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89章 锦衣卫指挥使常千雁

第489章 锦衣卫指挥使常千雁

  “启禀殿下:”

  “各地的督察院分部及锦衣卫千户所每月都有将各自属地的情报送回王府,海南布政使司也是如此。”

  “目前为止,两机构对于左巡抚的评价都还算是不错的,虽然没有过于出彩的表现,但也能做到用心王事、睦于同僚,可称中人之姿。”

  “也正是因为这样,海南布政使司才能在刘军团长和孙布政使、以及其它众多文武的齐心协力下有此成绩。”

  “海南布政使司送回来的情报,如今就存放在王府的案牍库中,殿下若是需要的话,奴婢这就去给殿下取来。”

  王和详细的回答着朱至澍的问话。

  督察院、督军司、锦衣卫、龙隐卫这几个监管、情报机构虽然都是归属于朱至澍直接管辖,但朱至澍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精力事事躬亲?

  所以真正的直接管理者还是王和,这些事情自然也是王和最为清楚了。

  “嗯......”

  “好,那便呈上来本王看看吧。”

  “另外,把常千雁也给本王叫来。”

  朱至澍略微迟疑了一下,很快便神情自然的说道。

  本来朱至澍是没时间查看海南布政使司督察院分部和锦衣卫千户所的情报的,现在地盘越来越大,朱至澍忙着呢。

  但是在那瞬间想了想后,还是决定亲自看上一看。

  现在督察院、督军司、锦衣卫、龙隐卫四大直属监督、情报机构上报的信息,以及十部呈上来的折子,大多都是经过王和的筛选和总结之后再呈于自己面前的。

  这种方式,虽然节省了自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但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隐患存在。

  那便是宦官隔绝内外。

  人心隔肚皮。

  在这种至高的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亲生父子、结发妻子都靠不住,更何况一介宦官。

  历史上也有无数的案例告诉自己,靠不住的。

  虽然各部的尚书、四大直属机构的首脑都是可以越过王和、直接面见自己的,但仍然存在自己被隔绝的可能性。

  所以偶尔自己也要查看一下那些情报和奏折的原本。

  倒不是说自己真的能从中看出什么猫腻,而是借此警醒王和,莫要仗着位置紧要、便行那等意图不轨之事。

  “末将锦衣卫指挥使常千雁,拜见殿下!”

  半晌之后,锦衣卫指挥使常千雁便被王和带进了朱至澍的书房之中。

  一同进来的,还有二十余本、分成两堆、摆放的整整齐齐册子。

  正是督察院海南布政使司分部、锦衣卫海南布政使司千户所送回来的、关于海南地区的近一年的情报。

  “嗯,用茶、坐下说话。”

  “其余人等全部退出去,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可靠近书房。”

  吩咐跪拜在自己面前的常千雁就坐后,朱至澍对着偌大的书房说道。

  很快,偌大的书房中便只剩下朱至澍和常千雁,包括王和在内的所有人都退了出去、连斟茶倒水的侍女都没留。

  “常卿,从那两堆册子中、找到六月份的呈上来。”

  “再给本王续下茶水,对,就旁边那壶凉茶。”

  侍女都出去了,这些端茶倒水的活,自然就只能由常千雁来做了。

  而常千雁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虽然极力想做的麻利、但却还是略显笨拙的从两堆册子中选出了朱至澍要的那两本,呈到了朱至澍的书桌上;

  然后又小跑着拎起了茶壶,小心翼翼的给朱至澍续上茶水。

  不得不说,常指挥使手上的功夫还是相当不错的。

  从来没做过这等端茶倒水的活计,但这第一次,却也是稳稳当当、滴水不漏。

  “嗯,辛苦了。”

  朱至澍很满意常千雁的表现,点了点头赞许道。

  “殿下谬赞了。”

  “为殿下服务,是末将应尽的本分、是末将的荣幸。”

  对于朱至澍的赞许,常千雁急忙谦虚道。

  “呵呵,好了,本王和你也是老相识了,就不用那么客套了。”

  “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贼进犯成都算起,转眼间就已经过去四五个年头了,当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啊。”

  “你我君臣相伴、实际算起来也有四五年了,说句老相识不为过,呵呵......”

  朱至澍笑着说起了这段往事。

  那年,常千雁不过是川蜀布政使司的一名锦衣卫千户,不但说不上是朱至澍的自己人、心腹,反倒还肩负着为中枢监督朱至澍的职责,妥妥的对头来着。

  不过,在北京城外歪脖树上多了一具尸体之后,常千雁识时务者为俊杰,麻溜的便投靠了有钱有粮、还得到了龙文光、张继孟、刘镇藩三位地方大员支持的朱至澍,为朱至澍马首是瞻。

  且在之后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朱至澍南下北上、西出东进、监督百官、巡检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的常千雁,已经不再是那常千户了,而是名虽不顺、但权力却是实打实、比应天府那位还要货真价实的多的常指挥使。

  所以说啊,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对了朱至澍,常千雁就从尽节之臣常千户、变成了位高权重的常指挥使。

  “殿下好记性,竟然还能记得末将那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末将敬佩不已。”

  “说起来,当初若不是殿下点醒末将,哪有末将的今日?殿下再造之恩,末将感恩戴德、永不敢忘。”

  朱至澍的话,让常千雁深受感动,再次拜倒在朱至澍的面前。

  “呵呵,不必如此,赶紧起来说话。”

  “当初若是没有你和龙巡抚他们的支持,本王也不会有今天、西南也不会有今天。”

  “所以真要说起来,不只是你们要谢谢本王,本王也该谢谢你们才是。”

  “殿下切莫说此言。”

  “天下有无数个龙巡抚、张按察使、刘都指挥使,也有无数个微不足道的末将,但却只有一位天纵英才、真龙转世的殿下。”

  “西南有此盛况、大明中兴有望,全都是殿下的功劳,末将何德何能、怎敢居功。”

  对于朱至澍说的道谢,常千雁急忙婉拒。

  言辞恳切,一点都没有阿谀奉承、昧着良心说话的迹象。

  可见在他的心中,当真是如此觉得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