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8章 邱王妃送汤

第78章 邱王妃送汤

  “川蜀的前任布政使,已经战死,一直也未补充。”

  “眼下川蜀的事情越来越多,龙文广应对起来已经捉襟见肘;而且老刘你一直在王府里做个长史,也是屈才了。”

  “于公于私,老刘你都该要挪一挪位置了。”

  “孤想让你做这个布政使,把战马贸易、税收等事情照看好;接下来孤也有其它的一些建设,老刘在布政使这个位置,也能多出点力。”

  “就是这布政使,只是孤说的,却不是应天府盖了国玺的正式册封,要委屈老刘你一段时日了。”

  朱至澍三言两语,便将自己接下来的安排告知了刘之温。

  “殿下,您这是折煞老臣了。”

  “二十余载,臣为殿下、为王府殚精竭虑,这是臣的本分,殿下岂能说这是委屈了臣呢?请殿下收回此言。”

  原本坐的好好刘之温,在朱至澍说完后便起身,跪倒在朱至澍的面前诚恳的说道。

  “老刘你快起来快起来,是孤失言了。”

  “如今你去了布政使、吕经纬去了重庆做知府、史今又要担起督察院的挑子,王府长史班子三人就全外派了,孤好愁啊。”

  “你赶紧想想办法,为孤举荐几个能人干吏。”

  “不然,怕是连磨墨,都的本王亲自来了。”

  ......

  接近晚上的时候,朱至澍才回到成都城。

  此次微服私访耗费了近二十天的时间,但成果朱至澍却很满意。

  第一是检验了川蜀地区秋收和三监的情况;

  虽然有好的有坏的,但只要推行开了,朱至澍就有信心让它越来越好。

  而随着三监施行的越来越到位,这条财源将会越来越大、百姓受益也会越来越多。

  第二是拔除了重庆吏治这颗毒瘤、同时短时间内给川蜀的经济输了好大一波血。

  一个知府、一个通判、数量众多的不法商贩,在史今和锦衣卫的努力下,朱至澍已经想到了接下来的阔绰日子了。

  不但步兵装备焕然一新没问题,骑兵、炮兵都有着落了。

  第三是加深了和秦老夫人的关系,让自己的东大门更加稳固,同时粮草方面也有了新的来源。

  二十天的时间能有这三点的收获,朱至澍无比的满意。

  回到王府的第一时间,朱至澍便来到了自己的书房。

  将这二十天的所见所闻和心得写下来之后,朱至澍开始预想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明日,先将老刘推上布政使的位置。”

  “到时候,孤在巡抚衙门里,就能有个得力的臂助,龙文光等人,也能更有压力,更勤勉用心的做事了。”

  “然后便是酒精、标准尺、新军步兵的训练和装备、水力机械、龙隐卫等事情的进展上,自己要过问一遍,查缺补漏;”

  “再接着就是钢铁冶炼、新式大炮、板甲研制、骑兵、退伍军人管理司、与李自成的贸易等事......”

  “对了,番薯的育种也要马上安排了,这可是高产作物,救命无数的。”

  历史上记载,番薯大约于1580年左右传入大明,此时已经过去了近60年。

  番薯种植简单、高产,比现在产量较低的水稻、小麦等,更能在这种乱世发挥作用,朱至澍早就想推广了。

  朱至澍拿出自己出巡时记录的小册子,开始对上面记录的事情进行梳理,安排自己接下来的工作。

  事情太多了,多到自己不记下来的话,可能转头就会被自己忘了。

  当朱至澍在沉心在整理规划的时候,邱王妃带着随从,来到了书房大院外。

  “末将拜见王妃娘娘。”

  当邱王妃接近书房大院外围时,一名护卫快步走到近前,对着邱王妃抱拳行礼,同时脸向着侧后方、埋在胳膊之下,不敢直视王妃倾城的容颜。

  “免礼。”

  “听闻殿下回府了,本宫熬了点参汤送来给殿下补补身子。”

  “是。”

  “请公公移步,我等需要检查。”

  这名王府护卫没有轻易的就放邱王妃进入,而是对着邱王妃身后的几名随从说道。

  邱王妃在王府内带的随从不多,只有一名贴身太监和四名贴身侍女。

  随后,王妃身后的那名太监跟着护卫的脚步,来到了一处小房子,在几名王府护卫的注视下脱了个精光......

  现在的川蜀,朱至澍的安危是最紧要的事情。

  朱至澍平时的身边,最少都有王成仁等一干王府护卫护持,但是在书房的时候,则多为朱至澍一人,安全就成了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除了朱至澍特招,就只有王和和王成仁等寥寥几人可以进出朱至澍的书房,其中也包括邱王妃和周侧妃。

  两人进入自然不需要检查,但是随行人员就要。

  所以邱王妃的贴身太监被检查完毕后,才端着参汤,跟着邱王妃进了书房的大门,其余四名贴身侍女,则只能在门外等候。

  书房是在一个宽大的院子中心。

  进了大院大门,离最中央那栋孤零零的书房还有一百多米的距离。

  为了防止奸人藏身,这100多米的距离没有一棵高过人腰的树木,并且本就不高的树木,相隔之间也最少有10米的距离。

  同时基本每10米,就会有一名护卫扶刀持枪的警戒。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安保,暗中更是有不知道多少眼睛四下打量着。

  这一切,都是为了朱至澍的安危和书房中的机密。

  邱王妃和贴身太监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完了这一百多米。

  肃立在书房门外的王和眼尖,打邱王妃一进院门便看到了,等邱王妃走到近前的时候,急忙上前行礼。

  “奴婢见过王妃娘娘。”

  “嗯,免礼吧。”

  “本宫熬了点参汤送来给殿下补补身子,殿下在忙嘛?”

  “是啊,一回来就进了书房,这都快一个时辰了,奴婢可着实不忍心啊。要奴婢说啊,要是人人都像殿下一般用心,那建奴哪还翻得了身。”

  “娘娘您赶紧劝劝殿下早些歇息吧,这事啊,今天忙不完还有明天呢。”

  王和在离书房门还有十来米的地方轻轻的说到,生怕吵着了里头的朱至澍。

  边说还边用袖子擦了擦眼眶里溢出来的泪水。

  从小看着朱至澍长大,僭越的说:虽然是自己的主子,但王和真的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此刻也是着实的心疼。

  “本宫哪里劝的了......”

  “算了,本宫先进去了,你在外头候着吧。”

  “郑平,把汤给本宫,你也在外头候着。”

  “是,娘娘。”

  邱王妃带进来的那个贴身太监恭声应道。

  双手将放着参汤的托盘递到邱王妃的面前,待邱王妃接过后,缓缓的退下,静立在一边等候。

  朱至澍的书房,他可没有机会进去。

  接过托盘后,邱王妃来到书房门前,机灵的王和先一步轻轻的推开了书房的大门。

  邱王妃抬脚,悄无声息的走进了书房中。

  王和便又悄无声息的关上了书房的大门。

  待书房大门合上后,黑暗中一道魁梧的身影走出,拄着剑站在书房大门外的另一边,和王和、郑平遥遥相望。

  正是因为邱王妃前来而回避的王成仁。

  ......

  终于将思绪和规划全部整理完,朱至澍放下手中的毛笔,轻轻的活动了一番手腕和脖子。一回来就是一个多时辰的工作,实在是太累了。

  正晃着脖子的朱至澍,眼睛的余光却看到了坐在侧后方的躺椅上、已经微微睡过去的邱王妃!

  邱王妃身前的桌子上,还放着一个描着金线的汤碗。

  看来是来给自己送汤的。

  许是自己工作太入神,竟然没有发现进来的邱王妃;而王妃也不想影响自己,便在一旁的软垫躺椅上坐着等,没想到却睡了过去。

  躺在软垫躺椅上的邱王妃,就像是一名仙女儿,比之后世的睡美人,都要美丽千倍万倍。

  朱至澍觉得一股火热涌上心头,轻轻的走到邱王妃的身边,对着王妃的诱人红唇便吻了下去......

  邱王妃本就浅睡,朱至澍这一吻便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便看到是朱至澍这熟悉的脸庞,迅速的从惊吓中平静了下来。

  “殿下,您忙完啦,臣妾给您熬了参汤......”

  “参汤?正好,爱妃你喂我喝吧......”

  说完,朱至澍端起汤碗,用汤匙舀了一勺,送到邱王妃的唇边。

  邱王妃脸颊一红,轻启樱唇含入口中。

  朱至澍放下汤碗,转瞬间就扑到了犹躺在软垫躺椅的邱王妃的身上,嘴巴熟练的亲了上去......

  ......

  听着书房内传出来的甜腻的声音,王和久闭的双眼微微睁开,轻声说道:

  “回避。”

  王和、郑平、王成仁不约而同的起步,后退了十余米、然后又后退了十余米、再十余米~~~

  直到完全听不到那越来越大的魅人声响。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