云举怎会答应?

  同样陪着徐墨白在山巅观景的他,第一时间出声反驳道。

  对于军伍之人来说,军功就是命脉、就是一切;

  而一场战事中,前锋大概率是获得首功的,在战报上也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种诱惑在前,谁愿意放过?

  而且谁知道西夷人经不经打?

  若是只是和前锋稍稍交个手便脚底抹油溜回了西夷,那后面的军队更是连汤都不定能喝上口热的了;

  如此,就更不能让了。

  反倒是新任的北海海军提督蒙辞没有说话;

  在两人的辩论中极目远眺,安安静静的欣赏着这壮观又醉人的美景。

  作为从北海万里迢迢赶来的客军,他是最没有资格去争这场大战的先锋的;

  就当做是自己上任提督以来的练兵之战吧。

  反正以后辽东那边肯定还会有大战;

  到时候,就是自己的主场作战了,少不了自己的功劳。

  “哈哈哈,好了好了,两位都不必再争了。”

  “谁做先锋,且容本督细细思量之后再定。”

  “继续看景色吧。”

  “这等壮观的盛景,可以看到的机会可不多;”

  “而且明日就要没了。”

  “所以,能多看会就多看会吧。”

  听着两人的辩论,徐墨白也有些头疼,只得打着圆场,先把这事给略过。

  正如他所说,这种千舰齐聚一港的盛景不但少见,而且也看不了多久;

  明日就会有运输舰出发,转往钦州港、雷州港等地靠泊;

  减少崖州港养护压力的同时,也是预先到位。

  因为大量准备登陆的军队、大量准备装载的补给,都是备在以上的几个港口中。

  到时候,崖州港就只剩下战舰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