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17章 三眼窑防御阵地

第317章 三眼窑防御阵地

  正如这名骑兵队长预想的那样,12支燧发手枪齐射的动静,在寂静的夜空中便如同惊雷一般,哪怕是从没听过枪响的人都很难不注意到,更别说对枪声极度敏感的西南明军了。

  在第一声枪响的时候,驻守在三眼窑的西南明军指挥官、正五品武官、升授武节将军、陕西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三旅第一团、大尉团长甄高山便从睡梦中被惊醒。

  自从五天前、带着两千人到达指挥部划定的三眼窑防御阵地后,甄高山就是一刻都未曾放松,一直在紧张的布置防御,今天上午才算是忙活了个七七八八,今晚才睡的稍微踏实些。

  却没想到击败清军、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才开了个头,便被一阵枪声给惊醒了。

  不待亲兵进来通报,甄高山一个鲤鱼打挺便从床上蹦了起来,几下穿好衣服、取过武装带和指挥刀便冲出了门,正好和进来通报的亲兵撞了个满怀。

  “哎呀!”

  亲兵一个不留神,被甄高山撞了个踉跄,差点没站稳摔倒在地。

  “团长您没事吧?”

  亲兵急忙站稳,第一时间却不是扶正自己被撞歪的头盔,而是扶稳甄高山,生怕他有个闪失。

  这要是一撞之下把团长撞出个好歹来、从而影响了战局的话,那他就是诛九族也不能赎罪了。

  甄高山哪有功夫和亲兵废话,一把推开亲兵便冲出了房门,对着因为突然炸响的枪声、已经有些骚动的防御阵地就是一声大喊:

  “敌袭!”

  “各就各位!”

  瞬间,整片阵地如同炸开了锅!

  三眼窑是一处地名,因为这条沟谷里的一处小高坡上,有几眼遗留下来的窑洞而得名;这处小高坡扼守住了整条沟谷,三眼窑防御阵地就是围绕这个小高坡、以及这几眼窑洞而设置的。

  在这条山沟的东北方向、也就是榆林镇、山西方向,是另外三条山沟,这三条山沟最终汇集到了一起、形成了三眼窑所在的这条沟谷;

  而在这条山沟的背后、往西南方向大约十五里,就是无定河谷,也就是李定国选定的、从米脂县通往榆林镇的主干道。

  方圆二十余里地界,要想去往无定河谷,都得经过三眼窑,不然就得翻十五里的山路过去。

  这十五里的山路,对于多为骑兵的清军来说根本不现实;而如果是步兵翻过去,那没了战马的清军,在西南明军的面前不是送军功吗?

  三眼窑防御阵地的任务,就是紧紧的卡住这个山沟,一匹马都不能放过去,全力保障主干道——无定河谷的安全。

  这个防御阵地的兵力有三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共计约两千人驻守,三个步兵营中随时有一个是处于警戒状态的,衣不解甲、枪不离手。

  所以甄高山命令一出,警戒的这个步兵营最先反应过来。

  步兵举着大盾、挺着长矛、抬着一筐筐标准1645式手榴弹进入了第一线战壕,枪手们也没有丝毫拖延,快速的在立在深达胸口的战壕中装填着弹药。

  短短一两分钟的时间,警戒状态的那个营便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并没有因为现在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便有丝毫的迟滞。

  同时,轮值休息的两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也快速的互相着甲、装填弹药,不到五分钟,整个阵地就已经全部做好了战斗准备。

  在防御阵地上的火堆和火把的照耀下,大盾、长矛、燧发枪、大炮,无不散发着森冷的寒光、指向着传来马蹄声的方向,静静的等待着敌人的靠近。

  “出去一队人点燃火堆,顺便把友军弟兄接回来。”

  “别忘了把拒马搬回去、铁蒺藜撒满。”

  看到手下的儿郎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同时前方的山头后面也出现了若隐若现的火光,甄高山有些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兴奋。

  军功啊!

  随着甄高山的命令的下达,一队士卒爬出战壕,搬开拒马、沿着特定的路线走到防御阵地外面,点燃阵地外几座巨大的柴薪堆,用以夜晚照明使用。

  五天前就带着部下到达了三眼窑的甄高山可是一天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布设这块防御阵地,所以现在这块阵地是胸墙、壕沟、拒马、掩体应有尽有,窑洞里甚至还有个小型的野战救治所。

  俨然就是个半永备阵地的雏形了。

  几乎在士卒们点燃柴薪堆的同时,刚才还若隐若现的那支骑兵已经是越来越近、清晰可见。

  正是刚才鸣枪示警的那队斥候骑兵。

  很快,这队骑兵就在士卒的接应下,又沿着特定的路线进入到了防御阵地中,然后被带到旧窑洞里面休息。

  等骑兵通过后,落在后面的步兵又将拒马搬回原处、在每一处都撒上铁蒺藜。

  一丝不苟!

  “把骑兵队长请过来。”

  “记住,是请过来,别怠慢了人家。”

  看着这队骑兵在士卒的带领下进入营帐中休息,甄高山对着身后的亲兵说道。

  部下可以先休息,但队长就要辛苦下了,自己先得问清楚军情。

  很快,骑兵队长就被亲兵请了过来,一来到甄高山的面前,就铿锵有力的行了个捶胸军礼。

  “陕西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旅骑兵团连长秦良才,拜见甄团长!”

  “没点眼力见呢?”

  “站着干嘛?赶紧帮这位兄弟卸甲啊!”

  看着眼前这位英武的骑兵连长,甄高山满眼都是星星。

  这可是骑兵啊!

  骑兵现在可是宝贝,虽然按照殿下推行的品阶和军衔制来说,只是个正六品武官、升授承信校尉的中尉连长,可重要性却不比自己这个正五品武官、升授武节将军的大尉团长差多少。

  尤其是这人腰间的那两支明晃晃的燧发手枪,更是让甄高山眼热不已。

  这等宝贝,别说他这个团长,旅长都没有,全优先供给给骑兵了。

  眼热归眼热,甄高山却没忘记正事,让亲兵赶紧帮这个名叫秦良才的骑兵连长脱下胸甲,虽然只是半身胸甲,但也是几十斤的东西了,这一路奔袭可把秦良才累的够呛,满脸都是豆大的汗滴。

  “感谢秦兄弟及时的通报了敌情,客套话就先不说了,等打完这仗,我请秦兄弟喝酒、喝好酒!”

  “现在先言归正传,清军那边来了多人马你知道吗?”

  甄高山一边问着,一边看向不远处的山头后面。

  那里已经出现了一支火把长龙、在群山中弯弯绕绕,一眼根本看不到头。

  而且这支火把长龙行进速度极快,这才两句话的功夫就已经绕过了山头,马上就要进入预留的55野战炮两里射击距离内。

  西南明军挑选阵地都是很有讲究的。

  不但选在地势险要、敌人根本绕不过去的位置,还充分考虑到了射界的问题。

  例如55毫米野战炮的最佳射击距离是两里,那一般布设阵地的时候便会留出两里左右的空旷地带,好充分发挥野战炮的强大火力。

  “预备!”

  “放!”

  清军骑兵一冒头,早已经得到授意的西南明军炮兵营营长没有丝毫迟疑,举起了手中精良的指挥刀、重重的劈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