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43章 潞安战事布置

第443章 潞安战事布置

  “此次战事,将兵分两路。”

  “第一路,由广西军团第一师负责,出翼城县后,沿着隆化镇一线推进,然后过王寨村、曹里村,由西北方向攻击潞安盆地的桥头堡——沁水县;”

  “第二路,由贵州军团第一师负责,出翼城县后,沿着桥上镇一线推进,过杏峪村、梁庄,由西南方向攻击沁水县。”

  “两路都是骑兵部队先出发、做好侦查和掩护工作。”

  “翼城县至沁水县,要翻过太岳山一段,虽然只有不到二十里,但却也不可粗心大意,骑兵部队一定要侦查仔细。”

  “至于云南军团则是继续留守在平阳府、洪洞县地区,对北面的霍州县造成压力,使得太原盆地地区的清军,无法全力支援潞安盆地。”

  “陕西军团和交州军团的兵马,则是继续在后方休整,待打下沁水县之后,则进入潞安盆地一带维稳。”

  “大致的兵力布置就是这样,有不明白的吗?”

  翼城县议事厅中,李定国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一次潞安盆地初期阶段战事布置。

  得到朱至澍的批复后,原定于六月份才会开始的山西战役第二阶段提前开始。

  为了方便指挥,李定国作为前线都督,也移驻到了翼城县——这个和潞安盆地的沁水县,只隔着一段太岳山的县城。

  此时,议事厅中已经黑压压的坐了好些人。

  有兵部派驻前线的郎中、有督军司的主事、还有参战部队的师长级别以上军官。

  各个都身份显赫。

  看到众人都没有疑问和意见后,李定国清了清嗓子,继续往下说道:

  “在夺取沁水县后。”

  “第一路兵马,将继续东进,直接拿下高平县、陵川县;”

  “第二路兵马,则是南下走东南方向,攻取阳城县、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市),然后北上和第一路会师,一同攻取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市)。”

  “第二路路途远、任务重,还会和河南北上的赖慕布撞上,所以会有陕西军团的一个师辅助你们。”

  “据悉,赖慕布带了五千装备了火枪大炮的汉军神机营,虽然肯定比不上咱们西南的火枪大炮,但也不容易小觑,高军团长要谨慎些。”

  李定国继续说着夺取沁水县之后的战事安排,并且着重说到了清军练出来的那个‘神机营’。

  开战都快两个月了,清军的各路援兵该到的也基本要到位了。

  尤其是从河南北上山西增援的赖慕布的两万人。

  本来他们是要翻越中条山进入平阳盆地支援的,但是平阳盆地丢的太快、中条山口的运城又先一步为西南明军所攻占。

  得了戴沉遣使传信的赖慕布,便放弃了翻越中条山增援平阳盆地的计划,转尔奔东北方向的潞安盆地去了,这时候已经进入了潞安盆地的泽州府(今山西晋城市)。

  而泽州府,正是负责第二路的贵州军团第一师的进攻方向,所以两军必然会有一场交锋。

  就看是西南明军继续无敌,还是清军汉军的‘神机营’作为徒弟、乱拳打死老师傅了。

  “末将明白!”

  高一功起身,对李定国行了个军礼、斩钉截铁的说道。

  高一功如今是正四品武官、加授昭武将军、军衔标识为两横线夹四星的四阶大校,职务为贵州军团副军团长。

  原本他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陕西归附时没有选择跟着李自成去西域,而是和袁宗第、田见秀两人一起,归附了西南。

  平阳盆地战事中,高一功一直是在渡口陕西这边的韩城地区坐镇,保证大军的顺利渡河。

  前方的征战,则是由贵州军团第一师的师长孔庆元具体实施。

  如今平阳盆地已克,大部分现阶段要参战的大军也已经渡过了黄河进入了山西,再加上潞安盆地战事即起,高一功也就赶到了翼城县,亲自参与接下来的战事。

  高一功身份可不简单。

  他不但是李自成的部将,更是李自成夫人的弟弟、是李自成的小舅子。

  所以,高一功归附西南的意思很明确——为质。

  李自成自己也很清楚,若只是靠他自己那十万兵马,无根无萍的情况下,要在险恶复杂的西域站住脚可不容易,说不定哪天就湮灭在了广阔无垠的西域黄沙中。

  所以入了西域后,李自成很积极的帮朱至澍收集急需的战马,这些年已经送了有两三万匹战马到西南了。

  虽然也收钱,那的确是友情价、地板价了。

  除此之外,还留了高一功在西南为质,好让朱至澍看到自己的诚意。

  朱至澍也是投桃报李。

  不但在钱粮等方面给了李自成源源不断的支持、甚至连军火,都一直在小批量的、源源不断的供给李自成。

  还给李自成派了队军事教官,协助李自成训练和使用火器部队。

  高一功领命后,这次会议也就差不多了。

  与会的将领们鱼贯而出,各回各营整顿兵马去了。

  四月初一这天拂晓。

  朝阳破天、春露湿衣,和风烈烈、旌旗招展。

  出征仪式上弥漫着酒香、肉香、饭菜香、助兴射击的硝烟香,而在这其中,还夹杂着浓郁的血腥味。

  歧白柏的主动投降未被朱至澍接纳,在同意李定国即刻开始潞安战事的公函中,还随附了对歧白柏的处置决定。

  斩首祭旗!

  一同被斩杀的,还有共计五名满清佐领以上俘虏、以及多达八百余普通士卒或小军官。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唯有岳武穆的词,才能形容这数百满人、蒙古人一起被斩首、数万将士踏歌出征的盛大场面!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踩着鲜血铺就的道路、唱着出自于殿下之手的军歌,第一支参战的大军离开了翼城县大营,在李定国的目送下,向着沁水县方向出发、踏上了新的征途、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这首军歌自然不是朱至澍的原创,而是改编自后世的中国远征军军歌——《从军歌》,但却非常契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驱逐建奴、光复华夏。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

  翼城县这边在举行出征仪式的同时,北京城的多尔衮却是大发雷霆。

  早早的他便起来了,然后一肚子火气没地方发泄,杖杀了几个宫女太监之后,才觉得胸口的憋闷松了那么一分。

  “啊哈......”

  坐上那张本该是顺治才有资格坐、现在却为自己享用的书桌后,多尔衮先是凝气聚力的绷紧全身好一会儿,在浑身都开始颤抖战栗、大脑也要开始缺氧空白之后,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一番下来,多尔衮这才觉得浑身得劲了一些、脑子也清醒了少许。

  “这该如何是好啊......”

  但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恢复,并没能帮助多尔衮解决眼前的困局。

  河南、大同还在周旋对峙,两军就如同锁在各自笼子中的斗兽,虽然咆哮仇视,却谁也不愿意打起来、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这只是对清军来说。

  西南本也没想在这两处奈何清军。

  往这两处布置大军,只是在为山西战事的顺利进行、拖住清军这边的精力和兵力而已。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