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58章 广西造船监

第158章 广西造船监

  两湖逃难来的、山西逃难来的、陕西逃难来的、山东逃难来的......

  看到川蜀稳定,可有不少没去应天府,而是来到了川蜀;那些杂七杂八的杂鱼就不说了,知府以上就不少,天天来找龙文光喝酒,都把他给喝怕了。

  说是喝酒叙旧,可龙文光哪会不明白,其实不就是来要个官做嘛?

  但是朱至澍对于这些老派官吏的观感,龙文光怎会不明白?

  不少人也尝试走过朱至澍的门路,可哪个不是礼没少送,官位却没要到一个,川蜀主要的官吏结构,就是旧有官吏和新兴官吏,外来官吏还很难打入这个圈子。

  其中新兴官吏比例越来越大、旧有官吏因为各种不称职、渎职、贪污犯罪等,还被撸了不少。

  就连自己,也不再动不动就吟诗作画、谈经论曲了,更多的时间都是用在了政事上。

  这改起来可不容易,一开始可是让自己这把老骨头吃够了苦头。

  但幸亏自己改过来了,不然只怕那些被罢免的官吏,就有自己一员呢。

  龙文光可不认为自己凭着元老的身份,就能让朱至澍网开一面,还让自己做个闲散巡抚。

  能不抄家,安排个赋闲的职位让自己过完下半辈子,就是龙文光能看到的最好结局。

  而那些来求官的官员是什么货色,龙文光还能不清楚?

  自己要是安排了,只怕做不了过久就会被抄家关进大牢,到时候吃力不讨好不说,还会在朱至澍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虽然里面有几个真的是自己的旧识,但龙文光还是一个都没安排。

  但今天,朱至澍可是主动开了口,让自己来举荐这两个官职的人选!

  这被旧识烦了几个月的白发,能少几根咯。

  “殿下这提议甚好,老臣深以为然。”

  “过往布政使负责一个使司的所有事物,的确是过于劳累,事情也是贪多不烂,不能样样做好。”

  “而如今将农业水利、医疗教化分出,却是大大的减轻了布政使的负担,甚好。”

  “好,既然龙巡抚也觉得可行,那便照此施行吧。”

  “本王知道龙大人有好些个旧识在成都已经盘桓许久,把龙大人都烦的不行,也该是给他们找个活干的时候了。”

  “但是话要先说好,一定要是能做事的,不然要是做不好还出差错、犯法的话,可别怪本王不讲情面。”

  “这一点,龙大人也和本王共事小半年了快,应该明白的。”

  看到龙文光也赞同,朱至澍松了口气。

  旧派官僚的龙头龙文光都答应了,那这事便成了。

  这两个官位一上,农业水利、医疗教育就能上个台阶;

  而且自己放出了这么多个高级的官位,那些官绅们还不得疯狂?不得对自己的敌意少了几分?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官位能加,那以后工商税务、督查审计不都能加了?

  这官位一多,皇权不下乡这事,就会慢慢的扭转过来了,自己这边的统治和动员能力,才能真正的得到加强。

  只是自己这边赚钱的脚步,要再接再厉了,这发出去的每一笔俸禄,那可都是朱至澍赚回来的血汗钱啊。

  “那便先从丈量田亩开始吧!”

  红河三角洲拿下后,需要大量的汉人去开垦填充,以稳固统治、产出粮食。

  但汉人自古以来乡土观念就深入骨髓,轻易是不会离开故土的,要他们去安南,可没那么容易。

  所以除了流放的罪官家眷外,朱至澍还想了两个办法。

  第一:丈量川蜀、贵州、广西的土地,将无田地者,全部送到安南开垦;

  第二:有了出海口,便是时候和郑芝龙打打交道了,买点人过来充实安南吧,反正在北边也是饿死。

  第二个好说,只要和郑芝龙接上头,本身就是个海盗的郑芝龙,不会介意卖的是人、还是瓷器、还是丝绸,只要能赚钱就行。

  第一个办法就要好事多磨了。

  川蜀广西人丁都不少,土地兼并也极为严重,经常闹出民乱、或者是全家饿死的局面。

  对于土地兼并,朱至澍现在还不敢动,虽然他特别想土地国有化,让百姓们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但很多事情不是想就可以的,一旦对这些占据了大量土地的士绅阶级动手,相当于对所有的士绅阶级开战,不但会引发川蜀集团内部的动乱,光复其它地区时,阻力也会大很多。

  朱至澍毕竟不是李自成,他的身份,让他不用像李自成一样行这险招,完全可以徐徐图之。

  所以朱至澍的办法就是拿穷苦人家开刀。

  在川蜀集团的三个布政使司里没有耕种的土地了是吧?没事,我不会看着你饿死,也不用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去争条活路,去安南吧。

  那里大片的土地,比川蜀更加的肥美、更加的适宜耕种,只要愿意去,不但有条活路,还能有地分!

  这就是朱至澍暂时解决越来越尖锐的土地兼并的矛盾的办法。

  当然,土地兼并这件事情一定要解决,只是不是现在,现在的首要目的,还是北击建奴、光复神州。

  这也是朱至澍要把农水布政使首先推上台面的原因。

  这个布政使的位置可没那么好坐,得出大力、办实事的。

  “王和,生文龙、岳云举到了没?”

  刚进王府大门,朱至澍便向随身服侍的太监王和问道。

  “回殿下话,生大人、岳大人早到了,正在书房外候着呢。”

  “嗯。”

  朱至澍点了点头。

  这生文龙,是自己从广西带回来的一名当地官员,品阶不高,也就是个正六品而已,但是做的事,却让朱至澍很上心。

  他是广西造船监的监理使!

  自太祖开始的海禁政策延续百年之久,到了后期,一度让大明造海船的能力荒废;直到隆庆皇帝开始,海禁才再次放开。

  大明造海船的能力,也是由隆庆皇帝开始,得以缓慢的恢复,但还是比强盛时期落后许多。

  而这广西,本就不是海贸重地,所以这造海船的功夫,自然也是一般,但不论怎么说,都比川蜀这些只会造河船的内陆地区要好太多了。

  所以对这生文龙,朱至澍也极为重视,今日特意召见他,只因广西所有的海船,都是出自于此人管理的广西造船监之手。

  而岳云举,据说还和岳武穆有些关联,现在是广西的海防指挥使。

  “臣生文龙、岳云举,拜见殿下。”

  朱至澍刚才书房坐下不久,生文龙便进来了,向朱至澍恭敬的行礼。

  “免礼。”

  “你们远道而来,可还适应川蜀的气候?”

  “感谢殿下挂念,川蜀人杰地灵、物丰人善,臣一切都好。”

  “嗯,习惯就好。”

  “我也不和你们多绕弯子,这么远把你们召来,那肯定是有事的,相信你们心里也有数。”

  “先生大人吧,你就先和本王说说广西海船的情况吧,包括现有船只情况、建造情况等等,都说一说。”

  “是,殿下。”

  生文龙应道,然后从官袍的袖子里掏出一本册子,呈到朱至澍的案桌前,好让自己一边说,朱至澍能一边看。

  蜀王殿下喜欢看官员口述分内的公事一事,早就在川蜀内传开了,生文龙自然有准备。

  而岳云举则站在一旁,等候着朱至澍的指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