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34章 骑兵数量反超

第434章 骑兵数量反超

  在田见秀的指挥下,陕西军团的两个旅、八千步兵接管了郭家寨、石沟、南贾镇、西彭沟四处要地,将原本扼守此处的八千骑兵换了下来。

  骑兵卡点只是抢占先机时的临时之举,等大局稳定了,自然不能这样浪费使用。

  同时以云南军团第一师五个旅、两万步兵为主,再辅助以陕西军团的三个旅,一共募集了两万八千步兵参与平阳府战事;

  而这时候,配属给第四路的四万骑兵也基本全都渡过黄河、到达战位了。

  所以,除了有一万骑兵被分派至执行运城阻敌、肃清平阳盆地南段的任务外,其余的三万骑兵尽皆被派给了田见秀,好让他能打一场速战速决的富庶之战!

  两万八千步兵、三万骑兵,近六万人、打一个南北不过一百余里、东西更是只有六七十里,主要包括襄汾县、平阳府、洪洞县三处城池的平阳盆地北段,当真称得上是富庶之战了。

  想当年陕西战役时,陕北纵横上千里,西南也不过就凑得出六万骑兵而已。

  能有现在一路就调集四万骑兵的规模,都得归功于当初打下榆林镇、宁夏镇,不然蒙古人不会卖马给西南,更何况宁夏镇本身就是不错的产马地。

  宁夏镇南北长约五百多里、东西宽约一百多里,在贺兰山高原雪水的滋润下、水草丰美、是上佳的养马地。

  去年就为西南提供了一万多匹合格的战马,今年预计会更多。

  岳武穆《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那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即是因为对西夏的刻骨仇恨,又何尝不是因为那处牧马地、对于大宋来说的重要性呢?

  “师座,再走个五里就是郭店村了,咱们就是要在那里扎寨。”

  “孔师长之前派了两千人在那里先站住了脚,咱们过去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将营寨扩建一番即可。”

  云南军团第一师第一旅旅长王铁柱指着前面的一个方向、比对着地图,对第一师的师长杨展介绍道。

  “嗯。”

  “孔庆元那小子脚程不慢,这才半个月,就在郭店村站住了脚,离襄汾县也不过十几里而已。”

  “五路大军齐出的战略布置,使得清军处处受敌,风声鹤唳之下分身乏术,山西才会如此空虚,孔庆元才能得以长驱直入,便宜他了呀。”

  杨展骑在战马上,看着不断前行的麾下大军、听着铁血肃穆的甲叶碰触声,感慨的说道。

  “嘿嘿,他们也就喝了口头汤而已,最终这最大的那块肉,还不是师座的?”

  “这上头啊,还是得给咱们云南军团、给师座面子的。”

  “等拿下平阳府,师座就是这山西战役第一阶段战事的首功,到时候末将就得称师座为军座了,哈哈哈......”

  王铁柱听到杨展的感慨,开心的笑道。

  尤其是想到杨展如果升了军团长,那自己不有很大的可能性升师长?这就更让他开心了。

  千里做官只为财,自己还年轻、不那么好财,这些年挣下的家业,也足够一家老小富足的生活了。

  但谁能拒绝的了那一句句‘师座’呢?不比一句‘旅座’好听?

  “慎言!”

  “人事任命、将帅安排岂是我等可以置喙的?”

  “踏踏实实的执行殿下、五军都督府的命令即可,不该说的话别乱说,注意自己的分寸,免得给自己惹来灾祸!”

  听到王铁柱这没轻没重的话,正在欣赏着太阳照射下波光粼粼的行军队列、这一壮观美丽场景的杨展猛一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王铁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王铁柱这番言论,只是听上去像吹牛逼一般无心自大的一句话,绝没有对殿下、对五军都督府、对友军不满的意思。

  但这种话一个大头兵说的、一个士官说的、哪怕最低级的军官一阶少尉排长都说的,但偏偏王铁柱这种二阶中校的旅长说不的。

  要是被居心否侧的人大加解读捅到上面去的话,那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看来以后不只是要教练兵带兵、行军作战的知识,内部还得教一教这为官之道了。”看書溂

  看着一脸羞愧、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的王铁柱,杨展皱着眉头、默默的想到。

  “好了,下次注意就行。”

  “你去前面吧,带着骑兵把清军的骑兵赶远一点,别让他们影响我们安营扎寨。”

  “但也别贪功,赶走就可以了,我们首要的任务还是夺城拿地,免得过多的折损了骑兵的实力。”

  “这往后,用得着骑兵的地方还多着呢。”

  看到王铁柱已经知错,杨展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还给王铁柱安排了一个任务。

  点到即止、让对方明白即可,说多了不一定就是好事,说不定会让两人之间出现隔阂。

  “奇怪,怎么都到这个地界、离襄汾县只有二十余里了,却没怎么见清军呢?”

  “难道他们已经被打怕了,直接退到平阳府去了?”

  “若真是那样就好了,能省不少事,哈哈哈......”

  王铁柱离去之后,杨展看着这反常的一幕,乐观的想到。

  而事实情况也正和杨展设想的差不多。

  “禀报将军:”

  “西南明军已经出现在郭店村南十里左右位置,兵马铺天盖地,估摸着总数不会低于五万。”

  “且这一次西南明军骑兵众多、估计不会低于两万;行军沿路皆是敌军的哨骑,我军哨探被驱赶、杀伤不少,无法探查到具体的人数。”

  “......”

  襄汾县内,戴沉听着己方哨探带回来的话,脸色阴沉的吓人。

  “都怪那些废物丢了榆林镇、宁夏镇,不然这些明狗,如何能段段时间就有这么多骑兵?!”

  “我必要在摄政王面前狠狠的参他们一本,否则难平我心中的怨气!”

  “太原的援军到了吗?还有北京那路援军呢,到哪里了?”

  “对了,河南来的援军呢?他们情况又怎么样了?”

  己方哨探带回来的明军的数量、尤其是明军骑兵的数量,让戴沉一时间突生一种无力感。

  这数次大战以来,清军唯一能在西南明军面前占到便宜的,便是那数量众多、来去如风的骑兵了。

  其它什么步兵啊、坚城啊,在西南明军的强大火力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但如今,暂且不说别处、就在平阳盆地北段,西南明军的骑兵数量竟然反超了自己!

  这就让戴沉不知道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了。

  己方骑兵数量劣势的情况下、野战也注定打不过了;

  守城更是别想,坚城在西南明军面前根本不足以为恃。

  那该如何是好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