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42章 骑兵的补充

第442章 骑兵的补充

  “嗯。”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修诚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听完冯天纵一番通透入骨的分析,朱至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气氛哄抬到位之下,把后世这句注定将流传千古的名句都顺口念了出来。

  “既然修诚也觉得可以提前展开第二阶段战事,那便传令给李都督,本王已经同意调整战略,让李都督便宜行事。”

  “至于修诚你嘛。”

  “你也想去前线这事,本王自然是看出来了,可本王却不能让你去啊。”

  “山西有李定国一人在、足矣,但西安没有你冯都督在、却是不行。”

  “你要是也过了黄河,那西安该何人镇守啊,第二、第三、第四,三路大军之间的协调统筹事宜,谁来做啊?”

  “本王可忙着呢,晚点还想去看看直道的进展,修诚你可别想把这担子抛给本王,哈哈哈......”看書喇

  冯天纵眼中炙热的战意,朱至澍自然看到了,但他是真的不能放冯天纵也去山西。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朱至澍便不好说出口了:

  这山西若是集中了两个都督,那谁说了算呢?很大概率两人中会出现一定的摩擦、然后在心中留下芥蒂,这是朱至澍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还是分开好。

  而且自己也是真的计划去看看直道的修筑情况,不会一直呆坐在西安的。

  直道从去年的五六月份、工部设立之后,便在工部尚书谌欢的亲自挂帅下进入了实际推行阶段,如今虽然还在处于具体路线的现场论证阶段,但是西安近郊的两段,却是已经开始先行试验性施工了,很有看头。

  而且对于朱至澍来说。

  战事前有勇猛用命的将士、后有都督府和兵部通力协作,自己坐在西安除了做个吉祥物之外没别的什么大作用,还不如四处走动走动。

  难得来一次陕西,这来都来了,可不得抓紧时间到处看看吗?

  除了直道外,还有很多值得朱至澍亲自去看看的事情。

  例如西安匠造监、西安土地改革情况、百姓生活水平、对西域和蒙古贸易等等等等。

  这可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啊。

  “呵呵,用殿下的话讲:末将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虽然末将这块砖的本意是想去前线淬淬火,但殿下需要末将留住在西安,那末将又岂敢不从?”

  “殿下放心,末将这就安安心心的守在西安、绝不会耽误了战事。”

  蜀王殿下的解释,冯天纵又何尝不明白。

  他是个杰出的将领、具备上佳的战略眼光,不然也不会只有三十出头,便能高居都督之位。

  只是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沙场征战、早就爱上了战场上的硝烟和热血,这升到都督了后、反倒只能坐守后方,让冯天纵有些心痒难耐而已。

  “嗯,修诚能这样想,本王就放心了。”

  “但有件事,本王心中还是有点放心不下。”

  “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盆地一役,我军伤亡多为骑兵,据李都督的回文,骑兵伤亡高达一万五六,其中阵亡便有八千余。”

  “虽说第四路是我军骑兵配置的重点方向、多达四万,但如此一来,能再上阵的骑兵最多也就只有两万余了。”

  “而潞安(今山西长治市)盆地虽然地形不似平阳盆地一般一马平川,但比起陕北,还是要好上太多了,这骑兵不足,恐怕要吃亏。”

  “如今从其他各路调派、以及从成都支援骑兵,来得及吗?”

  看到冯天纵的表态,朱至澍这才放心,欣慰的说道。

  然后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关于骑兵,询问起了冯天纵的看法。

  西南如今最大的短板还是骑兵。

  虽然整个西南拢一拢,还是能拢出八万骑兵的,比起陕西战役时,已经多了两万了,因为一直是获胜一方的原因,骑兵是越打越多。

  但这八万骑兵可是整个西南的全部骑兵,而西南,算上新归附的两湖和海南之后,可是有九个布政使司、人口近五千万。

  这样一算,其实是非常少的了。

  而占据了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辽东、蒙古的满清,确是随随便便都能拉出数十万的骑兵。

  哪怕平阳盆地一役因为判断失误先吃了个亏、折损了几万人,但也谈不上真就伤筋动骨了。

  如今从开战算起都小两个月了,各路支援也差不多到位,潞安盆地必将是一场血战,所以西南这边必须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这也让朱至澍不得不有些担忧。

  “殿下无须担忧。”

  “之前咱们的骑兵要分散使用、主攻的第四路都只能分到四万骑兵,那是因为其余各路都需要骑兵进行佯攻、吸引清军的注意力。”

  “如今第四路都已经把平阳盆地给打下来了,满清再愚钝,也知道其余各路不过是虚晃一招了,如此,其余各路也就不需要佯攻了,只需要固守在原地、继续牵制清军的兵力、让他们不能全力援助山西即可。”

  “这样一来,其余各路的骑兵,便可以多数都抽调至第四路支援,留一小部分在各地机动、以备不时之需即可。”

  “光这一块,就可以抽调出两万余骑;”

  “再就是西南两处骑兵训练场可是日夜都不曾停歇的,如今又是几个月过去了,也能再补充一批骑兵上阵,末将估算了下,出个一万余骑还是可以的。”

  “这样算起来的话,大概可以给第四路补充三万余骑,加上第四路原有的两万余,第四路可用的骑兵就能达到五万多六万的总量,稳扎稳打之下、也差不多够用了。”

  冯天纵详细的给朱至澍分析起西南目前的骑兵数量和布置,让朱至澍有个大概的了解,好对前线有信心。

  朱至澍日理万机,要关注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每一件事、每个细节都知悉,想到某件事情时,就需要专业的人士来给自己解答。

  术业有专攻嘛。

  “嗯,好。”

  “听修诚分析完,本王心中就有底了。”

  “你们都做的不错,让本王很是放心,本王代西南的五千万子民、全天下近亿的汉人,谢谢你们了。”

  “来,试试这果脯,不少都是李自成从西域专程送回来的,味道着实不差。”

  “先垫垫肚子,一会本王请你吃火锅,咱们好好的喝几杯。”

  “说起来,这疆域越来越大、事情也是越来越多,本王和你们见面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已经很长一阵子没和修诚你一起用过膳了,这次一定要喝个一醉方休。”

  “殿下设宴、乃是末将的荣幸,末将怎敢不从,今日定和殿下一醉方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