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大明战神> 第143章 熊概又出来捣乱了

第143章 熊概又出来捣乱了

  李大山应了一声,准备命人通知王景弘,不过却被金英制止了。

  金英站起身对凌云行了一礼,拱手说道

  “殿下,此事事关重大,如果没有陛下旨意,恐怕朝堂之上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对您的影响不好”

  凌云叹了口气,心里清楚金英表达的含义,朱元璋曾定下国策“寸板不许下海,禁止海外贸易”。

  虽然大明多次派遣船队出海,可是都是以国家邦交的由,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

  可是现在都到了什么时候了,凌云哪还能顾得上那么多,如果不筹够足够的粮食,将会有多少百姓被活生生饿死。

  难道比起鲜活的生命,朱元璋定下的国策就那么重要吗,何况,朱元璋定下的国策,让整个华夏民族脱离了世界舞台。

  想到这里,凌云的声音有些冰冷。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如果有什么问题,本王将一力承担,绝不会牵连你们任何人”

  听到凌云冰冷的声音,众人急忙跪倒在地,口称不敢。

  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凌云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说道

  “都起来吧,这件事情和你们无关”

  众人喊了声谢恩,然后站了起来,不过却不敢说一句话,生怕又引起凌云的怒火。

  过了一会儿,凌云将目光落在金英和刘勉身上,问道

  “让你们探查的矿产怎么样了?”

  金英和刘勉相互对视一眼,然后金英拱手说道

  “启禀殿下,您交代下来的矿产都已查明,目前都在开采当中,而且有些已经运到了北郊”

  金英刚说完,刘勉拱手说道

  “启禀殿下,臣这边也是如此”

  凌云点点头,又将目光落在墨雨身上,缓缓说道

  “墨雨,从今天开始,琉璃厂全面停工,所有设备搬进仓库封存”

  墨雨嗯了一声,他不会问那么多为什么,只知道听凌云的吩咐即可。

  可是一旁的王金贵不干了,这他妈的开什么玩笑呢,现在凌氏商行就指着琉璃赚银子呢。

  如果琉璃厂全面停工,他负责的凌氏商行可这么办啊,难道就指着香皂的生意吗。

  如果换做以前,王金贵或许没那么大意见,可是自从见识到了琉璃的利润,他就看不上香皂生意了。

  “少爷三思啊,如果琉璃厂停工,属下这边将入不敷出了”

  说着,王金贵露出一副水汪汪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凌云。

  凌云被盯的头皮发麻,不带好气的喝道

  “哪来的那么多废话,再者说了,琉璃厂只是暂时停工而已,过几个月还是要生产的”

  王金贵有些迷糊了,既然还要生产琉璃,那么为何突然停产,将设备封存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就在他准备问为什么的时候,墨雨悄悄的冲他摇摇头,让他别说话了。

  王金贵心有不甘,可是看到凌云的脸色,只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低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凌云将嘴里的茶水咽了下去,然后从怀中掏出几张纸,冲墨雨说道

  “按照上面所写,在琉璃厂的基础上,筹建水泥厂,等水泥生产出来以后,将其他几个厂房也一起建起来”

  这就是凌云为什么关闭琉璃厂的原因,如果不关闭琉璃厂,墨雨等人又要建造一座新的厂房。

  到时候不仅浪费时间不说,还浪费不少银子,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还不如直接用琉璃厂的厂房建水泥厂呢。

  不仅可以省下几个月的时间,还可以省下不少银子,更可以让琉璃的购买变得紧张起来。

  墨雨有些好奇的接过纸张,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他从凌云嘴里多次听到水泥的神奇之处。

  等墨雨将纸上所写内容看完,露出一副震惊的目光,虽然觉的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想到当初生产琉璃的情况,还是选择了相信。

  事情已经交代完了,凌云在众人的身上扫了一眼,然后勉励了几句,离开了北郊。

  两日之后,太和殿中,太后坐在龙椅之上,脸上带着一丝笑容,然后对下面的大臣说道

  “运动会的事情办得不错,凌氏商行虽然出身商贾,却也知道与民同乐,不仅将钱财散于百姓,还为陛下提供了一百万旦粮草,用以支援陛下北征,所以哀家准备对凌氏商行进行封赏,各位大人怎么看”

  太后刚说完,熊概就站了出来,对太后行了一礼,笑着说道

  “启禀太后,臣和夏大人奉旨监督运动会事宜,感触良多,凌氏商行不愧是良心商人,臣认为确实应该封赏”

  太后笑了笑,然后将目光落在其他大臣身上,见他们都不反对,缓缓s说道

  “传哀家旨意,凌氏商行有功与社稷,免除三年赋税”

  太后刚说完话,熊概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启禀太后,此事万万不可啊”

  太后冷眼扫向熊概,刚刚支持封赏的是你,现在不让封赏的还是你,这是在逗哀家玩呢。

  不过,今天是早朝,而且还有这么多大臣在呢,所以太后压下怒火,缓了口气问道

  “为何?”

  熊概悄悄望了眼太后,小心翼翼的说道

  “启禀太后,如果免除凌氏商行的赋税,恐怕国库将会损失一半的税收”

  太后眉头一皱,如果免除凌氏商行的赋税,将会给国库带来一半的损失,那么这个决定她还真不敢绝定。

  于是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夏元吉,问道

  “夏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朝廷的税收都由你来掌管,熊大人说的可是属实?”

  夏元吉望了眼熊概,缓缓说道看書喇

  “回太后的话,从臣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凌氏商行虽然赚钱,但是利润并不多,去年交上来的税收也不过十万两而已”

  听到夏元吉的话,熊概急眼了,指着夏元吉喊道

  “胡说,就说上次举办的拍卖会,一场拍卖会下来,凌氏商行的收入绝对超过五千万两白银”

  不仅龙椅上的太后感觉震惊,就连其他大人也相互议论一起来,没想到传闻居然是真的,凌氏商行真的赚了五千万两白银。

  五千万两白银啊,要知道大明的每年税收也不过两千万两白银,居然连拍卖会的一半都没有。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