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68章 为百年事

第168章 为百年事

  正史里,清军攻克应天府,就是在1645年的五月十五,离现在也就不过三个月而已。

  虽然现在因为自己对李自成的大力支援,让李自成拖住了清军南下的脚步,继而也延缓了南明灭亡的时间。

  但拖得住一时、拖不住一世,等雨季一过,适合作战的秋季一来,已经连作战能力都只能靠买的李自成,该跑路还是会跑路;

  这东林党、马士英、军镇、左良玉混杂一堂的应天府,该内乱还是会内乱。

  到时候,陕西、两湖、江南等丰腴之地,还是会受到满清的荼毒,自己都将来不及阻挡。

  拥有了蒙古这一可靠的骑兵来源地后,机动性拉满的满清,是所有军队的噩梦,光靠拦,那是肯定拦不住的;

  而又有了陕西、山东、北直隶、河南等中原腹地的加持,满清的作战潜力也大大加强,一时无双。

  所以要想保住江南这膏腴之地不受侵害,避免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悲剧的再次发生,朱至澍只想到了两个办法:

  第一:北上攻击李自成,东出潼关,牵制住满清;

  第二:绕到满清背后腹地,开辟第二战场!

  雨季快到了,紧接着就是酷暑,朱至澍不打算这个季节出征;再加上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川蜀的地盘已经翻了两倍都不止,内部也需要时间治理。

  所以这时候北上攻打李自成,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这时候如果能遣一良将,北上到渤海湾一带给满清上上眼药,牵制满清南下的精力,那还是可以的。

  只是要这么做的话,离不开郑家的支持,不然不说朱至澍自己的海船够不够的问题,怕是连台湾海峡都过不去呢。

  “殿下对这满清竟然如此高看,这满清,真有此等雄心和战力?”

  听到朱至澍对未来形势的估计,在坐的众人都是脸露诧异之色。

  虽然他们也认为满清接下来会是大明的头等大敌,但却没想到在朱至澍看来,满清的南下脚步会这么快。

  这满清起事也不是这几年了,如果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13副铠甲起兵算起,这就是62年了。

  62年都打过来了,现在大明好歹还有半壁江山呢,就能在一两年内被推平咯?

  这要不是朱至澍来自后世、熟知这段历史,说实话朱至澍也不信。

  这南明,实在是太废物了!废物到整个历史中,也很难见到这么快就被推平割据朝廷。

  但真实的历史事实就是这样,朱至澍明白,哪怕自己来了,历史的大致规矩也没有被改变很多。

  如果自己不去阻止的话,事情还是会按照大致的轨迹去发生,只是时间线会随着自己对历史的干预有所推迟而已。

  “嗯,本王的判断不会出错。”

  “这半年多来,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应和了本王的判断,所以这件事情上,本王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嗯......”

  听到朱至澍这样说,堂内的众人也不禁沉吟起来了。

  有朱至澍这半年多的奇迹做背书,可信度就大了很多了。

  从成都守卫战开始到云南归附,也就半年多的时间而已,朱至澍能打下这么大的基业,那见识自然就比在坐的每一个人都要强了。

  所以朱至澍的推测,可信度自然很高。

  “既然如此,那殿下打算如何应对呢?这十年事,大抵也就是指这满清之事吧?不知道这一块,郑家和殿下,有什么可以合作的地方呢?”

  郑芝豹也品出味了。

  这十年事,说的不就北边的满清嘛。

  “郑大人果然聪慧,正是如此。”

  “但要说本王和郑家的合作,那还得看远一点。”

  “敢问郑大人,长远来看,除了这满清之外,谁又对咱们大明、对咱们汉人的威胁最大呢?”

  朱至澍没有直接说十年事上两人合作的事情,而是把话题引到了更大的范围。

  “除了满清之外.....”

  “莫非是更北边的罗斯国?”

  郑芝豹想了一会,将脑海中的几个选项陆续排除之后,把自己最终确认的答案说了出来。

  “哈哈哈,这也算一个,但本王却以为,罗斯国带给我们的威胁,远不如另外一个方向。”

  “那就是从南海方向而来的欧罗巴人,包括佛朗机人(西班牙、葡萄牙)、撒克逊人(英国)等。”

  “本王知道,前几年南安侯在台湾金门,和红夷人(荷兰)交过一次手,将红夷人打了个落花流水、狼狈而逃。”

  “但不知郑大人是否注意到,这才几年的时间而已,这些欧罗巴,又卷土重来了?”

  “哦?殿下连这都知道?”

  听到朱至澍说的内容,郑芝豹一脸的惊讶。

  虽然自己已经很高看这蜀王殿下了,却没想到还是低估了。

  大明的高层,有几个真正把眼光放到了这碧波荡漾、广阔无垠的海洋之上?哪怕这海洋比陆地更大,可在大明的高层眼里,还是那样的可有可无。

  就是因为这样,自己那位掌控着整片大洋的大哥,才被封了个南安侯,还是弘光皇帝为了笼络自己等人,才不得不封的!

  侯很大吗?就连那占据两湖的左良玉都是个侯爷呢!

  掌控整片大洋的郑芝龙,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左良玉?

  郑芝豹心中早就不满了,只是自己等人的势力多在海上,也就无心去争而已。

  但这种争不到,也让郑芝豹心中的怨气积压的越来越深,所以朱至澍今天这一说,郑芝豹仿佛看到了知己,一时间竟失了仪态。

  “哈哈哈,本王知道的还有很多。”

  “例如那些欧罗巴人,最新最大的战船,已经足足超过6000料了,而咱们大明的战船,最多也就4000料,差距甚远;”

  “本王还知道,如今那麻七甲,又被红夷人占去了,连你们郑家的船,经过那里都得交笔买路钱。”

  “殿下虽然偏安西南,但却胸有韬略、有决胜千里、万里之能,芝豹难以望殿下项背,实在是惭愧。”

  “但芝豹还是不明白,殿下说的,欧罗巴人才是我大明和汉人的百年之事是何意?虽然我郑家南下麻七甲不容易,但是那欧罗巴人,要北上台湾,却更是千难万难啊。”

  郑芝豹已经对朱至澍的见识佩服的五体投地了,却还是对那些欧罗巴人是百年之敌一事,抱有一定的怀疑。

  “哈哈哈,郑大人有此疑虑也正常。”

  “但是,世界是在变化的。”

  “十年前,红夷人和南安候交手的时候,战舰不过也才4000料,如今十年过去了,已经6000料了,但咱们,却还是4000料;”

  “现在红夷人在麻七甲建了要塞,咱们就过不去了,那日后要是柔佛(马来西亚)、吕宋(菲律宾)都建了要塞,那是不是都过不去了呢?”

  “而且,如今大明的海防、或者说整个汉人的海防,都是郑家在撑着。”

  “说句不好听的,郑家能一直昌盛嘛?尤其是满清南下后,那些老林子出来的人,懂的什么叫海权?”

  “所以,这海洋,咱们现在不紧紧抓住,那百年之内,别说天竺(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必然为欧罗巴人所占据,就连南洋和台湾,都不一定保的住。”

  “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把这些红夷人赶出去!把南洋,划成我汉人的内海!为我汉人,打下百年、千年、万年的基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