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10章 交州布政使司的意义

第410章 交州布政使司的意义

  “嗯。”

  “何腾蛟此人心高气傲,这一次吃了个亏,应该也能长点记性、知道咱们西南不好惹了。”

  “本王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不然他的广东布政使司,本王要取也不过就是多费些时间的事情而已。”

  “殿下说的是,殿下心系天下、宅心仁厚,末将钦佩不已。”

  “不过这些文人啊,最是嘴硬心眼多、还犟的很。”

  “说不定他不但不服气,还会将战败的责任全都推到都指挥使韦浩大的身上,向应天府要钱要粮、扩充军备,继续和咱们西南抗争到底呢。”

  袁宗第笑了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哈哈哈,袁卿这几句话分析的好,这一说,还真的很有可能是这样。”

  “袁卿一介武将,对这些文人的弯弯绕也很有心得啊?”

  “哪里哪里。”

  “若论耍心眼,咱们这些带兵的大老粗,哪里是这些文官的对手。”

  “只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是?”

  “之前跟着闯王讨生活的时候,要不是这些文官一个个心眼多,不但算计我们、还相互之间算计来算计去,我们也整不出那么大的场面。”

  “要末将说呀,如今大明江山破败至此,这些个文人啊,起码得担五分的责任。”

  “哈哈哈......”

  “此言甚妙,当浮一大白,暂且记下,一会宴席上,袁卿得补上。”

  袁宗第说的道理,朱至澍自然懂。

  但从一个武将、尤其是前身是大顺军的武将嘴里说出来这话,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味道,不禁开怀大笑。

  “对了,闯王在西域过的不错。”

  “在那西域,如今他就是土皇帝,方圆数千里,都得仰仗他的鼻息度日,说是日夜笙歌、醉生梦死的都不为过;”

  “既能让西域人重拾对汉人的敬畏,还不用面对的大明和清军的围剿,这西域,他是去对了。”

  说完琼州府的事情,朱至澍将话题岔到了李自成的身上,向袁宗第简单的说了下李自成在西域的情况。

  “闯王现在是何等状况,和末将已经没有关系了;”

  “如今末将是殿下的末将,手中拿的是殿下的俸禄、脚下踩的是西南的山水、嘴里吃的是西南的粮食,心中自然是全心全意的忠于殿下、忠于西南。”

  “末将一腔真心实意,绝不敢有贰心,殿下明察!”

  一听到朱至澍的话,袁宗第心头就是一惊,瞬间额头就涌上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看書溂

  然后条件反射式的向朱至澍表着忠心,也不顾什么介胄之士不拜的惯例了,艰难的跪倒在朱至澍的面前。

  同时,脑海中已经在想:

  “殿下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刚才我提起了闯王,让殿下觉得我有贰心?”

  “这该如何是好啊!”

  显然,对于朱至澍的这番话,袁宗第是畏惧之极。

  “诶!”

  “袁卿误会了、误会了。”

  “本王只是向你说下闯王的近况,毕竟曾经是你的恩主,也是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不是?”

  “绝没有怀疑袁卿有二心的意思,袁卿在广西的所作所为,本王一清二楚,断然不可能是那等蛇鼠两端之人。”

  “哈哈哈,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朱至澍哈哈大笑着,快步的走到袁宗第的面前,双手搀扶起甲胄在身、孔武有力的袁宗第。

  脸上满是笑容、丝毫看不出有怀疑袁宗第的意思。

  其实朱至澍也是没有怀疑,只不过是敲打一下而已。

  刚才袁宗第提到跟着李自成讨生活对抗文官,这不就是对抗大明吗?但现在自己代表的就是大明。

  所以适当的敲打下还是要的,要让袁宗第记住他现在的身份和立场,免得虽然不至于背叛、但很可能会三心二意。

  御下之道就是这样。

  要给下面人自我发挥的空间,才能很好的发挥他们各自的才能,自己也能轻松些;

  但又绝对不能没有一丝管束,不然就很容易养虎为患,或者是养出个废物了。

  但也是真的没有怀疑袁宗第有什么贰心。

  在督察院、督军司、锦衣卫三层监察制度下,不敢说具体到每一个知县、每一个军官,但起码知府以上的文官、旅长以上的军官的动态,朱至澍知道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现在的西南,除了新归附的两湖、海南布政使司外,西南境内的绝大多数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都已经换了一遍血了;

  新军旅长以上的军官更是,大多数都是朱至澍亲手提拔的、有卓越战功和领军才能的人。

  现在西南知府以上级别的文官、旅长以上的军官,绝大多数都是由认可、起码不反对朱至澍的施政理念和做事方式,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实干才能的人担任,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贰心、什么造反之类的了。

  而且以朱至澍现在在军队中的声望、以及西南军队的火器部队属性,一个军官、哪怕是军团长,要造反都基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新军基本所有的军械,都是来自于成都匠造监。

  没有这里生产的军械源源不断的支持,就算能拉到队伍跟着自己造反,也绝对蹦跶不过几个月。

  没有火药、没有子弹、没有炮弹的火器部队,那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

  在广西布政使司再次盘桓了两天之后,九月中旬的时候,朱至澍离开广西,进入了交州布政使司的地界。

  朱至澍非常看重交州的发展。

  这是因为交州有其它几个布政使司,完全不具备的特殊条件。

  这其一,便是交州的汉人,几乎全都由移民构成;

  这些移民,包括从川蜀、贵州、广西、云南,后来又加上两湖等地区筛查出来的没有田地赤贫百姓,全部被送到交州,给了他们另一条活路。

  这批人,前前后后有近百万人,且数量还在增长,主要是新归附的两湖地区还在继续丈量田地、筛查人员。

  除了这一类的移民之外,则是北征军这些年从北方接运回来的难民。

  若论人口密度、当然是以中原地区为最,不论是江南、还是西南、还是荆楚腹地,人口密度比起中原那都是弟弟。

  同时,北方的中原地带,又是受小冰河时代影响最重的地区,灾情严重程度,也远比江南、荆楚腹地、西南要严重。

  再加上满蒙人对汉人的欺压。

  如此一来,中原百姓堪称是民不聊生、处处都如同人间炼狱,对于谋生的意愿极为强烈。

  所以,这近三年的时间来,朱至澍的庞大海运船队,已经从中原地区接走了近两百万汉人,给了他们另一条活路。

  综合起来一算,交州布政使司的汉人数量,已经接近三百万人了。

  这三百万人,便代表着三百万的生产者,等交州完全开发成熟之后,必然会成为西南重要的鱼米之乡、赋税来源之一。

  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粮食、赋税之外,另一点让朱至澍非常看重的,那便是移民的经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