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144章 慧聪进宫

第144章 慧聪进宫

  听到五千万两白银,太后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心里暗道,没想到哀家的孙儿这么会赚银子。

  不过在看向夏元吉的时候,眼光冷了下来,沉声喝道

  “大胆夏元吉,你可清楚欺瞒哀家该当何罪!”

  夏元吉也不害怕,抬头看了眼太后,不慌不忙的说道

  “启禀太后,凌氏商行的账目是臣亲自查的,所以不存在任何问题”

  太后继续喝道

  “还敢狡辩,那哀家问你,为何五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你只收上来了区区十万两白银”

  夏元吉说道

  “太后应该知道琉璃的珍贵,大明不产琉璃,所有的琉璃都是舶来品,而凌氏商行拍卖的却是琉璃”

  说道这里,夏元吉缓了口气,接着说道

  “凌氏商行从海外商贾手中赊欠了数千尊琉璃,在拍卖会结束的以后,才结算海外商贾的款项,而其中的利润也不过百余万两”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夏元吉说的不错,正是因为琉璃是舶来品,所以才弥足珍贵,价值万金。

  要不然,凌氏商行的拍卖会也不会取得这么高的收益,那么收上来十万两白银也就不少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决定举办拍卖会的时候,凌云就已经想到了,所以让王金贵做了一份假账本。

  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那点税收,更主要的是为了守住可以生产琉璃的秘密。

  如果将这个秘密暴露出去,恐怕会招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就像当初香皂的配方一样。

  何况琉璃的价值可是香皂的万倍以上,不知有多少人会铤而走险呢。

  太后缓缓点头,双目瞪向熊概,沉声说道

  “熊概,你身为右都御史兼刑部尚书,在不查清事情始末的情况下,居然敢混淆视听、蒙蔽哀家,该当何罪!”

  扑通一声,熊概跪在地上磕头请罪,他也是被五千万两的白银吓到了,要不然也不做出如此冒失之事。

  太后只是责备了熊概一番,就将此事一笔带过。

  过了一会儿,太后轻咳一声,接着说道

  “既然事情都查清楚了,就有劳夏大人去一趟凌氏商行宣旨,免除凌氏商行三年的赋税”

  夏元吉领旨谢恩,退到一旁。

  太后看了下方一眼,缓缓说道

  “如果没什么事,那就退潮吧”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刘勉站了出来,对太后拱手说道

  “启禀太后,臣近日抓了一位妖言惑众的僧人,请太后定夺”

  太后哦了一声,不解的问道

  “都说些什么?”看書喇

  刘勉表现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支支吾吾的不敢说道。

  看到刘勉的样子,太后凤眉一皱,沉喝一声

  “支支吾吾的做什么,有话就说!”

  刘勉跪在地上,犹犹豫豫的说道

  “妖僧的话有些大逆不道,臣不敢说”

  太后想了想,接着问道

  “哀家恕你无罪,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刘勉抬起脑袋,小心翼翼的说道

  “妖僧言,皇宫之内有妖妃闹事,七月初九,两京、山东、山西和河南等地,将降下天灾”

  砰的一下,太后怒了,一掌拍在前面的案子上,怒道

  “将这个妖僧凌迟处死,居然敢诅咒大明!”

  说道这里,太后冷眼注视着下方的刘勉,沉声喝道

  “查,一定要给哀家查出幕后主使之人,哀家要灭他全族!”

  刘勉应了一声,然后退到一旁。

  过了一会儿,杨士奇走了出来,对太后拱手说道

  “太后息怒,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依旧怒气未消,冷眼看向杨士奇,问道

  “杨爱卿身为内阁首辅,陛下的左膀右臂,有什么话就说吧”

  杨士奇点点头,说道

  “老臣认为,此事并非空穴来风,不妨将妖僧带上来,看看他怎么说”

  太后凤眉一皱,要不是因为杨士奇的分量太重,恐怕早就怒斥了。

  过了一会儿,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说道

  “既然杨爱卿认为此事并非空穴来风,那就把妖僧带上来吧”

  刘勉应是,然后走出太和殿,将妖僧带了进来。

  妖僧走进大殿,向两边的朝臣望了望,然后双手合十,对上方的太后行了一礼。

  “见过太后”

  太后冷哼一声,面色不善的注视着妖僧,喝道

  “你是何人,为何妖言惑众,诅咒大明!”

  妖僧也不害怕,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然后说道

  “贫僧法号慧聪,至于太后所说的妖言惑众,贫僧不敢苟同”

  太后哪有那么多时间和慧聪啰嗦,直接喝道

  “既然不是妖言惑众,为何说七月初九,两京、山东、山西和河南等地,将降下天灾”

  慧聪笑了笑,依旧念了句阿弥陀佛,接着说道

  “贫僧感悟佛法多年,终于有机会得见我佛,我佛明言,皇宫之内有妖妃闹事,危害大明神器,于七月初九降下天灾,以示警戒”

  太后再次震怒,口口声声说有妖妃闹事,这不是在挑衅她的敏感神经吗。

  “一派胡言,后宫之人皆是皇帝爱妃,身家清白,何来妖妃之说,哀家是看你活够了”

  说到这里,太后大声喊道

  “来人,将这个妖僧拖下去斩了”

  几名御林军直接走了进来,准备将慧聪带下去。

  不过慧聪确实爽朗一笑,对太后说道

  “太后何必动怒,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贫僧的这番话虽然难听,可是句句为大明着想”

  太后冷哼一声,沉声喝道

  “还敢狡辩,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既然你说皇宫有妖妃,那哀家问你,妖妃所指何人”

  见太后不急着杀死自己,慧聪心里长长舒了口气,接着说道

  “我佛并未明言,不过却留下几句结语,甜咸苦辣,各味俱备,一人成众,大字顶端”

  皇后暗自皱眉,嘴里念叨着这几句话的意思,只是她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几句话的含义。

  于是将目光望向下面的大臣,缓缓说道

  “你们之中,可有人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众位朝臣也是暗自皱眉,摇头表示不知道,因为他们觉得,既然是佛家的结语,那么一定和佛家有关。

  可是这几句话,却和佛家沾不上任何关系。

  这件事情到怨不得他们,毕竟这次事情的策划者是凌云,而凌云对佛家文化一点也不了解。

  所以只是出了个简单的字谜,如果想和佛家文化联系上,那么就算他们猜一辈子,也不会猜出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