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78章 稳如老狗

第278章 稳如老狗

  对清军来说,如果输了,那便失去了争夺陕西的资格,虽然不至于动摇根本,但是清军大举入关携带的锐气将第一次受到重挫,再想要有之前那种势如破竹、所向无敌,让对战敌军闻风丧胆、不战自溃的威势几乎就没有可能了;

  对朱至澍来说,如果输了,那就得退守延安休养生息,守住了还好,守不住只怕整个陕西就要丢给满清了;赢了那就最好,不但有了整个陕西、向西也就有了养马地,同时声望将急剧提升、有了承继大统的资格了。

  所以朱至澍非常看重第一战,几乎是举西南之力。

  如果不是后勤只能容纳十三万大军、多了不但没用、反倒是累赘的话,朱至澍恨不得派过去二十三万、三十三万!看書喇

  而清军,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在多尔衮一开始的预料之中,一度认为这场战争并没有那么快打响,毕竟二月份才打完,四月份又开打,明军什么时候这么有战斗意志了?

  而且哪怕认为会打起来,应该也就是小规模的小打小闹、互相试探,等双方都休养生息完毕、重新积蓄了实力之后才会再来一次延安战役那等规模的大战。

  所以这才想着撤回阿济格、换上济尔哈朗,用明军来消耗济尔哈朗的实力。

  如果让多尔衮知道,这场事关谁主陕西、更进一步还是两个势力之间的气运的大战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就会再起,怎么认真对待都不为过,怎么可能还会耍这种小心思。

  还是对明军太轻敌了呀!

  都是以前的明军太废柴害的!

  四月下旬的时候,朱至澍的行辕来到了镇南府(后世越南奠边府市一带)。

  这里和望南州的一样,已经是交州的边界地区了,再往南就是后世的老挝地区,但现在还是属于安南区域,交州暂时没往那一代扩张,安心消化红河三角洲先。

  但因为靠近边界,所以防范还是很严密的。

  一路行来,碉堡和烽火台云立,为后面的红河三角洲充当着眼线和桥头堡的作用;同时不时能看到一队队的明军巡逻军士,清扫着混过边境线的安南人。

  围绕着镇南府的各县、各乡村,还在官府的领导下实行、加强了大明一直在推行、却在很多地方已经荒废了的里、甲制度。

  每十户为一甲,设立一位甲长;每十甲为一里,设立一位里长。

  方便管理的同时,甲长和里长还承担着组织农闲时期百姓们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的工作,教官则由各县的都指挥所派守备军下来担任。

  这种农忙为农、农闲为兵的准军事组织,朱至澍称其为民兵。

  民兵们因为所在做的工作是守卫乡土、也就是守卫自己的家,所以积极性很高。

  民兵的装备则是大量淘汰下来的标准1644式火绳枪、其它武器、甲胄等等,论武器的精良程度,其实比很多的明军正规军还强了,比之安南人则更强了。

  而且朱至澍认为应该培养汉人的尚武精神,才能在日后的殖民战争中占得先机,所以这些都是允许民间买卖持有的,只是要登记造册,且伤人一样要被治罪等等。

  如此,交州整体就形成了交州军团这一野战军团、加都指挥使下面的地方守备军、然后就是里甲制度下的民兵,三层兵员体系。

  虽然说交州是除陕西外边防压力最大的地区,但在刘文秀的治理下、这三层兵员体系的有效运转下,治安还是很不错的。

  只有良好的治安才能保证移民的稳定生活,才能真正的在交州扎根,交州才能真正的永久成为华夏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路行来,对于交州多层次防御体系的有效实施,朱至澍很满意,默默的给交州班子记上了一功;同时也将这种有效的方式记了下来,打算以后可以在整个西南、乃至更多的地区推广。

  古代可不比后世,不安宁的地方多着呢,这种里甲制度,对于乡下地区的治安很有效。

  等镇南府、定南府(后世越南老街市一带)走完,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份了,朱至澍的行辕也顺利的到达了云南。

  南巡辗转万里已到五月,北边的陕西战役第二阶段,也已经打响有一个月了。

  这一段路来,朱至澍陆陆续续的收到了数封从延安地区送过来的军文。

  延安战役的第二阶段进展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四月中旬的时候,西南明军便攻克了相对容易拿下的定边、靖边两县,为下一步夺取宁夏镇打下了基础;

  而战事的难点——绥德卫和吴堡县,西南明军也在四月底的时候完成了对两处的分割包围,且在正对榆林镇、汾州的方向设置好了阻击线,具备了破城的条件。

  虽然这些军文前后总结起来就是这么些信息内容,但朱至澍知道这胜利来之不易。

  四月初正式开战,四月底才围困住绥德卫和吴堡县,以明军的作战速度来说,这其实算慢的了吗,可见济尔哈朗不愧是唯一的非帝系亲王,当真是有几分能耐的。

  但再有能耐也架不住根本上的差距,就像哪怕戚家军这么能打,在辽东战场也就是昙花一现,即使没有猪队友,其实也改变不了战局大势一样,济尔哈朗此时也是心力交瘁。

  从明军发起攻势开始,济尔哈朗是一丝也没有松懈,围绕在绥德卫和吴堡县的十万清军,被他用到了极限,从明军一离开清涧县开始,便是各种阻击、骚扰、偷袭、绕后,各种战术战法从来没有断过。

  这一套在辽东的时候曾经无往不利,几十万的明军大军就是这样被数量极不对等的清军钻的千疮百孔,然后被一口口的蚕食掉,最后如同堤坝一般被冲的一溃千里。

  而这一次,济尔哈朗失算了。

  十多万的明军呈现波浪式的推进,每进一步便稳定一处,只有各方面都无后顾之忧了,才会再前进一步,谨慎的像个老乌龟一般,让济尔哈朗根本找不到可以给明军造成大麻烦的合适的突破口。

  哪怕是有些破绽也是小破绽,凭明军已经算是很强的机动兵力,也能在造成大规模的伤亡和溃败之前做出及时的弥补。

  在防守的滴水不漏的明军面前,济尔哈朗的这些小伎俩也就是给明军增加了些伤亡、迟滞了明军的挺进速度而已,明军还是一步一步的向着绥德卫和吴堡县不断逼近。

  为了引诱明军贪功冒进、从而露出破绽,济尔哈朗甚至故意暴露了好几次机会给对方,但明军就是不上当,稳如一只老狗!

  济尔哈朗都不知道对面明军中的那名‘督帅’秦翼明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和自己在辽东遇到的那些明军这么不一样呢?

  而直到这时候,济尔哈朗才真正的知道,阿济格的失败,也许并不是自己原来认为的轻敌大意、明军的胜利也并不是侥幸。

  但现在才明白这些,济尔哈朗自己都觉得有些晚了。

  绥德卫和吴堡县已经被步步推进的西南明军包围了。

  ps:这几天在弄改名的事情,编辑定下来的改后的名字是《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已经发了上去了,到时候兄弟们别改了不认识哈。

  继续求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