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33章 电报初成

第733章 电报初成

  “嘀哒、嘀嘀哒、嘀嘀嘀哒哒、嘀嘀嘀嘀哒......”

  北京城西北、距离西直门约二十余里的瓮山(后世万寿山)下。

  一处位于一片建筑群中的大院里,传出一阵阵断断续续、清脆悦耳的的嘀哒声。

  “成了!成了!”

  “陛下,成了!”

  “电流真的可以用以传递信息!”

  “陛下,您是真正的天纵之才、真正的神明下凡啊!”

  忽然,一阵激动的欢呼声,将大院内清脆悦耳的嘀嘀哒哒声掩盖。

  “呵呵,过誉了。”

  “既然知道了原理,那后面就好办了。”

  “你们继续努力攻关、完善这电报机以及编码;”

  “我大明什么时候能用上这速度远甚于驿马的通信之法,就看各位的了。”

  饶是朱至澍这些年来已经被恭维、夸赞太多了,此时也不禁有些面庞发热;

  急忙打断庄业正的恭维,交代着后面的事情。

  自己已经在北京登基、且以后长期都会呆在北京,那为自己所重视的成都匠造监,自然也要跟随搬迁过来。

  不论是匠造监现在手上在研的那些项目,还是以后发展的;

  在可以预见的阶段,都需要自己加以指点,自然是搬迁到北京最为合适。

  但考虑到匠造监有许多的大型设备,

  例如各式蒸汽机、机床、冲压机等等。

  这些又大又重还金贵的设备,要千里迢迢的转运来北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南疆战事在即、急需大量的军械弹药,搬迁必然会影响生产。

  所以一切从简;

  只是将研究部门以及必要的一些设备搬迁到了北京,生产部门则是继续留在成都。

  但就算是一切从简,搬迁过来的人员和设备也不少了;

  再而且考虑到以后一定会壮大,所以朱至澍大笔一挥,在离西直门二十余里的瓮山下圈出了一大块地,专供匠造监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搬迁过来的匠造监已经开始逐步投入到工作,并且已经有了成果的产出。

  例如这个电报,便是匠造监最近的研究成果中、最为朱至澍所重视的。

  今日朱至澍专程前来瓮山下的北京匠造监;

  有登基之后、第一次视察远道而来的匠造监工作人员和新厂区的意思;

  但更重要的,还是专程来看看、这项足以改变这个时代格局的研究成果。

  古代为什么一个帝国的疆域是有限的?

  强如马背上的蒙古人建立的那个庞大帝国;

  其实也是由元帝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五部分组成的松散联邦形式帝国?

  并且这个联邦形式帝国还未维持多久,区区百年便消弭于历史长河中?

  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通讯方式的落后。

  从中枢传递一道政令、到执行的地方需要大半年甚至更久;

  这还怎么有效管理?

  能在一杆大旗下、用着同一个国号,都是看在有利可图、以及害怕秋后算账的面子上了。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不只是曾经的元帝国;

  朱至澍很快也要面临这种困局了。

  不说日后的扩张了,就说现在的南疆。

  南疆丹那半岛(马来半岛)的最南端,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马六甲海峡,距离北京足足有一万里的距离!

  真正的走陆路跑死马、走水路泡烂船。

  如果没有更加快速的通信方式,那治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也是朱至澍如此看重发电机、以及它的衍生品——电报的原因。

  就算是有线电报,那也只是架根电线的事情;

  比起一趟趟的快马,不知道要高效多少。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

  在自己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投入之下、在匠造监工匠们夜以继日的奋斗之下,电报终于研究出来了!

  比历史上它的问世,足足早了186年!(后世电报诞生于1837年)

  “微臣遵旨。”

  “微臣必定用命,尽快使得电报成熟可用。”

  匠造监机械坊总管庄业正躬身应道。

  “嗯。”

  “可以先把所用的电线规格定下来,朕让人先架设电线。”

  “这玩意儿,工作量大就大在电线上,等朕这边电线架好了,说不定你们的研究也就成熟了,正好赶趟。”

  朱至澍继续指导道。

  无线电报就不去想了,以现在的水平,根本做不出来;

  没看现在连发报机都还没定下来吗?

  房间里的这台发报机除了大的跟头牛似的外,看上去还杂乱无比;

  朱至澍都担心自己会被电到,一直不敢离这发报机太近。

  而在这房间的后面,还连着台隆隆作响的蒸汽发电机呢。

  得等发报机完善、定型;

  然后还要将编码制定完善。

  这两步做好了,电报才真正堪用。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的架电线、用有线电报更实际些。

  “素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朕也不能小气了。”

  “若是这个年关,你们能用电报给朕发一封新年贺词的话,有功人员人人官升一至三级级、人人都有份重赏!”

  “谢陛下隆恩!”

  “陛下隆恩无以为报,臣愿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以报之!”

  听到这个赏格,庄业正顿时激动了,颤抖着就给朱至澍跪了下来。看書溂

  要是自己能是升三级的话,那就是从五品了!

  再努努力,说不定能在开朝会的时候,在皇极门前有块立足的地方呢!

  只是个匠户出身、七八年前还经常吃不饱饭的庄业正如何能不激动?

  顿觉浑身充满了干劲!

  “哈哈哈......”

  “起来吧,继续工作,有什么需要的,直接和郭监理使说就可以了。”

  “郭男爵,有什么需要的,往上报就行。”

  朱至澍大笑着,虚扶起了跪倒一片的众臣;

  还调笑的叫起了郭治的爵位。

  朱至澍没有亏待这位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功勋卓著的匠造监监理使,登基册封的时候,给封了个男爵。

  虽然只是最低等的爵位,可登基时,一共才三十名文官获得了爵位、其中就有十五人获得的是男爵。

  这样一看,这个男爵就很弥足珍贵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