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07章 反贪行动

第507章 反贪行动

  “三成的漂没,一府八县、数十万黎民百姓的血汗,真就如此置之于不顾?”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贤以大道教我、蜀王以隆恩待我、百姓以膏血养我。”

  “若本官真就如此选择,那置圣人教诲于何地?置蜀王厚恩于何地?置天下百姓的殷切期盼于何地?”

  “此事,必定要求个水落石出才行!”

  落班后,周泽宇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原本他是不想回去的,毕竟现在上上下下都那么忙,连侍郎大人都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吃住在户部衙门,自己又有何颜面回家中享福呢?

  如今不得不回去一趟,是因为家里来人传信了,告知自己家中被匿名送来了一个大箱子,且指明要自己亲启。

  这怪异的一幕,再结合今天上午发生那件事。

  如此,周泽宇就不得不回去一趟了。

  让下人将那死沉死沉的大箱子搬进自己书房的时候,周泽宇已经隐约的猜到了里面是何物,于是便清退了所有的下人和家眷,只有自己一人独自在书房中打开了这神秘的大箱子。

  果不其然。

  大锭大锭、满满一箱子、萤光熠熠到刺眼的银子!

  威逼利诱加金钱攻势。

  当真是滴水不漏了。

  这谁能顶得住啊。

  但周泽宇顶住了。

  即是因为几十年来的圣人教诲,也是因为蜀王的恩德。

  周泽宇是朱至澍提拔上来的青壮派官员,不然以其三十出头的年纪、又无甚出奇的背景,此时更大的概率是还憋在县里做个知县,或者是在州府里做个属官,以此苦熬资历。

  哪能年纪轻轻就进入户部这等直属于中枢的权要部门的?

  所以周泽宇一直感念蜀王殿下对自己的恩德。

  此时的他,正坐在书桌后,苦思冥想着该如何应对此事。

  满满一箱子的银子已经被他重新盖上并且落锁,只等此事了了之后,便将这些银两原封不动的交至上层。

  “表面上看,这事牵扯到了户部湖北清吏司郎中袁平波,但此事发生在荆州府,那很可能荆州知府也牵涉于其中。”

  “这就算是两个大头了,但会不会有其它的大头呢?例如湖北布政使司衙门里的某位布政使、甚至是巡抚?”

  “或者在户部有没有更大的手在遮掩此事,例如两位侍郎、甚至是尚书刘之温刘大人?”

  周泽宇在纸上写下自己思量的那几人的名字,沉思不已。

  主要是这些个大头,其它参与此事的那些小鱼小虾什么的,就不值得自己如此去捉摸了,大鱼翻身之时,这些小虾米自然会如同齑粉一般被无情碾压。

  “不会不会。”

  “两位侍郎尚有可能,但刘尚书肯定不会参与此事的。”

  “一府八县的三成秋税而已,以刘尚书职位之显赫,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而且刘尚书是殿下的王府长史,相伴殿下小二十年了,堪称最为心腹之人,必然不会因为这等蝇头小利便自毁前程。”

  “说起来的话,就连两位侍郎大人参与此事的概率都极低。”

  “侍郎可是正三品的高官了,距离位极人臣也不过一两步而已,实在是犯不着冒这等风险。”

  “如此说来,我倒是可以将此事告知于侍郎大人。”

  “以我这等卑微的职位,要见到尚书大人不容易,但寻个合适的机会、求见侍郎大人便容易些了。”

  周泽宇思量了一番后,定下了自己下一步的举动。

  这事不能操之过急。

  若是自己直接明着检举此事,打草惊蛇之下怕是不能尽全功,甚至自己都有可能会有危险。

  不如自己先假意苟且、麻痹袁平波等人,暗中再就此事直接捅到侍郎大人那里,由上层暗中去查,等水落石出、摸清每一个参与的人之后,再一举收网,方才斩草除根、大快人心!

  其实最好是能直接捅到尚书大人那里。

  但奈何周泽宇自己只是个正六品的户部清吏司主事,要见到正二品的尚书大人,那可不容易。

  就连想暗中见到正三品的侍郎大人,都得周祥的计划一番呢。

  皇天不负有心人,更不会辜负有能力的有心人。

  在一番周密的计划之后,周泽宇终于在没有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见到了户部侍郎王武,并将此事告知与其。

  王武闻之大惊,在表扬了周泽宇的细心谨慎和正直胆略、嘱咐其继续一切如常、不要打草惊蛇之后,又将此事告知了户部尚书刘之温!

  “这可是一件大事。”

  “若当真如此的话,那不但牵涉到了一府长官、连户部郎中都参与其中,甚至还能有更大的蛀虫被揪出,是足以排进西南前几、甚至是最大的贪腐案了!”

  “一府八县数十万百姓的民脂民膏啊!”

  “你们做得很好,先不要声张、继续压着此事、以免打草惊蛇,待本官查探清楚之后再做定论。”

  “行了,此事我已知晓,你下去忙自己的事情去吧。”

  刘之温听到王武禀报此事之后,也是一脸的惊讶。

  但多年身居高位,使得其临危不乱,且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不日,成都锦衣卫指挥所里,二十余骑缇骑带着密令风驰出城,往东边而去。

  成都锦衣卫指挥所乃是西南锦衣卫总治所之所在,每日进进出出的锦衣卫以数百论,这二十余骑,并不让人觉得有何特异之处。

  但谁又知道,这十余缇骑身上,带着一道道足以改变一府之格局的密令呢?

  “兹令湖北布政使司上下各级文武官员配合特使,一切行动由特使全权处置,以特使马首是瞻、不得有误;”

  “兹令湖北布政使司锦衣卫千户所、督察院分院配合特使,一切行动由特使全权处置,以特使马首是瞻、不得有误;”

  “兹令左军都督刘镇藩配合特使,遣一旅精兵南下荆州地区布防......”

  “兹令......”

  同时,户部周围也多了许多不为旁人所察觉的眼线,尤其是一些关键人物,更是日日夜夜、何时何地都有密探盯着。

  一场惊动了朱至澍,由督察院、锦衣卫、各部官衙、守备军、野战军联合行动的反贪行动,正式拉开序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