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212章 抗蝗准备 范圆圆黎二山成亲

第212章 抗蝗准备 范圆圆黎二山成亲

  修炼异能要紧。

  但明年波及到三个省的大蝗灾同样要紧。

  高志远骂骂咧咧废话一堆, 却没给出明年蝗灾的具体时间,废物。

  不过,蝗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而且, 高志远除了河西府,还给出了西山省这个地点。

  于是,趁着范不着来自家敲定成亲当日的流程时,黎荞特意和他说起了黎家要在西山省开鸭货铺子、炸鸡铺子的事儿。

  鸡鸭能吃蝗虫,在黎荞上辈子时, 他看过国家利用鸡鸭治蝗灾的新闻。

  单个的蝗虫一般是绿色的,这种蝗虫可以食用, 满满都是蛋白质, 营养丰富。

  但是,蝗虫若是聚集的多了,身体会变成黄色, 这种黄色的蝗虫是含有毒素的。

  具体含多少毒素, 黎荞不了解,不过, 每次蝗灾时,都会有农人捕捉黄色的蝗虫吃,可能是吃的少, 至少他目前没听说过有因为吃蝗虫而中毒的例子。

  不过, 保险起见, 还是利用鸡鸭对付蝗虫比较好。

  这些年来,平城家家户户都养鸡鸭, 每户都养了几十只甚至上百只, 但从来没有发生过禽流感之类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因此, 现在黎荞大胆了起来, 他明确告诉范不着,他要在范家所在的锦城府以及与锦城府挨着的云城府和畅知府三府开鸭货铺子、炸鸡铺子。

  他需要农人种鸡鸭。

  范不着听了黎荞此话,登时高兴不已。

  黎家的鸭货铺子和炸鸡铺子是黎家重要的支柱店铺,现在黎大人愿意在西山省开分店,并且要将此事交给他范家去办,那这是对他范家的认可和信任啊!

  他立马拍胸脯保证,他一定会给黎大人保住方子、提供稳定的货源,好让黎家鸭货铺和炸鸡铺顺顺利利挣大钱。

  范不着向黎荞做了保证之后,当天回到范家,立马就给老家那边写信,交代老家的人先贴出黎家铺子要在锦城府、云城府、畅知府开鸭货、炸鸡分店的事,号召这三府的农人多养鸡鸭。

  黎荞之所以选中西山省这三个府,是因为这三个府与原河省接壤。

  不知道明年的蝗虫是由西山省至原河省还是由原河省至西山省,黎荞能做的就是在两省接壤的三个府都安排上鸡鸭,好阻断蝗虫。

  恰好范家就在锦城府,这省得他寻理由向众人解释了,只需要说一句他想多挣银子,那就能止住众人的好奇心。

  另外还有原河省。

  河西府距离西山省挺远,他若是在两省边界的府开铺子,那显得刻意。

  他只能给黎谷以及庄丰收写信,让黎家鸭货铺、炸鸡铺去与河西府相邻的两个府开分店,这样也能形成一道扛蝗防线。

  至于明年这两道防线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听天由命吧。

  还有第三个省,不只是是西闪省还是东山省,亦或者是暨北省。

  西闪省离的太远,那边黎荞没有熟人,他是真的无可奈何。

  但东山省和暨北省如今有明总督。

  明总督到了东山省之后,先是考察了省内的几条大河,然后便是规划挖河修渠,好让这几条大河的水灌溉更多的田地。

  现在个别府已经规划完毕,开始动手挖河了。

  所需的银钱,官府出一小部分,明总督自掏腰包贴补一大部分。

  明总督任知府时,每个月的俸禄挺高,再加上收的一些无伤大雅的孝敬银子,这些年来,他着实积攒了不少银子,家底很是厚实。

  现在升了掌两省大权的总督,他俸禄更高,能收的无伤大雅的孝敬银子也更多。

  这么多银子,他先贴补着修路,能修多少修多少吧。

  明总督这般无私,黎荞除了称赞还是称赞。

  但东山省的事情,他一时间还真掺和不上,因为明悉这位举子,还没到京城呢。

  黎、明两家联姻的事八字没一撇,他想在东山省开铺子,那遥遥无期。

  至于暨北省,他暂时没有动心思,暨北省离得近,有什么更好的想法了,他可以很快实施。

  当范不着远程遥控老家的人给黎荞办事时,黎二山和范圆圆的亲事如期进行。

  黎荞并没有广邀宾客,只给与他关系不错的人发了请帖。

  热热闹闹的亲事之后,黎家多了一位新妇。

  范圆圆生的眼睛圆圆,脸蛋圆圆,她不仅模样讨喜,也爱笑,另外还是个十足的吃货,从嫁到黎家的第一日起,就对黎家的家常饭菜赞不绝口。

  这样的范圆圆,和黎家人相处的极好。

  黎粮和王桂花对这个二儿媳很是满意。

  陶竹对这位侄媳妇也很满意,因为范圆圆除了以上优点之外,看他经常去善堂、善堂学馆、城外的善堂学馆分校以及医学馆,便也跟着他过去。

  范圆圆见三个学馆里的学生家境虽贫寒但很用功读书、学手艺,便直接捐银子设了奖学金。

  奖学金一月一评比,表现优秀者,可得十两银子的奖励。

  三个学馆,每个学馆都有十个名额。

  这个奖学金的设立,让黎荞都有些惊讶。

  他之前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儿……

  其实,像是国子监以及各地的官学也有奖学金,不过这个时空不叫奖学金,叫膏火钱。

  这个时空没有电,晚间读书需要耗费烛火灯油,因此这个补贴的钱叫膏火钱。

  但黎荞只在平城的正心书院待了短短几个月,对书院的各项制度没有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将膏火钱这事给忽略了。

  现在范圆圆主动设立了奖学金,这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三个学馆,每个学馆十个名额,算下来一个月需要支出三百两银子。

  范家虽然有钱,范圆圆也嫁妆丰厚,但三百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此,他特意找上黎二山,和黎二山说起了他的打算,范圆圆若是愿意的话,可以担任三个学馆的名誉副馆长,这样的话,范圆圆每个月都能从他这里领一份工钱。

  这三个学馆,除了他和陶竹,其他工作人员都领有工资的。

  范圆圆慷慨行善,这是好事,他不能打击这位侄媳妇的积极性,但他可以用这种手段贴补这位侄媳妇一下。

  范圆圆得知她竟然可以成为三个学馆的副馆长,登时高兴坏了,

  她一介妇人,竟然能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小叔和竹叔好开明啊!

  成了副馆长之后,范圆圆对三个学馆很是上心,几乎每三日便在这三个学馆转悠一圈,跑的比陶竹都勤。

  得知黎小睿对他亲自挑选的几个小朋友很关心,时不时的就将自己的饭菜拨出来一部分让人送过去,她便也效仿。

  她酷爱美食,但偏偏她个人的食量是有限的,搁从前,她吃不完的食物,都是直接倒掉。

  如今嫁入黎家,知道做善事并不只是捐钱捐物,她一边为从前的浪费羞愧,一边赶紧效仿黎小睿。

  随着入秋,气温降了不少,秋老虎没了往年的威力,陶竹想到前两年的情形,便把不少心思转移到了收购棉花上。

  去年盛京城内的百姓得了棉衣,但城外的百姓没有领取到,现在刚入秋气温就下降的明显,这个冬天怕是会如去年一般不好过。

  因此,陶竹特意在城门口挂出了告示,黎家大量收购棉花,收购地点在善堂学馆分校,价格每斤比市场价高一文。

  这个一文,对农人来说很重要。

  一斤多一文,一千斤那就是一千文啊。

  而且,因为连续两年冬日寒冷,今年种棉花的人有很多,棉花价格也比往年上涨了一些。

  现在黎家依旧愿意比市场价高一文,那还等什么?

  赶紧把自家的棉花往善堂学馆分校送呀!

  范圆圆得知黎荞陶竹两人收购棉花的初衷,很是佩服。

  不过,范家身为商贾之家,在盛京没有多少田地,而且,这些田地里种的也不是棉花。

  但范家的老家种的有棉花。

  因为她在锦城府有一个布庄。

  范家在盛京这种皇亲国戚遍地走的地界是没有多少产业的,范家的主业都在锦城府。

  她的也一样,她陪嫁的田地、铺子,一多半都在锦城府。

  她想把今年她自家田地里种的棉花全捐给善堂。

  陶竹听了这话,先是夸了她,然后摇头拒绝,锦城府距离盛京太远了,没必要,有这个心就成了。

  范圆圆被拒绝,抿着唇想了想,然后道:“竹叔,那我干脆把那些棉花发给锦城的百姓吧,等将来天冷了,就如同善堂这般,直接让衣不遮体的贫苦人家去我的布庄领棉花。”

  “你这孩子,嫁入黎家这才多久,净是让你花银子了。没事儿,锦城那边有官府呢。”

  陶竹摇了摇头。

  这多不好意思啊,黎荞也没给范家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他哪能让范圆圆一直往外拿钱拿物。

  “也没有净是花我的银子啦,二山把他的银子交给了我,让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好大一笔银子呢,再加上我的嫁妆,我有钱。”

  范圆圆笑眯眯的拍着心口,一副壕气冲天的模样。

  陶竹将她得意的小模样瞧入眼中,不由失笑:“那也不成,你们俩是小辈,哪能用你俩的银子。而且,黎家不能明着花你的嫁妆。”

  “可我也想为百姓尽点心呀!从前我只知道胡吃海塞,和二山成亲之后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我想做这些事情。”

  范圆圆睁着圆眼睛,很是认真的道。

  “那你跟着我收购棉花吧。”

  陶竹还是不松口。

  人家范家把女儿嫁过来,他怎么好意思一直让小辈出银子,以黎家目前的家底而言,还顶得住这些花销。

  自家的这几个铺子,真的挺能挣钱的。

  范圆圆被拒绝之后,并不气馁,她将此事告诉爹爹范不着,范不着对她的行为大加赞赏,并表示整个范家到时候都会出力气。

  从前范家身为坐拥几个矿且家有三十万亩耕地的大肥羊,每年都得打点出去不少银子,好保住范家的家产。

  其实,在盛钧盛鸿父子俩的连番治理下,大盛官欺商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很少闹出官员侵占商人家产以至于商人家破人亡的惨剧。

  但想要把生意做大做强,那商人自己得有眼色呀,不然一些方便之门,掌权的官员凭什么撇开别人给他范家开?

  范家是做煤炭生意的,挖矿容易出事故,尽管他家对安全工作很是重视,但这些年来依旧有意外发生。

  不过,因为他对死者对相关的官员都出手大方,所以工部的官员并没有追责。

  这就是银子的用途。

  范不着很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年年都交孝敬银子,范家的生意也顺风顺水越做越大,以至于他这几年长居盛京,想在盛京的商界也掺和一脚。

  但盛京贵人太多了,财力雄厚的大商人也太多了,他来盛京几年了,家里的主要生意还是贩卖煤炭。

  其他铺子,什么布庄、瓷器的,都不太顺利。

  不过,自打范圆圆和黎二山定亲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家的生意比从前好做了许多,找他订购煤炭的,与他商量着展开其他方面的合作的,几乎日日都有人登门。

  特别是锦城那边,那些需要他花银子打点的官员,竟是纷纷将他从前给出去的银子还了回来!

  从今往后,范家不需要给官员孝敬银子了!

  这省下了好大一笔钱啊!

  黎大人虽然没有给他什么好处,可扯着黎大人这面大旗,今后范家肯定要腾飞。

  所以,捐些银子、棉花算什么?

  这些本就是范家需要给出去的,现在花在百姓身上,权当是积德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