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74章 视察交州(二)

第274章 视察交州(二)

  “老臣见过殿下......”

  一进朱至澍的车辇,朱至澍的老丈人邱晋急忙便给朱至澍行君臣之礼,吓得朱至澍赶忙搀扶住,说什么也不让邱晋这个躬鞠下去。

  “岳父大人切莫如此,折煞小婿了,赶紧坐下说话。”

  “您这一行礼,那不是逼的小婿也得给岳丈大人磕几个头才行嘛?这就我们两人,还是自在些好。”

  “呵呵呵,殿下说的是,那老臣便依殿下之言,斗胆就坐了。”

  邱晋也知道两人的身份的确是尴尬,这礼怎么行都别扭,两个人私下的场合便也随意了些,坐在了朱至澍的右手边的软垫上。

  “岳父大人在交州一切可还安好?习惯交州这酷热多雨的气候吗?”

  “殿下说的是哪里话。”

  “老臣先后在山东、扬州、江西、陕西都任过职,也算得上走南闯北了;再加上殿下这些年月一直很关心老臣的身体,嘱咐老臣修养身心,故老臣身子骨也还硬朗。”

  “在交州这大半年并无不适应,相反还很喜欢这里呢。”

  “这里可有不少成都都没有的瓜果,殿下可以好好的尝一尝,就是不宜吃太多,容易上火,哈哈哈......”

  “岳父大人在交州还适应便好,小婿这便放心了。”

  “王妃的身子骨怎么样?”

  “殿下不要怪老臣唠叨,这子嗣的事情啊,殿下还是要多多上心才是,如今西南蒸蒸日上,早日有个承继大位的子嗣,群臣的心也能更安稳些......”

  “岳父大人说的是,小婿谨记......”

  一听自己的老丈人催促自己要赶紧生儿子,朱至澍便感觉头皮一阵发麻,没想到自己都做了王爷了,还是逃不过被催婚催育......

  而且更悲催的是,自己这催婚催育还是国之大事、特别的合情合理,自己根本就推拖不得。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车辇外愈显繁华的交州首府。

  作为交州布政使司的首府,交州城如今已经是相当的繁荣了,同时也是整个交州汉人最多的大城,光城里生活的汉人就超过五万之数。

  再加上分散在下属的十多个县的汉人,仅交州府的汉人就超过了三十万,虽然比起内地的州府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已经是很可观了,毕竟移民交州也不过才一年不到的时间而已。

  也好在这边的气候非常适合作物生长,只要种子下去就有收成,不然这种几十上百万的移民,只怕来了吃什么都是问题。

  在当地官员的治理下,如今的交州也是日新月异,和谅州府一样,沿路所见都是阡陌纵横的农田,农田里满是已经开始泛黄的水稻。看書溂

  交州这边气候使然,水稻比内陆要早很多,如今不过才农历四月份而已,已经接近可以收割了,整整比内陆提前了一个月有余,当真是块宝地。

  来往的百姓虽然衣裳还是有些残破、但精神状态却是很好,看着一望无际的金黄农田的时候,眼里也是充满神光,可见在交州过的还不错,至少心中有了希望。

  “短短时日交州就能有此局面,岳父大人居功甚伟,辛苦岳父大人了。”

  农业正是农利布政使邱晋的分管范围,所以农业上有这等成就,自然少不了邱晋的作用,从这里也能看出自己这位岳父也不是尸位素餐之辈,还是很有能力的。

  “殿下谬赞了。”

  “交州能有此等局面,乃是交州上上下下数万官吏官吏将士共同的功劳,老臣不敢贪功。”

  对于朱至澍的夸赞,邱晋回答的很官腔也很谨慎。

  虽然自己是蜀王殿下的岳丈,但要想自己的女儿位置稳固、感情和睦,那自己就不能摆这岳丈的架子,把分给自己的事情踏踏实实的做好便可以了。

  而且要不是知道自己的女婿是个务实且有抱负的人,邱晋都想藏拙、故意把事情做差些了。

  伴君如伴虎啊。

  在交州府的第三天,一支庞大的船队沿着红河溯流到了交州府。

  这是在渤海的北征军带回来的难民。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算起,几乎每两个月远征军就会送回一批难民,少则三四万、多则五六万,今天这次就是第五批,浩浩荡荡上百艘运输舰,装载了多达六万人。

  上百艘运输舰沿着红河溯源而上、宛如一条长龙一般,这番风景着实壮观非凡。

  而沿岸的百姓们对于这一幕已经不陌生了,他们中很多人也是这样来的。

  远征军深入山东、河北、辽东一带,带走一批批几乎快要饿死的汉人难民,然后装上海船;多达百艘的运输船则在几十艘的战舰的护卫下,漂洋过海、航行上万里、历时半个多月到达交州布政使司登陆,然后按照统一分配,去往各自要去的定居处开垦生活。

  上万里的航海,难免会有伤亡、疫病,但都在西南高效的管理下一一化解,整体伤亡率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他们来的时候也很担心会不会是西南骗了他们、会不会离开狼窝后发现又是进入了一个虎穴?很多人都有这个顾虑。

  但留在家乡也是死,还不如去闯一闯,说不定是个机会。

  直到他们的脚踏上交州,然后又分到了房屋、分到了农具、分到了种子,他们才相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他们真的找到了另一条活路。

  这一整个流程,交州的百姓很多都经历过,所以看到又有新的船队溯源而上、走上了和他们一样的路,很多人不禁纷纷直起身体,对着这长长的船队欢呼、雀跃,欢迎新的伙伴的到来。

  “把头,你看,又有人来了。”

  仲千斤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帆影,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珠,对着身后的高义说道。

  “叫什么把头,都说了要叫爹。”

  “你小子一点都不孝顺,爹不远万里的把你从山东带到交州享福,让你叫我声爹都不愿意啦?别说你爹娘都不在了,就算你爹娘在,让你也得叫声干爹也当得。”

  听到仲千斤的话,正在查看水稻长势的高义也抬起了头,眺望着远处的船队。

  这两人,正是北征军送回来的第一批难民,也就是那个排长孙凯找到的那一群盐户,还在盐户中发现了徐墨白这名原大明辽东水师统领。

  只是如今的徐墨白,已经由原来的盐户摇身一变,成为从二品的武官,军衔为一颗大四角启明星的少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大明北海海军提督了。

  而那个排长孙凯,也因为在北征军中表现突出,由原来的从六品武官,军衔为一星压横线的一阶尉官、升授忠武校尉、北征军海军陆战队排长;升到了从五品武官,军衔为三星压横线的三阶尉官、初授武略将军、北征军海军陆战队副营长了。

  已经是一名管理五百军士的中层军官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