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5章 五大模块

第15章 五大模块

  城外,以艾能奇部下为首三千先锋军,在更多民夫和普通贼兵的掩护下,从五里外的大西军军阵出发,缓缓的向城墙下推进。

  最前面的6000民夫,三五人一起、推着一辆辆小推车,小推车上是一筐筐的泥土、碎石。

  前日的攻城,已经将成都城的一段护城河填平了一段,但因为突下大雨的原因,攻城的军队不得不撤退,填好的护城河也被守军挖开,所以今天又要重新填。

  而在民夫之后,则是8000定北将军艾能奇的定北军前军。

  他们的作用是监督裹挟民夫、架设云梯和攻城塔车,同时靠近城墙后或击发火铳、或射箭掩护身后的先锋军。

  再之后的3000先锋军,则个个身高马大、精悍魁梧;人人身披双层甲胄,左手圆盾、右手腰刀。

  就等着民夫和普通军队填平壕沟、架设好云梯后,便发起决死冲击、登墙夺城!

  再之后则是艾能奇的2万精锐定北军后军,他们要做的事,就是在先锋军登城后迅速跟进,进一步扩大战果,最好能一次性拿下城墙。

  最后,则是艾能奇自己亲领的5000压阵的老营精骑。

  五个模块分工明确,却又衔接紧密,一步步向城墙下压来。

  在艾能奇领着定北军出发的同时,大西军军阵前的投石车、弩车、红夷大炮也开始发威,开始了对城头的压制。

  大西军早已经不是只有一把腰刀和一杆红缨枪的流寇。

  一路攻克重庆、南充等重城,不但收集到了许多流寇不该有的重型作战武器,甚至还俘获了不少技术兵种,越发像一支正规军了。

  也正是如此,历史上的大西军,才能几天攻下成都城,并随之建立了大西政权。

  但是因为火炮的铸造难度,双方都临时打制了不少的投石车,以加强彼此重武器的数量。

  这一幕,不只是在成都城的东墙,在北墙和南墙都在同时上演。

  只不过北墙和南墙,都是混淆视听的掩护,真正的主攻区域,就是在东墙。

  刘镇藩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对着身边的一名小校说道:

  “投石车和红夷大炮开始攻击,尽量瞄准贼军的投石车和大炮。”

  随后,高台上一名小校开始挥舞起令旗,同时一名传令兵也快步跑出,向投石车阵地和大炮阵地传令而去。

  真正的战场,腰刀盾牌一类的单兵武器都是小事,当战场上出现投石车和大炮等重型装备后,那些才是真正的杀器,给到将士的心理压力也远超刀盾,所以要优先攻击。

  就像后世的正面战场,步枪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各国重点发展的,都是飞机大炮、导弹坦克等重武器;而更高端的玩家,更是将目光着眼于太空、以及常人看不到的电子领域。

  于是,当大西军的投石车和大炮轰鸣而起的时候,城墙上守军的大炮和投石车也开始发威了,两军重武器在短兵相接前,先开始了第一波的交锋。

  “蹦!蹦!”

  大西军的六门红夷大炮、二十多架大型投石车,显现出了它们的威力,虽然几里外发射准头不太好,但胜在数量多,仍然有一发炮弹和一发石弹正正的打在了墙头的兵道上。

  被击中的位置,城墙上近一尺厚的垛口被直接砸的稀巴烂,躲在垛口后的几名士兵,被砸的头破血流。

  头盔和甲衣,在这种强大的动能面前不堪一击,被撕扯的稀烂,有两个运气不好的更是直接便短痛了。

  暗红的鲜血和花白的脑浆,以及其他的各种体液,糊满了周边的一块。

  几名承受能力差的士兵,直接便吓得哆嗦着缩在了垛口下、上吐下泻了一地。

  剩下的二十多颗炮弹和石弹,或砸在城外,打中了一片寂寞;或砸在城内,将城内的预备队和民夫,砸的鬼哭狼嚎,倒了一片。

  反倒是城墙下的朱至澍一点都不慌。

  为了体现的自己的血勇也好、为了让将士看到自己激发斗志也好,朱至澍并没有狼狈的钻进城墙下的藏兵洞里。

  他就在城墙下的空地上摆了张太师椅,一手覆腿、一手撑着自己的宝剑,老神在在的坐着,丝毫没有为落在身后的炮弹分心。

  他都算好了,五丈高的城墻內,炮弹落下来是弧形的,能打到自己的炮弹,早就被高高的城门楼挡住了,打在身后的那些,自己就更不用担心了。

  这就是学会数理化的好处了,装逼!

  而且这个场面,比他前世那场登陆战可差的太远的,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但朱至澍的血勇和临阵不惧,却让城上城下的将士们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城头上还击的炮弹和投石车的准头都准了几分。

  重武器足足互殴了好一会,艾能奇的大军终于来到了城下一里多的范围内。

  进入这个范围,城头上的打击武器便又多了一种,那便是更小型一些的投石车、以及10门佛郎机炮。

  佛郎机炮的口径和重量都较红夷大炮小很多,攻击五里外的大西军投石车和红夷大炮力有不逮,但是一里外的艾能奇的定北军,却是已经进入了火力范围。

  “大人?”

  小校迟疑的看着刘镇藩。

  10门佛郎机炮已经可以开火了,但是艾能奇定北军的最前面,却是6000普通的百姓,这一开火,这6000的百姓势必遭殃。

  小校迟疑了,不敢擅作主张,在询问刘镇藩的同时,下巴点了点城下,不言而喻。

  作为刘镇藩的贴身小校,忠心的提醒着刘镇藩。

  “问一问蜀王殿下吧,免得最后这擅杀百姓的罪名,落到大人的头上。”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小校懂,刘镇藩自然也懂。

  “开火!”

  “为人臣者,这点担当都没有,那还不如回家放牛去。”

  “是!”

  小校脸色一红,转身便下达命令去了。

  片刻之后,城头上的10门佛郎机炮,也开始加入了发威的阵营。

  佛郎机炮,相传是由佛郎机人(葡萄牙)传到东方,所以便被命名为佛郎机炮。

  它是一种设计新颖的速射炮,内口径约两寸三分,也就是约76毫米;因为当时金属材质不过关,只能加厚管壁以免炸膛,所以外口径足足达到了150多毫米,几乎翻了一倍。

  这也使得体长只有两米多些的佛郎机炮,哪怕去除子铳,重量也达到了近800斤。

  也正是采用了子铳的设计原理,并不像红夷大炮一般是从炮口装药,而是在炮管的尾部开了一个口子,以便放入小一号的子铳。

  击发时先塞入小一号的、已经装好了火药和弹丸的子铳,之后再点火发射,周而复始。

  省去了繁琐的炮口装药,使得佛郎机炮的射速相当快,发射的速度取决于子铳的数量和装药速度、以及炮膛的冷却速度。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射击,子铳和炮膛间存在密封不良的情况,打较重的实心弹时一般射程很有限,所以都是打霰弹居多,射程也就一里出头,威力最大是在200步左右。

  有了射速极快的佛郎机的加入,战场上顿时热闹了不少,此起彼伏的惨嚎声也更加的密集了。

  佛郎机炮一发就能打出上百颗弹丸,密密麻麻的覆盖了一片扇行区域,对于艾能奇定北军前面那6000没遮没挡的平民,简直就是屠杀。

  往往一炮,就能击倒这一大片区域的几十平民!

  即使是两军轰鸣的大炮和投石车、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都遮不住大量受伤的百姓回荡在战场上空的惨嚎声。

  “不许退,退者即刻枭(xiao,第一声)首、阵斩于当前!”

  跟在6000平民身后的大西军的军官,一点不因这哀嚎翻滚、血流成河的惨状有丝毫的恻隐之心,亲手砍翻了好几个或恐惧后退、或迟疑不前的百姓。

  “冲过去,冲过去就是活路!”

  “把车里推入护城河内,你们就自由啦,就能去老营吃饱饭、吃肉!”

  “冲啊!”

  在军官的恐吓和蛊惑下,几千百姓没有了思考能力,原本行动迟缓的他们,在身后军队的刀光下,开始了回光返照般的奔跑。

  或者说,他们早就已经被这世道折磨的没有了思考能力,只能谁抽一鞭子,便按谁说的做。

  一里的距离,真正奔跑起来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即使是这群饿的脱了力,还推着沉重小车的百姓们,也在几分钟后来到了城下200米的范围。

  代价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米,永远的躺下了超过500名百姓!

  500只是个数字,想想500头猪躺在地上,是多么血腥、多么骇人的场景吧。

  “火铳,放!”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