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33章 平衡之道

第433章 平衡之道

  “做的不错,进度之快,超出了都督府的预计。”

  李定国看着这名比自己还年长几岁的将领,颇有些不自然的夸赞道。

  说起来,自己和孔庆元还算是交过手的。

  当然,成都守卫战那次就不说了,自己都不会记得他。

  真要算照过面,那还是在广西的时候。

  那时候自己还是义父张献忠的义子,带领兵马在柳州城和殿下对峙呢;

  而这个孔庆元,那时候就是川蜀军团第二师第一旅的旅长,而那时候第二师的师长,就是现在的贵州军团军团长李牧虎。

  一晃眼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义父的尸首估计都烂成了泥、自己也已经不是大西军,而是闻名天下的西南明军前军都督、陕西总督、少将军李定国了。

  触景生情之下,李定国只觉得一腔热意涌上心头,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对蜀王殿下的感激和敬重。

  “都督谬赞了,都是殿下和都督们谋划的功劳。”

  “若不是殿下和都督们制定出五路齐出这等恢弘的战略,山西也不可能等同于一座空城,末将自然也就不可能如此毫无阻碍的长驱直入。”

  “所以末将不过举手之劳而已、不敢贪功。”

  孔庆元急忙起身,先是对着西南方向拱了拱手,然后又对着李定国行了个军礼,再之后才谦虚的说道。

  对西南方向拱手行礼,自然就是在敬朱至澍了。

  成都在山西的西南方嘛。

  出于安全考虑,朱至澍平常的行踪都是保密的,所以孔庆元并不知道,如今他所敬的蜀王殿下、正在北上西安的路上。

  本来孔庆元是要直接去新绛县的,但是后方传来命令,前军都督李定国要召见他。

  孔庆元没法,只能在稷山县城停了下来,等候李定国的前来。

  而在孔庆元停留在稷山县城的第二天,正三品武官、加授昭武将军、四阶大校、云南军团副军团长田见秀便到达了稷山县城,并且直接赶去了新绛县城,超过了孔庆元的脚步。

  事已至此,孔庆元如何还不明白。

  武官武官,那也是官,就算玩心眼方面不如文官,但必须的政治觉悟还是要有的。

  按理来说,这时候让自己再接再厉,直接拿下襄汾县、平阳府,对战局来说是最合适、最高效率的选择。

  但五军都督府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让云南军团的田见秀来代替了自己、继续接下来的进攻,只能说是出于政治考虑了。

  再细心想一想,道理也很简单。

  这些年来,陕西军团捞着了陕西战役的军功、川蜀军团捞着了两湖的军功、贵州军团在两湖和山西都已经吃到了肉、广西军团更是拿下了琼州府、还和广东布政使司交了一次手;

  交州就更不用说了,一直是抵御安南人的第一线,大战事没有、小战事却是不断;

  北征军团也是如此,这一次还把金州卫给拿下了,在辽东大陆占住了一个立足点。

  如此算来,就剩下云南军团一直没怎么吃到肉了。

  所以,出于平衡的考虑,在大局抵定的情况下,让云南军团也来挣一份功劳就很好理解了。

  孔庆元虽然有些遗憾,毕竟谁愿意把军功让出去呢?

  但他也能理解,而且都督府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他也只能接受。

  “嗯。”

  “这半个多月来,你也辛苦了,按理来说。该休息下了。”

  “但是战事紧急,不但是本都督、殿下也是对咱们在山西的胜利望眼欲穿呢,所以接下来还得再辛苦你一下。”

  “不敢。”

  “为殿下、为都督分忧、为西南征战,是末将等军武之人的天职和荣幸,请都督调遣!”

  孔庆元原本还以为自己要被调回河津县或者是看守渡口了,但听李定国这语气,是还有战事要自己参与的意思,急忙大喜的应了下来。

  “孔师长一腔热血,本都督感受到了。”

  “如今,虽然清军的主力已经被堵在了平阳盆地北段,但南段这边的安全也不容易忽视。”

  “为了保障大军的后路安全,南段这边需尽早肃清。”

  “这项任务,便交给孔师长了,在大军彻底夺下平阳府之前,务必不能让南段这边的清军,影响到登陆场、河津、稷山、新绛县这条通道的安全。”

  “明白了吗?”

  李定国走到地图前指指点点,向孔庆元交待了他接下来的任务。

  “末将明白!”

  “谢都督栽培!”

  孔庆元敬了个军礼、斩钉截铁、满是欣喜的接下了自己新的任务。

  这个肃清后方的任务,虽然军功比不上攻占平阳府,甚至比不上在运城地区堵截赖慕布那路援军;

  但蚊子再小也是肉、瘦肉高低也能榨出不少油,自己已经有连夺三县的军功在身,知足了。

  领了新命令的孔庆元没有在稷山县多耽搁,第二天便带着本部兵马往稷山县以南的万荣县、执行肃清平阳盆地南段、守护大军后路的命令去了。

  都督府也没让孔庆元吃亏。

  贵州军团第一师第一旅、以及骑兵现在都还在新绛县及平阳盆地南北段分界线那里,一时半会回不来,得等新的大军替换下来才行。

  所以都督府又从别处暂时调拨了一批军队归孔庆元指挥,补足他一个师的兵力。

  平阳盆地南段虽然面积广阔,纵横都差不多两百里,但因为之前的两场大战,当地的清军兵力已经被抽调了大部分,所以其实留守的清军不多,一个师的兵力足够了。

  而在孔庆元南下执行新的命令的同时,已经到达了新绛县的田见秀,也开始新一轮攻势的布置。

  田见秀本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陕西归附时没有选择跟着李自成去西域,而是和袁宗第、高一功两人一起,归附了西南。

  其中袁宗第现在已经是从二品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少将军、广西军团军团长了,是三人中军衔和官职最高的那个。

  当然,这是得利于原来的广西军团军团长冯天纵晋升为后军都督,腾出了位置。

  而高一功则是和田见秀一样,还是正三品武官、加授昭武将军、四阶大校、贵州军团的副军团长,此时正在陕西的韩城地区、这个山西战役的后方转运点坐镇。

  估计等山西战役之后,这两个人也要转正了,毕竟已经来西南有小两年了,证明了自己对于西南、对于蜀王朱至澍的忠心和能力。

  正好两湖和海南收复,提供了不少的军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