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75章 知县做媒

第275章 知县做媒

  “爹!”

  “我这不是叫顺口了,一时间改不过来嘛。”

  “爹您放心,您就是我千斤的亲爹,千斤指定孝顺,以后养老送终的事儿您一点都不用担心,千斤一定料理的妥妥帖帖的。”

  “不过爹,我们家四口人,来的时候更是只有我和您两个男丁,所以才分了30亩水田、6亩旱地。”

  “我看这一批来的人可比我们那时候来的多多了,会不会田地不够分啊?”

  仲千斤痛痛快快的叫了声爹,然后担忧的问道。

  “那是你该担心的吗?交州大着呢,这么点汉人哪够用,再翻个几番都装得下。”

  “你赶紧生个娃娃出来,你爹我就又可以向官府申请再分多几亩地了。对了,你有没有看上的女娃子啊?有看上的和爹说,爹找人去给你说道说道,你的彩礼,爹一直给你存着呢。”

  摸了摸仲千斤的大头,帮他把汗水打湿的头发理顺了些,高义笑呵呵的问道。

  一转眼仲千斤都17岁了,可以娶妻生娃了。

  仲千斤父母走得早,一直都是自己在照看,这既然叫了自己爹,那他的婚事,自然自己要担起来。

  “又一批人来了,也不知道我那墨白兄弟在北边做的怎么样了?”

  “应该是高升了吧?只是怎么还没回来接我的女儿妙妙呢?难道他真的看不上妙妙?”

  “那我是不是得张罗着为妙妙寻门亲事了,毕竟妙妙都16了,再不嫁人,说出去都让人笑话了。”

  高义看着越来越近的船队,思维越发的扩散。

  ......

  远征舰队归来的风采,朱至澍肯定要亲自观摩。

  穿着隆重的亲王袍服、在一群身着朱红紫绿的的官服的官员的簇拥下,朱至澍走上了交州府的城墙,看向远处越来越近的船队。

  而这一支突然出现在城墙上的庞大队伍,很快便被有心人发现了。

  难民中不乏有有见识的人的存在,通过服侍便看出了这是一位大明的王侯,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再加上前几天蜀王入城的消息本身就为不少人知晓,所以这名王侯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正是那蜀王朱至澍、也就是城上城下所有人的恩主。

  交州的汉人,不是在西南无立锥之地的赤贫百姓、就是在北方受尽异族欺压、朝不保夕的难民。

  而朱至澍花费了这么大的金钱和精力,不远万里的把他们收集起来、运到交州,给了他们一条活路,可不是他们的恩主嘛?

  “感谢殿下救我一家老小十七口、再造之恩无以为报,请殿下受草民一拜......”

  “感谢殿下救我一家老小八口、请殿下受草民一拜......”

  “感谢......”

  很快,城墙下就密密麻麻的跪倒了成百上千了,让朱至澍自己都有点始料未及,急忙下令让巡检司的人去维持秩序,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同时也在城墙上向着城下的百姓们不停的招手微笑示意,又成功的收了一波民望。

  ......

  数万难民如何溯红河而上沿途安置暂且不谈,这一天,交州府一处名叫文林县、崇文镇、实富村的地方,一名身穿公服的班头从一匹劣马上滚鞍下马,几步就走到一处小院前,抬手便乒乒乓乓的拍起了门。

  “高大娘、高大娘。”

  整个西南的好马,都被征集去北方作战了,留下来的只能是些劣马、驴子一类的了。

  这匹劣马要不是脚脖子受了伤跑不快,也被拉走了。

  就这还是文林县仅有的几十匹马之一,不是大事根本舍不得牵出来,宝贝着呢。

  “谁啊?”

  院内传来一声惊问,却没有贸然开门,警惕心不小。

  “我是县里的班头,你赶紧开门,我有话和你说。”

  几声细响后,大门上一个寸许大小的小洞被从里面打开,一只眼睛出现在小洞后面。

  “还真是公差大人!”

  “公差大人稍后,老妇这就给大人您开门。”

  院里的妇人看清了来人,急忙打开了大门。

  虽然不认识这人,但还能不认识这一身皂红的公服和腰间的那把腰刀?

  “公差大人,所谓何事啊?”

  “怎么就您来了,村长他们怎么和里长、甲长没一起来啊?”

  高大娘以为这公差有事找自己,好奇的问道。

  一般县里哪会直接来人找自己这种平民百姓,要来也是村长、里长、甲长来才是啊。

  “他们走得慢,跟不上我的好马,一会就到了。”

  “不说这个了,高老丈呢?赶紧让他出来说话,知县大人亲自来了,最多半个时辰就要到了,赶紧收拾收拾迎接啊。”

  “啊?谁要来?”

  “知县大人?”

  “要来咱家里?”

  高大娘被班头的话吓得一愣神,惊疑的反问道。

  “对啊!”

  “哎呀和你说不清,赶紧让主事的高老丈出来说话,知县大人马上就要到了。”

  “高老丈、高老丈,赶紧出来说话啊。”

  看到还有点浑浑噩噩的高大娘,班头也是急的不行,这用不了多久知县大人就要到了呢,这家人怎么回事,一点礼数都不懂呢。

  “哎呀公差大人不好意思啊,我家老头子他下地里干活去了。”

  “要不您进屋喝口水等下,我去地里喊我家老头子回来?”

  高大娘终于从比天还大的知县大人要来自己家这件事上回过神来了,对着公差说道。

  “你去哪来的及,赶紧告诉我怎么走,我骑马去找。”

  “就在村东边,沿着那边那条路,第二个路口左拐,然后再右拐、然后再直走,然后再左拐直走,最后再拐两个弯、有个大水沟子的就是我家的地了,我这么讲,公差大人听的明白吗?”

  班头:“......”

  “大人、大人,您的宝马可跑的太快了,终于赶上了。”

  正当班头一头雾水的时候,实富村的村长、里长、甲长三人也紧赶慢赶、气喘吁吁的赶到了,一边在院门口喘着粗气、一边用手扇着风。

  交州这天,四月份已经很热了,跑几步就是满头大汗。

  “你们来的正好,那个高大娘,你赶紧再说说那地方怎么去,我让这里的甲长去找。”

  而正在田里干活的高义,听到甲长说知县大人要亲自来自己家里,那震惊的表现不比高大娘要好多少,跟着在班头后面就往家里跑去,路上连鞋子都跑丢了一只。

  一路上高义向着身边的甲长打听到底是什么事情,让知县大人这种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见得上一面的人亲自来自己家找自己。

  但甲长又哪里知道?他自己都一头雾水呢。

  回到家中的高义,看到等在自己院中的县衙班头、村长、里长,不免更是紧张了几分,还想着要不要行礼,就已经被那县衙班头催促着赶紧去洗漱下换身干净的衣裳,准备迎接知县大人了。

  高义洗漱完没多久,村外便传来了一阵阵喧嚣的锣鼓声。

  “知县大人来了,赶紧赶紧。”

  听着这由远至近的锣鼓声,班头赶紧招呼着众人做好迎接的准备,一时间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