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南征

  民政、军事等方面都了解了后,接下来就是对于南征的商讨。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种程度的大战,肯定不能拍脑袋就做出来决定,要综合考量的事情很多很多。

  包括出征的时间、方向、军队、后勤,然后还有随军军医、文书、奖赏、晋升、抚恤制度等等。

  一屋子人对着这一干事宜,从上午一直商讨到半夜,吃过午饭吃晚饭,然后接着肝;然后又吃宵夜、再接着肝......

  整整七八个时辰,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外,就没停过,就这都还没商讨完。

  也就是现在川蜀的官场气象为之一新,换成从前,只怕那几个原有的大员会愤而离席。

  地主家的驴也不能这么用啊。看書喇

  朱至澍还从王府学堂里选了些机灵、有潜力的学员在一边旁听,积累在处理这种重大事情上的经验。

  就这样,日复一日,南征会议又开了好多天,直到十一月份,才真正的全部商定完毕,开始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

  此次南征,主帅是川军团军团长秦翼明。

  为此,朱至澍还去书一份直达夔州,从夔州调来了马家、秦家好些个陈年宿将和后起之秀,一起随军出征;

  既是为秦翼明提供臂助,也是培养新生代力量。

  随军的还有临时加衔后勤总督的布政使刘之温、临时加衔战时安抚使的按察使张继孟、临时加衔督军使的史今。

  但是这个督军使不同于大明原来的督军。

  史今只负责军纪和战功核实,并没有权限染指具体的作战指挥。

  朱至澍对于大明原有的督师感官极差,大多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一群文官,有几个真会打仗的?

  都是些纸上谈兵之人,还大多都只顾着争权夺势、限制武将,能打赢才是奇迹,打不赢才是常态。

  但放任武将也的确不行。

  尤其是古代的军队,很多都存在军纪败坏、杀良冒功、不遵守命令等现象,所以监督军纪、核实军功的督军使还是要的。

  史今因为在重庆贪腐案、川蜀三监暴乱案中的出色表现,如今已经是川蜀官场冉冉升起的新星。

  两件大案破产抄家、雷厉风行,杀得贪官奸商人头滚滚,为朱至澍带来了大量的钱粮。

  因面色较黑,和负责川蜀治安的按察使张继孟,并称川蜀“黑白双煞”!

  本来查惩贪官污吏、不法奸商等的史今,应该是要编入按察使张继孟下属的,但朱至澍有意让他担任后面的督察院使,并暂时搁置一边。

  众人也明白另有深意,也不会主动问。

  除了这些随军的大员外,朱至澍更是会随军亲征。

  这是川蜀的第一场外出征战,朱至澍不想缺席,他也认为自己的存在,能很有效的激励士气、增强战力。

  然后龙文光、刘镇藩一文一武则是留守川蜀,稳定大后方的同时,还要负责后勤物资的稳定供应。

  同时,还要负责开始募集新军。

  等拿下贵州、广西后,川军团五万显然不够用,必须要有更多的军队镇守以及应对日后的大战。

  所以这一批的新兵,不但是为了补充战时的损耗,更是为拿下贵州、广西后,新的贵州军团、广西军团的建设储备底子人员。

  所以两位留守大员的职责也很重大。

  和满清的战争,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糜烂神州的战争,得早做准备才是。

  除了人员的安排外,物资方面的准备也是重中之重。

  几十万人的大战,需要做的准备非常多。

  例如十一月份已经入冬,虽然南方较北方来说要干燥暖和,但在防寒被服等方面还是不得不做准备。

  然后就是战马、武器装备方面的储备,大战必有损伤,军械等方面的储备补充一定要做到位。

  再然后还有粮草、药材等的先一步囤积储运,各种后勤人员的募集转运。

  最后就是先头部队的挑选、动员、隐秘运动到指定出发位置等等等等。

  件件都是大事,件件都耗时费力、马虎不得。

  在决议定下后,各个相关部门便遵照决议,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的开始了大生产,为南征做突击储备。

  但此时的川蜀,南征贵州的事情,目前还仅限于顶层的一些人知道。

  为了保证南征的突然性和隐秘性,朱至澍严令守备军加强了关卡的封锁,各地也在锦衣卫的带领下,掀起了一次打击间谍细作的运动。

  同时已经有更多的锦衣卫细作、龙隐卫细作散入了贵州、广西地区,开始为南征蹚路、收集情报。

  ......

  从十一月初作出决议,很快时间就过去了半个月,李自成还和满清都互相交手试探好几次了,但川蜀的南征,却像是停滞了一般没有动静了。

  部分大员也很疑惑:该做的准备都做的差不多了,武器装备、银钱粮草都堆满了仓库,怎么没动静了呢?

  也有人问过朱至澍,朱至澍的回答只有八个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后发问之人就更疑惑了。

  东风?什么是东风?

  朱至澍没有解释,只说静心等等,很快就会有答案。

  十一月十八这天,东风来了!

  为这次南征足足准备了半个多月,仓库中物资堆积如山,但朱至澍仍然不放心。

  毕竟朱至澍初来乍到,要野战中击败一名纵横十几年、在史书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人,换谁心里都打鼓。

  所以朱至澍一直在等,在等自己这边准备的更充分、同时也在等一个消息!

  而在今天,这个消息终于传了回来!

  十一月十八,广西的密探传回了一个朱至澍一直在等待的消息:

  张献忠在领军进攻广西东兰州(今东兰一带)、那地州(今南丹)一带时,遇狼兵埋伏,中数箭后受重创而退,生死不知!

  孙可望急于抢夺兵权,控制了张献忠,妄图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引起李定国、刘文秀不满,与两人火并一场后,引军退入南宁地区。

  李定国则引军盘踞桂林、刘文秀占据柳州。

  三位前世的王侯,因为张献忠的生死不明决裂、大打出手!

  这就是朱至澍等的消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