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74章 九月十五前

第674章 九月十五前

  “呵呵,那就好。”

  “是老夫误会范大人的意思了。”

  洪承畴这才笑着说道。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既然范文程聪明的低头了,那再一次确立了自己文臣之首的地位的洪承畴,也不介意就此就坡下驴。

  “说起来。”

  “老夫一家老小才十余口,但祖大人一家子,那可就是枝繁叶茂、上下几百口了。”

  “祖大人如何打算,不妨也说说吧。”

  洪承畴顺势点了祖大寿的名,想听听他的意见。

  祖大寿和范文程、和自己都不一样。

  自己和范文程,那都是文官,除非额外加衔,不然手中是没兵没将的;

  但祖大寿可就不一样了。

  非但祖大寿自己乃是总兵官的实职;

  其背后祖家的那一干兄弟儿侄等等,也俱都是手下有将有兵的实职武官,是一股在这等乱世也说得上话的力量。

  祖家投降满清的人可不少:

  除了祖大寿本人之外,祖家降清的,还有其弟祖大弼、祖大乐、祖大春,长子祖泽润、次子祖泽溥、三子祖泽洪、四子祖泽清、养子祖可法等人;

  就连已经被蜀王斩杀的吴三桂,那也是祖大寿的亲外甥!

  可以这么说:

  这个明清时期、辽东最大的将门世家,“满门忠烈!”

  当然,凡事都具有多面性。

  如此简单的就定性以祖大寿为首的祖家俱是卖国求荣、贪生怕死之辈,未免也太过片面和武断;

  但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祖家是清臣,面临着城外的西南明军的清剿却是没错的。

  所以洪承畴想听听有将有兵、有刀有枪的祖大寿的意见。

  “呵呵...尚书大人太看得起老夫了。”

  “说实话,老夫也和范大人一样,面对此局面是束手无策呢。”

  “虽说老夫手下有些兵将,可摄政王面对城外势大的西南明军都毫无办法,我那些个兵将能济上什么事?”

  “还是两位大人商议着来吧,这种形势下,我们这干武人,听着就好。”

  “不过,正如尚书大人所言,总没有坐以待毙的说法,还是要挣扎一番的。”

  祖大寿苦涩的笑了笑。

  他也不是故作推诿,而是这种形势下,他也是当真没什么好办法了。

  打打不过、跑跑不了;

  投降人家还不要!

  这...换谁来也没辙啊!

  但他也真如洪承畴说的那样,可舍不得这一大家子人都折在北京城、与满清殉葬。

  他要舍得的话,辽东的时候就舍得了,还能落得个为国尽忠、死而后已的好名声,就不会投降满清、被写进贰臣传里了。

  “祖大人说的有道理,本王也是这个意思。”

  这时候,一旁的孔有德也出声说道。

  “王爷抬举在下。”

  听到孔有德的话,祖大寿笑了笑,对着孔有德拱了拱手。

  在场众人中,虽然官位最高是洪承畴,但要说爵位,那必然是以恭顺王孔有德为尊了。

  作为满清四大汉王中仅存的这一人、随着满清即将步入覆灭,孔有德的爵位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历史上除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这四大汉王之外,满清还册封了一位汉王,那就是后期归降满清的孙可望。

  只是孙可望已经被朱至澍击毙在了广西,这个时候,只怕是骨头都烂成泥了。

  所以,满清五汉王的局面,却是再也看不到了。

  “呵呵......”

  “既然诸位都是这么说,那老夫心中就有谱了、就踏实了;”

  “别的不说,至少诸位都是不愿意枯坐北京城坐以待毙、都是念着家人的。”

  “所以,老夫就开门见山、直说了吧。”

  “西南那边、联系老夫了......”

  话都说到了这里,每个人都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了,洪承畴这才话风一转、说出了一个在他看来石破天惊般的消息。

  “嗯?”

  “呵呵,看来和老夫预想的一样,诸位这是都收到了啊......”

  看到自己说出这事之后,在坐的众人非但没有大惊失色,反倒是一副如常的模样,洪承畴便已经知道了答案。

  在坐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西南都联系上了!

  但洪承畴并不觉得惊讶。

  以他的才智,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

  西南怎么会只联系自己一个人呢?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听上去普通、但却蕴含着大道理的话,可是出自西南的蜀王殿下呢。

  “既然西南都联系诸位了,那到底如何,诸位也表个态吧。”

  “是选择负隅顽抗、和西南斗到底呢;”

  “还是就按西南说的:完好无损的献城,然后你我等人自寻个体面的死法,以保全全家老小呢?”

  “如今已经是九月初五了,离西南给的时限还有十天,咱们,得给西南一个肯定的答复了。”

  说完,洪承畴不再管厅中再起的交头接耳声,自顾自的端起桌上的茶盏;

  风雅的刮了刮水面漂浮的茶叶后,细细的品了起来。

  西南围攻中原数月,北京城中如今物资已是极为短缺。

  但不论短缺了谁,都不会短缺自己等人。

  所以,纵使城中的百姓早已经断粮,连树皮草根都被挖吃的差不多了,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易妻而食的惨状;

  但这一切都不影响洪承畴等人依旧好酒喝着、好肉吃着、好戏看着。

  正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看書溂

  再加上朱至澍实在是不忍心看到繁花似锦的北京城再次涂炭;

  且自己计划仿效太祖正月登基,涂炭的北京城也无法使用;

  综合种种因素之下,朱至澍选择退一步、和城中这些个罪大恶极的汉人协商,以在册的首恶伏诛、保全家眷的条件,换取他们作为内应、献出北京城。

  而时间点,就是九月十五之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