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52章 四大旗齐聚

第452章 四大旗齐聚

  “预备!”

  “放!”

  “嘣!”

  “嘣!”

  “嘣!”

  双方的数百门火炮对轰不已,巨大的炮口焰和声响中、一发发炮弹射出炮膛,砸在对方的阵地上。

  清军现在用的,都还只是实心炮弹,杀伤完全靠炮弹本身动能的直接杀伤。

  而作为玩炮的宗师级行家,西南这边对于防这种实心炮弹自然是很有一套。

  所以在修筑阵地的时候

  西南除了将各炮位尽量间隔开、以免造成一发炮弹砸死一片的情况出现之外,还在阵地上修筑了很多壕沟、里面扑上松软的黄土,使得实心炮弹无法弹跳滚动,造成二次、三次杀伤。

  所以整体来说,虽然清军黄花岭阵地上的火炮多达两三百门,几乎将整个潞安盆地南部的大炮带来了一半多,但对于西南这边的杀伤却还是比较有限。

  一来是因为西南的防炮经验;

  二来是因为双方都是据山头互轰,地方宽广、掩护众多,不比在城头上和平地里避无可避;

  三来就是清军大炮的精准度、以及杀伤手段的局限性。

  反观西南这边。

  西南砸在清军阵地上的开花弹,或触地、或凌空就会爆炸,四散的弹片如同雨点一般,给清军带来巨大的伤亡;

  同时,爆炸造成的冲击波的强大动能,还会再一次杀伤清军、掀翻清军的掩体、推倒清军的大炮,让清军不胜其烦;

  然后,运气好的话,爆炸还会引燃清军阵地上的火药,引发火炮阵位的二次殉爆,造成更大的杀伤!

  最后,西南这边的反炮兵意识和经验,也比清军强得多。

  在两军相隔三四里距离的情况下,就算是西南火炮更先进、还装备有朱至澍研制的炮瞄仪,精准度也不是很乐观的;

  所以西南这边将一个师的五个炮团、一百二十五门炮分成了十二个小集群,每个小集群各自瞄准一个清军的炮位进行定点炮击。

  质量不行数量凑!

  所以双方这才半天的炮战,清军伤亡就已经远比西南这边大得多,就连大炮,此时都已经被掀翻了足有二三十门。

  使得清军在炮战中越来越谨慎,边对轰还在边加固炮垒,一点都不顾及汉人民夫的性命。

  但西南这边也不是没有伤亡。

  毕竟清军这边大炮的数量足有两三百之多,其中还有千辛万苦运过来的18磅、24磅重炮,口径更大之下、射程自然也就更远;

  虽说西南这边火炮更加先进,且特意分散布置炮位、掩体也考虑到了防炮的需求,但口径上吃了点亏,所以还是有五门大炮被打坏,伤亡了一百多人。

  这也是西南目前为止经历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炮战。

  在以前的攻城战中,一座县城能有十几门炮、一座府城能有二三十门炮已经是不得了了,往往开战不到半个时辰,就被西南这边完全打哑巴了,哪能像现在对轰半天了还犹有余力。

  所以对西南这边来说,这次炮战也是极大的历练、极为有意义的经历。

  几百发炮弹飞来飞去的巨大压力,可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住的。

  黄花岭这边炮战正酣的时候,走阳城县的孔庆元这路,也在抓紧时间、却又可以说不紧不慢的由南往北向高平县逼进。

  抓紧时间是因为兵贵神速;

  要尽快从高平县的南部对其造成压力,支援正在和处于高平县西部的黄花岭清军交战的姜茂财部。

  不紧不慢是因为要稳扎稳打;

  高平县南部是一片旷野、地形平坦,适合清军骑兵纵横穿插、分割包围,走得快了,很容易便会受到清军骑兵的突袭。

  孔庆元是贵州军团第一师的师长,手下本就有五千骑兵的编制。

  在已经被顺利接收的泽州府留下三千步兵镇守之后,剩余的两万余大军在五千骑兵的掩护下,一步步的向高平县地区逼近。

  但其实五千骑兵是护不住身后的两万多步兵大军的,做做侦查工作还差不多。

  所以孔庆元的大部队走的很小心、走的很慢,耐心的等着李定国新派来的援军,这时候离高平县还足足有一百多里的距离。

  打仗很多时候挺无聊的。

  真正面对面的决战,可能就那么几天的时间,其余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在等待战机、或者是在行军。

  尤其是在古代这种交通落后、运输能力低下的时候。

  速度慢的军队、几百里的距离走上半个月一个月都极为正常,一场会战的时间,往往都是以月、以年来计算的。

  好在李定国派出的援军多为骑兵,所以没几天后,第一批骑兵援军便赶上了孔庆元的大部队,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正在从沁水县依次出发、向这边星夜兼程的赶来。

  只不过因为路就这么宽、能走的兵马就这么多,到达还需要时间而已。

  有了这股骑兵的增援,孔庆元的进军脚程也快了起来,几天的时间,便已经逼进到了离高平县只有一百里的距离。

  而这,也像是点燃了高平县这口油锅、捅了高平县这个蚂蚁窝!

  “怎么样?今天又发现了新的清军骑兵?”

  高一功骑在战马上,看着接到信使传来的军情后便满是愁容的孔庆元问道。

  因为不断有援军到达的原因,孔庆元这一路已经不只是有贵州军团第一师的部队了,还让孔庆元来辖制这一路就不合适了,所高一功也赶到了最前线。

  正五品武官、加授安远将军、三阶上校、贵州军团第一师的师长孔庆元不够资格辖制别的军团的将士,正四品武官、加授昭武将军、四阶大校、贵州军团副军团长的高一功,资格就足够了。

  毕竟他再上一步就是少将军了,而且整个前线也没有比他军衔和职务更高的将领存在。

  “军座明察秋毫,确是如此。”

  “侦骑送回情报,前面前来刺探的骑兵中,不但发现了阿济格的正蓝旗、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如今还出现了正黄旗、镶黄旗两个上三旗的骑兵的踪迹。”

  “看来潞安盆地的战事,让多尔衮已经坐不住了,除了多尔衮自己的正白旗、代善的两红旗、多铎的镶白旗之外,能来的都来了。”

  “这一仗,得劲!”

  “哈哈哈......”

  嘴里细数着已经出现的清军骑兵的身份,孔庆元毫无畏惧,反倒是浑身战意熊熊燃起。

  能一次性和满清的四大旗一起交手,整个西南来说,目前也就是孔庆元了。

  这份荣耀,自然值得狠狠的吹嘘一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