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41章 调整战略

第441章 调整战略

  “好!”

  “进展如此之快,大大的出乎了殿下和我们的预料,原本还以为要四月份才能拿下平阳盆地呢,没想到如今才三月上旬,便提前完成了战略目标,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一次将士们都表现的不错,本都督一定要在殿下面前为将士们请功。”

  亲临前线、在稷山县城的坐镇指挥的前军都督李定国,很快就收到了杨展送回来的捷报,高兴的好一番夸奖。

  “恭喜都督、贺喜都督......”

  “都督指挥有道、坐镇后方稳定军心......”

  “都是都督的功劳......”

  左右也趁着李定国的兴致,争先恐后的送上自己的恭维。

  “好了,说正事。”

  李定国挥了挥手,打断了下属的这些恭维之声。

  听一听就行了,还有好多事要做呢,把这些事情办好才是更紧要的。

  “平阳盆地如今局势已经大定,第一阶段战事就算是落下帷幕了,各部门这边都要赶紧动起来,处理好后面的事情。”

  “兵部和督军司的诸位大人不归本都督管辖、我就不多说了,但还是希望诸位大人能把大军的后勤和军功等等,都早日处理妥当。”

  “本都督现在想说的是另一件事:”

  “原定于六月份才开始的第二阶段战事,月底或者是四月初可以开始吗?”

  “这个问题,主要是看兵部的意思,毕竟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补给,若是兵部在后勤补给上能够供得上的话,本都督打算奏请殿下,不必等到六月了,马上便开启第二阶段战事,拿下潞安(今山西长治市)盆地!”

  “......”

  庄严肃穆的西安行宫,今天装扮一新。

  这处西安行宫,本是末代秦王朱存枢的王府,李自成称帝之后,便大加扩建和修缮,作为自己在西安的皇宫来使用。

  如今李自成已经去了西域,这处皇宫自然也就成了朱至澍的行宫了,供朱至澍北巡陕西的时候居住。

  至于末代秦王朱存枢,则是被李自成封了权将军,并且带着他去了北京;

  然后李自成兵败北京、退回陕西时又没跟着走,而是投降了满清。

  短短时间便侍奉三主,丢尽了作为藩王的脸面,用欺师灭祖、卖国贼等等来形容他,都会觉得不够入木三分。

  朱至澍更是羞于提起自己的这个亲戚。

  要不是后世的习惯使然、让他一贯不喜欢铺张浪费,都恨不得不住这里、重建一处行宫了,免得沾了晦气、自己也觉得膈应。

  “修诚(冯天纵的字),李都督的信你看了吗,觉得如何?”

  行宫的一处玻璃暖阁中,朱至澍晒着已经有了些暖意的阳光,一边品尝着酸甜酸甜的果脯,一边对坐在侧对面的那位年轻的俊杰、从二品武官、加授奉国将军、少将军、后军都督冯天纵问道。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玻璃生产现在已经很成熟了,成了西南重要的贸易物资,为西南带来了大量的财源。

  这种情况下,在西安的行宫中装上透光防风的玻璃,自然是很正常的了。

  而此次山西战役,五大都督除了秦翼明留镇成都外,其余四位皆或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战事。

  其中前军都督李定国便是亲临前线、在稷山县城坐镇,亲自负责第四路的一切事宜;

  后军都督冯天纵则是留守西安,协调统筹第二、第三、第四路,稳定后方。

  所以朱至澍北巡西安后,李定国是暂时见不到了,但是却能和冯天纵坐下来喝喝茶、聊聊这场战事。

  今日要商议的内容,便是李定国从稷山县城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请战文书:

  平阳盆地的快速收复、使得山西战役第一阶段战事提前尽全功,同时战事之顺利出乎意料、部队整体伤亡处于相对较轻的程度;

  所以李定国和兵部商议过后,觉得可以不用按原计划、等到六月份再开始第二阶段的战事,而是四月初便可以开始了,直接进攻潞安(今山西长治市)盆地。

  但这种重大的战略调整,李定国一个人说了是不算的。

  这可是几十万人的大战,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重大。

  哪怕兵部也觉得可行,复议李定国的决定,份量也还是不够,必须得朱至澍亲自点头才可以。

  所以朱至澍便召见了冯天纵,一起来分析下此事。

  说起来,朱至澍自己都觉得这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不可思议到第一阶段战事提前一个月便结束了、且西南明军伤亡加起来都不过两万,使得李定国萌生了马上开始下一阶段战事的想法。

  原本还以为偌大的平阳盆地总会有几场恶战、不会这么快就完全收复呢,所以预留的时间是二月至四月。

  没想到这批清军这么费拉不堪。

  当然,朱至澍不是为他们觉得惋惜。

  他巴不得以后所有的清军都是这么费拉不堪呢,那驱逐鞑虏、统一神州、制霸全球的进程,将会快很多很多。

  朱至澍是在思考:是不是该应李定国的建议,马上便发起第二阶段的战事呢?

  “殿下,臣以为可行。”

  朱至澍神游的时候,冯天纵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嗯。”

  “详细说说你的看法。”

  朱至澍继续问道。

  这一次西域进献来的果脯很好吃,尤其是那蜜枣,更是甜糯软绵,朱至澍一连吃了两三颗了,还意犹未尽。

  “末将认为李都督的建议可行,主要是依据以下几点:”

  “这第一:我军伤亡不大、后勤稳定、士气旺盛,完全具备再次开战的条件,正宜趁热打铁、更进一步;”

  “李都督传回来的信文中说道,我军伤亡只有不到两万人,比例很小,虽然多数为骑兵,但也来得及补充。”

  “而后勤方面,有兵部官员的附议,自然不用担心。”

  “大胜之下,全军更是士气鼎盛之时,必将以一当百、勇不可挡。”

  “这第二:潞安盆地呈南北向,两头相距达近七百里。”

  “这时候直接发起第二阶段战事、攻打潞安盆地,清军的两路援军中、河南北上那一路或许能有点用,但北京南下的那一路,却极有可能还是只能赶个晚集;”

  “第三:这时候直接发起第二阶段战事、攻打潞安盆地,还能打潞安盆地中的防守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加上清军惨败、士气低落。”

  “两相结合之下,极有可能再现一次‘平阳盆地’之盛况!”

  冯天纵为朱至澍一一分析着可以调整战略、马上开战的理由。

  双眼中满是炙热的战意,渴望和李定国一样、亲自走上前线的意图十分明显、溢于言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