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48章 劝谏、别样的军令

第548章 劝谏、别样的军令

  一个时辰后,草草吃了几口便没了食欲的张存仁翻身上马,带着亲兵和一干主要的将领们出发,往额尔德营帐的方向而去。

  虽说在山阴、应县这个方向自己才是主将,只是满镶蓝旗参领的额尔德,职位上比自己要低好几个层次,这一起去前线阵地巡视,应当是额尔德来张存仁的大帐中汇合的。

  但事情不能这么论。

  光是满镶蓝旗参领这个身份,便足够让张存仁主动亲自前去汇合了。

  没过多久,一对彪悍的骑兵顶着风雨离开了应县大营,往应县西面、靠近朔州方向的大黄乡旋风而去。

  烈马踏碎积水、悍骑劈开雨帘。

  自然就是巡查大黄乡前沿阵地的张存仁、额尔德一行人了。

  与此同时,在离应县一百余里的朔州城中。

  “二哥,你就听弟弟一句劝吧!”

  “东北方向的右玉县已经丢了,东面的山阴县和应县也被围了,西面的宁武、神池、偏关三县,如今也落入了西南的手中。”

  “纵观朔州周围,就只剩下清水河县还在坚守。”

  “以西南攻城拔寨的速度,怕是不用过多久,清水河也保不住,如此,朔州便成了一座孤城,这局势已是神仙难救!”看書溂

  “非是弟弟贪生怕死、不愿为咱大清尽忠,实在是已经回天乏术,咱们兄弟没有必要留下,和这个已经是死局的朔州城陪葬、做这等无畏的牺牲。”

  “况且二哥您不为自己、不为弟弟我,也总得为父亲的香火延续考虑一二吧?咱们家,就剩咱们两个男丁了!”

  “再退一步说,二哥您自己、弟弟我、父亲的血脉延续三者加在一起,都不如二哥您对咱们大清的忠心、对军令的执行重要,那总得考虑下朔州城这五万兵马吧?”

  “这些年来咱们大清处处失利,兵马早就后继乏力了,北直隶、山东、河南的精壮汉人都被咱们抓的十室九空了;”

  “和汉人一样卑贱的蒙古人也有了心思,许多部落都开始阳奉阴违、保存自个实力为先;”

  “逼的咱们高贵的满人上阵的也越来越多,伤亡越来越大。”

  “朔州城中的满人,怕是不下五千之数吧?”

  “难道二哥真就铁了心,要将这五万兵马、五千满人葬送在这已经回天乏术、与大局已无益处的朔州城?”

  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第四子岳乐、凑近自己的二哥博和托的身前,压低声音、语气坚决质问、劝谏着自己的兄长。

  大厅四门紧闭,其中连个端茶倒水的侍女都没有,俱被岳乐赶了出去;

  同时,哗哗不绝的大雨声也很好的遮掩住了岳乐刻意压低的声音,使得岳乐不担心自己说的话被他人听到、继而传到自己的那位堂叔——济尔哈朗的耳中。

  隔墙有耳。

  被从北京城千里迢迢的派到这朔州之后,只有二十四岁的岳乐便懂得了很多。

  例如知道了自己虽然贵为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孙子、顶着个‘镇国公’的皇族宗室爵位,但为了大清的整体利益、却依然是可以被牺牲的;

  例如知道了这种情况下,自己的身边人已经不值得完全信任,值得自己完全信任的,只有自己;

  例如知道了汉人的那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如今的岳乐,就是在为自己兄弟二人谋划。

  “四弟,莫要再说了。”

  “前番二哥战败于山西,便已经使我大清大伤元气、已经犯下这不可弥补的罪过了;”

  “如今郑亲王(济尔哈朗)不计前嫌、将朔州城交予我驻守,不但是对我的极大信任、极大的恩德,更是将承载着我大清国运的重担交予我的肩上,我如何能弃朔州城而走?如何能让郑亲王再次失望?如何能弃大清之国运于不顾?!”

  “莫要再说了。”

  “若是命中注定朔州城守不住,那我博和托便和朔州城一同长埋在这地下,以我的鲜血和性命,偿还我在山西犯下的罪孽吧。”

  “战死沙场,本就是军人的本分。”

  “死得其所、有何惧哉?”

  面对自己仅剩的这个亲弟弟的苦苦劝说,博和托不为所动,只是靠坐在太师椅上,静静的听着外面哗哗的雨声。

  仿佛已经看透了一切、斩断了俗愿、无欲无求一般。

  只是那有节奏的轻点着桌面的右手中指,出卖了博和托的内心,让人知晓,博和托的内心也是波涛汹涌、远不是表面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和无求。

  “二哥,您糊涂啊!”

  “郑亲王派您来朔州哪里是恩德,乃是绝计啊!”

  “谁看不出朔州是西南明军第一个要打掉的桥头堡?守朔州的主将,必定是九死一生,谁来都讨不着好。”

  “咱们大清那么多王公贵族,为什么别人不能来?非得让您来?”

  “还不是看您一心只想着杀敌报国、将功赎罪,好糊弄吗?!”

  “这还千里迢迢的把我从北京城派来,这用意之险恶,连遮掩都不愿意遮掩了!”

  “父亲可就只剩您和我两个儿子了,这是想着要断我们家的后啊,二哥您可千万别被郑亲王给糊弄了。”

  “还是趁着大雨倾盆、清水河县又还没丢,留下汉军在朔州驻守、带着满人和蒙古人北上吧。”

  “咱们也不是跑,只是战略性转进而已。”

  “清水河县再往北三百里就是东胜卫(今呼和浩特)、往西三百里就是察罕脑儿卫(今鄂尔多斯地区)。”

  “在哪打明狗不是打,北上西进,还能和豫亲王(多铎)相呼应呢,说不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一听自己二哥话中对济尔哈朗的崇敬和感激之意,岳乐更是气极,还以为自己哥哥是被济尔哈朗的迷魂台给迷住了呢,再次苦心劝道。

  连说话的语气和声音都重了几分,一时竟顾不上隔墙有耳这事了。

  “好了!”

  “我说了不要再说了!”

  “你的意思我懂,但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路要走。”

  “不过你说的也没错,跳出朔州这个群山环绕的盆地,或许的确能取得更大的战果。”看書喇

  “这样吧,我拨三千满人骑兵、七千蒙古骑兵,凑足一万人与你,再给你道救援清水河县的军令。”

  “至于清水河之后你是要北上还是西进,那便看你自己的了。”

  “好好打,打出咱们家的威风来,说不定下次再见到你,二哥也得称你句贝勒爷了。”

  “当然,如果是郡王、亲王,那就更好了,父亲九泉之下都能含笑了,哈哈哈......”

  博和托摆了摆手,打断了岳乐的再次劝谏。

  随即却又话锋一转,对着岳乐下了到军令......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