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88章 海南布政使司

第488章 海南布政使司

  “原来这犀利至极的火枪,竟然是蜀王殿下亲自设计出来的?”

  “而且听殿下这意思,好像会有更好的火枪被研制出来?”

  “殿下竟如此聪慧?”

  “别说这新式步枪了,就连西南已经大规模装备的燧发枪,应天府也是万万不及西南的,若是真的又有新的更加犀利兵器出来,弘光爷,您该如何自处啊……”

  “哎……”

  看着蜀王和工匠们侃侃而谈的背影,王庆思绪万千。

  那股深深的无力感,让王庆在心中狠狠的叹了口气。

  八月底的时候,王庆完成了自己的出使任务、带着朱至澍送的新式步枪返回了应天府。

  其实王庆也没什么很具体的任务,就是被朱由崧派来加强和西南的关系而已。

  毕竟朱由崧可是好不容易挺直了一次腰杆、在多尔衮的面前硬气了一回、拒绝了多尔衮要求应天府声讨朱至澍一事,那不得好好来拉拉关系?

  同时也有来寻求支援的意思。

  毕竟得罪了多尔衮那可就是要了应天府的亲命了,这不得赶紧来找找靠山、心里才能安定些啊。

  而普天之下还能压多尔衮一头的,也就只有在西南的这位便宜亲戚了。

  朱至澍也投桃报李。

  在让王庆带回去了一支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给应天府的人长长眼、加加动力之余,还从侧面入手,军事上也给了应天府一点支持。

  “让李定国在黎城县多放点兵马,给广平府(今河北邯郸一带)增加些压力;”

  “让徐墨白择机再在渤海湾一带搞点动静出来,别让满清的辽东老家太安逸了;”

  “让刘镇藩在襄阳地区也做做样子,拖住阿济格。”

  朱至澍快速的下达着一条条命令。

  虽然自己判断多尔衮在淮河一线的调动只是虚张声势、就是吓一吓朱由崧这帮人的,但光自己信没用,也得给到应天府的那帮人信心。

  而山西都还没完全吃下呢,自己也没有再在中原地区开拓一条新的和清军战线的想法,所以就只能在清军的腹地动一动、牵制一下清军了。

  “我都这么帮你了,若当真还是守不住淮河一线,我也没办法了。”

  “这么无能的话,趁早下台,皇位让给我来做吧。”

  “说起来,要不是顾及江南那万千的黎民百姓、不忍他们在清军的铁蹄下涂炭的话,我是真的懒的管你们的死活。”

  “都死了才好呢,我登上那皇位就顺理成章、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了。”

  下达完命令之后,朱至澍默默的在心里想到。

  江南是不能让清军去的,不然怕是‘扬州三日’、‘嘉定十屠’等等灾难又会重演,锦绣一般的江南又得生灵涂炭。

  所以哪怕朱至澍看应天府那帮人几位不顺眼、简直可以说是恶心,但却还是不得不给他们撑腰。

  恶心、恶心啊!

  不过在这些恶心事情之外,也是不断有好消息传回来的。

  “殿下,这是对左巡抚嘉奖的旨意,您请过目。”

  王府的书房中,王和将草拟好的旨意送至朱至澍的面前,请朱至澍审阅。

  若是朱至澍看后没有问题的话,便可以加盖王府的印玺、发往海南布政使司了。

  王旨上的字迹清雅周正,数百文字犹如出自于刻板的印刷体一般,一丝不苟。

  不得不说王和是个非常称职的近侍。

  武能为朱至澍分担管理锦衣卫、龙隐卫、督军司、督察院等直属的情报、监督机构,文能提笔操刀草拟王旨、批阅奏折。

  若是往后都不犯什么差错,等朱至澍荣登大宝之后,这掌印太监的首席,估计八九不离十就是他了。

  而比这字体更有意思的,便是王旨上的内容了。

  乃是对从二品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如今的海南布政使司巡抚左梦庚、以及一众海南布政使司的官员,例如正三品武官、加授奉国将军、少将军、军衔标识为一颗大四角启明星的海南军团军团长刘文秀等人的嘉奖旨意。

  海南布政使司传回了消息。

  经过左梦庚、刘文秀、孙恭铭等人齐心协力的治理,海南布政使司一片欣欣向荣,不但琼州府汉人越来越多、开拓的越来越成熟,还新开拓了儋州府、琼海府两处地界。

  使得原本只有一座琼州府、不到五分之一的区域为中枢所控的海南布政使司,一跃变成了三府、中枢控制的地域已经超过了一半。

  这可是拓地数百里的功劳,不亚于一场大战的战果了。

  虽然海南最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被中枢统治的记载,但其实一直管控的力度都不强。

  一直到明末的时候都是一个琼州府管理这千里之地、十余个县,可见统治力的薄弱。

  所以左梦庚等人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便开拓出两个府治,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功劳不小,值得朱至澍下一封嘉奖。

  同时对于海南布政使司中南部区域、尤其是崖州(今海南三亚市)地区的开拓也在积极推进中,预计明年即可形成一处成规模的汉人集聚区。

  “可以了,就这么发下去吧。”

  “另外,让他们加快对崖州的开拓,明年夏季之前,崖州府必须妥善建立,且深水港也得探索完成、并且让南海海军尽快派人前去勘探港口建设事宜。”

  “还有,海南的黎人若不是大奸大恶、又服管教、心向中枢的话,那可以宽容一些,送回陕西修路去。”

  “但要是他们不识好歹,那也不必客气,以汉人为最重。”

  朱至澍仔细的看了看王和呈上来的王旨内容,赞同的点了点头。

  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要求,尤其是对于崖州的开拓。

  崖州可是朱至澍诸位属意的海军基地之一,自然优先级很高了。

  “对了。”

  “督察院和锦衣卫有消息送回来吗?对左梦庚这段时间的评价如何?可还算称职?”

  朱至澍又想起一事,向王和问道。

  督察院和锦衣卫职责一样,都是负责监督境内的百官和万事,只不过是一明一暗而已,所以这境内某位官员表现如何,第一时间就是问问督察院和锦衣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