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49章 请战、我们还能上阵

第549章 请战、我们还能上阵

  “二哥!”

  “你为何要如此啊?!”

  但一听到自己二哥的军令,岳乐非但没有二哥终于听自己劝、愿意北走清水河县的喜悦,反倒是直接便坐不住了,猛地起身、语气极其严肃的看着博和托说道。

  岳乐如何听不出来,自己的二哥这是已经有了死志,在安排自己提前脱离朔州这个必死无疑的绝地呢!

  但他怎么能够接受这个结果?

  自己可就只剩下二哥这一个兄弟了啊!

  “好了!别再说了。”

  “你带着一万人先去清水河县、或者留下来咱们两兄弟一起守卫朔州城,两个你选一个吧,没有其它的路了。”

  “二哥......!”

  岳乐没话说了,两行热泪从眼眶中涌出、滚滚而下。

  随后岳乐上前一步来到博和托的跟前跪下,对着博和托磕了个实实在在的响头,抽泣着说道:

  “弟弟我......”

  “二哥保重......!”

  “呵呵呵,二哥晓得了。”

  “长的可真快呀,还记得你在我背上撒尿时才这么点大呢,一晃眼的功夫,比哥哥还要高了、要壮实了。”

  “这也老大不小了,那就不要总是哭了,让人家看了笑话。”

  “去挑选你麾下的儿郎吧,别和二哥客气,紧着精锐挑。”

  “答应二哥,一定要比二哥有出息,闯出一片大大的天地、光宗耀祖。”

  博和托扶起岳乐,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和慈爱。

  其中还有那殷切的期待,这就不知道岳乐有没有看出来了。

  好一会后,岳乐终于走出了大厅大门。

  “我死了,你能更好的活着。”

  “没了我这个罪人哥哥压着你,你的天空,才能更加的广阔。”

  “像海东青一般翱翔吧,我的弟弟......”

  看着岳乐走出大厅的背影,重新坐回到太师椅上的博和托轻声自语道。

  声音细微,在哗哗的雨声中细不可闻。

  但博和托也没想让自己的弟弟听到自己的这些感叹。

  父亲不在了,那自然是自己这个长兄为父,自己弟弟的路,自己要帮他铺好,还要让他没有心理负担,才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

  很快,一支数量庞大、成员精悍的骑兵顶着暴雨出了朔州城,继而转道北上,往清水河方向而去。

  ......

  “往各处都发道急令,提醒他们注意防范清军的反击,尤其是偷袭。”

  “让各部收缩防线、报团取暖,多建些防水挡雨的营寨,切莫让清军有可乘之机。”

  “......”

  郑家庄中。看書喇

  已经赶到了郑家庄的李定国,一边在大帐中缓缓踱步、一边口述着命令。

  这些口述的命令,自然会有大帐中随时候着的参谋官们记下,然后加盖李定国前军都督的大印后,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各处。

  帐篷被雨滴打的嘭嘭作响,却不能让李定国的步子有一丝错乱,依旧是那么的沉稳有序,让人一看就心中觉得踏实万分。

  作为一军之帅,那便是十几万人的主心骨、定心针,自然要时时刻刻都保持镇定,纵使斧钺加身、刀箭临面,也要坦然面对。

  李定国便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同时,作为一军之帅,还要料敌先机、比一般的将士更快的发现战场上一闪即逝的端倪,并对之做出应对。

  这一点,李定国也做的不错。

  这不,雨才刚下,李定国并已经开始下达命令了。

  大雨对倚重火器的西南明军的战斗力的减弱显而易见,许多前线的指挥官也能注意到,并且会针对性的做些防水挡雨、加强戒备等措施;

  但调动部队收缩防线、相互配合防御,这就不是分管各部的前线指挥官有权力做的事情了,非得李定国下令才可得以执行。

  很快,一封封急令便由一队队骑士带离了郑家庄,往各处前线发送而去。

  中午时分,离郑家庄足有一百六十余里的右玉县便收到了李定国发来的急令。

  “呵呵呵,李都督也到郑家庄了。”

  “不愧是李都督啊,一眼就看透了这场大雨带来的隐患所在。”

  “只是看透归看透,这仗还得前线的将士们真刀真枪来打,这雨下的,也着实有些过了,接下来,怕是有场恶战啊......”

  蒲劲松看完送来的急令后,感叹着说道。

  蒲劲松是在右玉县的伤病院中收到快马送来的急令的。

  右玉县的伤病院不小,战斗都过去十多天了,院中还有好几百人在接受救治,其中有西南明军自己人,也有俘虏的清军汉军。

  至于清军蒙古人和满人就没有了。

  他们大多在战败的时候就抛下汉军提前跑了,有些落下的也被西南明军直接斩杀,并没有留俘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右玉县深入敌后一百多里,留汉人俘虏也就算了,蒙古人俘虏属实是不敢留,不然一个差错那就是万劫不复。

  而这些伤员中,伤得最重的便是那夺城门的一百八十名勇士了。

  只是出发时的一百八十人,被救下来的却只有不到六十人,且各个都带着或轻或重的伤。

  带队的王德壮也是如此。

  较大的伤有两处,一是左胳膊断了、二是右肩膀被利箭洞穿。

  在西南先进的医疗体系下,右肩膀的的伤口已经结痂,或许过不了多久这皮肉就能恢复如初;

  但伤筋动骨一百天,皮肉能好,骨头却得慢慢养,所以王德壮还每天都住在伤病院中,没法回部队去。

  不过,比起那些就此长眠的烈士来说,他们已经算幸运的了。

  战争一定会有伤亡,就看是谁伤谁亡、谁生谁死了。

  “师座勿忧!”

  “能打败他们一次,就能打败他们第二次。”

  “等末将伤好了,就把那贼酋济尔哈朗的头剁下来,给师座当夜壶用!”

  “不对!现在末将也可以上阵!”

  “虽然拿不动刀枪去拼杀,但是在后方放放冷枪还是可以的,多个人多份力量,还请师座恩准,末将这就出院,前去前线助阵!”

  “对!”

  “我们也能再上阵!”

  “些许小伤而已,蚊子咬一口一般,不碍事。”

  “请师座恩准,允许我等前去前线助阵!”

  王德壮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引起了伤病院中的西南明军伤员的共鸣,纷纷大喊着请战。

  剩下那些汉军俘虏则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时候该怎么做才好。

  也有些有一腔热血的,眼中也涌现出了丝丝战意。

  但碍于身份却又欲言又止,生怕说错话。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