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08章 西南第一大贪腐案

第508章 西南第一大贪腐案

  “荀大人,哦不对,罪官荀鸣。”

  “叫习惯了,口误了。”

  “你应当知道,本官会找上你,而且直言你已经是罪官,那便说明你已经完了,负隅顽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说起来荀鸣你也真不是个做坏事的料,六成啊,贪墨达到六成,却连个严密的章程都没有,信手就来,以至于本官才来荆州府不到五日,便摸清了你们的来龙去脉。”

  “没这本事也吃贪墨这碗饭,你说你这是何苦来哉?好好做自己的知府同知不好吗?用心做事、考绩优异的话,未尝没有进中枢的机会。”

  “哦对,想起来了,你是欠了赌债。”

  “这就没办法了呀......”

  蜀王特使、锦衣卫指挥同知宁刚随手拎过一张椅子,坐在已经浑身血迹斑斑、蓬头垢面、不成人样的前荆州府同知荀鸣的身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压迫力十足的说道。

  宁刚奉蜀王旨意、千里奔赴荆州府调查秋税贪墨一事。

  原本还以为这么大的贪墨案必定是组织严密,查勘将困难重重的,却没想到顺利的很。

  先是直接从荆州府税课司大使江成入手、轻而易举的便顺藤摸瓜摸到了荆州府同知荀鸣;

  而后还知道原来不只是漂没了三成,这帮人竟然还打着蜀王殿下要赈济山西的名义,往下面的各县、额外加派了三成!

  这两相一加,这帮人竟然整整贪墨了六成!

  蜀王殿下要赈济山西是真,但哪里加派了?都是从已有的府库里直接拨付的!

  也就是说,这帮贪官打着蜀王殿下的名号,额外增加了百姓们的负担、压榨百姓!

  这让参与调查此事的官员们,人人都是义愤填膺;

  也对这些人的胆子之大感到匪夷所思。

  这可比单纯贪墨秋税严重多了。

  要知道,当今蜀王殿下,那是当真爱民如子、极为重视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

  殿下设立的五监中,最开始的盐、铁两监,除了开拓财源之外,还有很大的目的便是由官府出面、遏制这两者畸高的价格,让百姓们能享用的起。

  而这本身就不是什么谈的上高明的贪墨之法自然是经不住查,宁钢带着人才到荆州府几天,这事的来龙去脉就差不多理清了。

  荀鸣以下,包括税课司大使、户房经承,各县税吏、保长、甲长等等,足足要抓上三五百人;

  这还只是直接参与的人员,若是算上失察之罪,那这数字还得再涨上一涨。

  荀鸣之下的小虾米好找,但荀鸣之上还有没有人参与,这个就得深挖了。

  而深挖这等事情,正好是锦衣卫的传统手艺、看家本领了。

  这不,荀鸣被抓起来还没两天呢,这就连个人样都没有了。

  只要不说这是谁,保准连荀鸣的亲妈当面都认出来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同、同知大人,我说、我什么都说,你们、你们别、被折磨我了......”

  “你们到底、到底要知道什么啊?倒是、倒是问我啊!”

  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荀鸣,连话都说不清了,两句话断断续续说了好一会才说完,让审讯的宁刚听得耳朵都累。

  “啊?”

  “你们还没问吗?”

  听到荀鸣这好似一口气提不上来便要咽气的声音、以及这声音里那浓浓的抱怨和绝望,宁刚也是一愣,向身后几名负责审讯的锦衣卫问道。

  “回大人的话:”

  “您说此人罪大恶极、十恶不赦,要咱们兄弟几个先好好的伺候一番。”

  “当时并没有和兄弟几个说要问什么问题啊......”

  几名下属也是一脸尴尬、却又带着丝无奈的向宁刚回道。

  “这样的啊?那说起来,倒是本官疏忽了,嘿嘿嘿......”

  宁刚不好意思的讪笑了几声。

  “不过现在问也不晚,这不还活着嘛。”

  “荀鸣,你我本是同为西南为官的同僚,咱说话也就直接点。”

  “这年,你是没法好好过了,别急,不孤单,有咱们锦衣卫的弟兄陪你。”

  “但你那些个家人在哪里过年,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你要是配合的话,能少受点罪的同时,家里人起码能在家中多过个年,日后论罪,也能从轻发落。”

  “你是知道的,殿下乃是仁义之君,对于未直接参与犯罪的家眷,往往都是网开一面,只是没收家产、流放边地拓边了事,不喜那株连之举。”

  “罪人知、知道,谢殿下、谢大人仁义。”

  “大人请问、罪人、罪人言无不尽。”

  荀鸣虚弱且认命的说道。

  显然锦衣卫的折磨,已经让他精疲力尽、心力衰竭,没有负隅顽抗的心思,只想着早点结束这场折磨。

  况且本身也没有什么好负隅顽抗的。

  贪腐而已,既然已经纸包不住火、被发现了,那便光棍点一了百了算逑,又不是造反谋逆这等族诛大罪。

  “很好,你倒很是识趣。”

  “本官的第一个问题,除了名单上的这些人之外,还有谁参与了此事?”

  ......

  “呵呵呵,好啊。”

  “一个从三品的农利布政使、一个正五品的知府同知、一个正五品的户部郎中直接参与此次贪腐;”

  “一个正四品的知府,竟然有一个放高利贷的、而且是向官员放高利贷、并以此胁迫的小舅子;”

  “侍郎、巡抚、知县等等诸多公卿皆犯有失察之罪;”

  “最可气的是,竟然以赈济灾民的名义加派、压榨百姓!”

  “好啊,好啊,好啊!”

  “当真是本王执政以来,西南第一大贪腐案,好啊!”

  “着刑部尽快审查此案,从重处罚!”

  “对加收了秋税的百姓们加倍返还!”

  “帝明报社刊详细登此次反腐事件,所有官员必须阅读学习、引以为戒。”

  “......”

  朱至澍看着呈上来的、关于这一次荆州府大型贪腐案的简要介绍,越看心头就越是火起。

  不过其实多想一想也没啥,腐败这件事情,在有社交关系产生的时候便随之应运而生了,想要彻底的断绝是不可能的事情。

  和自家兄弟吃个饭都会一个多吃块肉、一个少吃块肉呢,何况这等数千万人口的大国治理?

  既然发生了,那该气便气、该惩处便惩处、该总结研究预防的措施便总结研究预防的措施,没必要为此耿耿于怀。

  “这年啊,很多人是没法过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