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

第8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

  突然大开的王府大门,吸引了大门外所有人的注意。

  穿着甲胄(zhou,第四声)的巡城军士、穿着红袍的捕快刀手、还有被驱赶的远远的围观群众们,都将目光投入到了这小两百鲜衣怒马、盔明甲亮的队伍。

  同时,大开的府门,也传出了诱人的米粥香味。

  朱至澍对着秦翼明点了点头。

  秦翼明带着十几个大嗓门的军士越众而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围观群众不远的地方,大声喊道:

  “蜀王仁义。”

  “半个时辰后,王妃将亲自在王府大门外施粥,大家可自行前往领取。”

  大声喊了三遍后,秦翼明才在这些饥肠辘辘、衣不蔽体的流民炙热的眼神中勒马回到蜀王的身边。

  朱至澍点了点头。

  近200人的队伍在巡城军士和捕快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下,向着东城墙方向行去。

  那里,就是直面张贼攻击最猛的区段。

  “你们俩带些人,听从王府管事的指挥,维护好王府门口的秩序治安。”

  “切不可出现哄抢伤人、民怨沸腾的事情。”

  “做好了,来王府领赏。”

  看着远处那些被捕快隔开的挤作一团的流民,看着他们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身体,以及那空洞无神、失魂落魄的眼神,朱至澍心中一阵悲凉。

  “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啊......”

  指着一个看起来浓眉大眼、沉稳有度的巡城百总(管辖百人,相当于后世的连级)军官,和一个穿着捕快衣服的班头吩咐道。

  “是。”

  百总军官一挥手,近百号军士从外围的护卫中离去,在军官的大喝声中,集中在王府门口,准备应对接下来汹涌的领粥人群。

  而捕快班头也带着几十号捕快,在一边开始集中。

  好在蜀王出巡,按察使张继孟安排的护卫足够,两拨人走后,又有一拨人把外围的警戒圈给补上了,不然一下子走了一百多人,说不定缺口就出来了。

  交待完这些后,朱至澍自问已经足够应对这次施粥了,这几百人的队伍才再次启程。

  虽然雨已经停了,但是路面上的积水要排干却还要不断的时间,队伍踏着水花,向城墙走去。

  队伍走的并不快,因为朱至澍刻意压慢了胯下战马的步伐,就是为了看道路两旁或惶恐、或兴奋、或惊奇的百姓。

  他从中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情绪,却唯独没有看到爱戴。

  “本王失责啊......”

  成都城不愧为千古都,城池极大,队伍走了足足小半个时辰才来到城墙下,当然这也和城内流民多、队伍行进时还要满是戒备,走的很慢有关系。

  此时通往城墙的道路两旁,远远的看去,竟然出现了两排站的笔挺溜直的仪仗队,而在队伍的最前方,赫然就是巡抚龙文光、按察使张继孟、总兵刘镇藩。

  蜀王一离开王府大门,三人便早早的接到了快马传来的信,然后就在这里等着了。

  待蜀王所骑乘的战马走到近前,三人急忙向前迎了好几步,恭敬的行礼道:

  “臣,龙文光(张继孟)、(刘镇藩),参见殿下。”

  “起来吧。”

  说完,朱至澍便打算翻下马背。

  龙文光急忙上前两步,拉住战马的缰绳说道:

  “殿下,地上积水,骑马过去便好。”

  朱至澍闻言,低头看了看鞋履已经湿透的龙文光,淡淡的笑了笑,说道:

  “无妨。”

  “这水你们趟的、将士们趟的,那本王自然也趟的。”

  说完,不顾龙文光的劝阻,径直翻下了马背。

  三位大员相互望了望,眼中有了一丝动容。

  朱至澍淌着积水走了几步。

  没过鞋面的积水,很快就把他的明黄布靴打湿,但他恍若未觉,直接来到第一位仪仗战士的面前。

  这位战士右手擎枪、左手扶刀,身上披挂的是厚重的黑色金属札甲盔甲,里面穿的是大明标志性的赤红内袍,已经湿透了;看書喇

  身形健硕、高大,即使在接近一米八的朱至澍面前,也不显得矮;

  面容坚毅、雨水从他的头盔流到眼睛上、脸颊上,战士却动也不动。

  这名精悍的战士,让朱至澍恍若回到了后世。

  朱至澍环顾了一圈其它的仪仗战士,每一个都和眼前的这位差不多,排成长长的一溜,直通城墙下,足足有一两百个。

  “就算是优中选优的门面军士,这数量也不少了。”

  “这样精良的战士,怎么就会打不过外面的流寇呢?”

  “比这还精良的几十万辽东军团,怎么就被一共人数才几十万的女真人打到了北京城呢?”

  “不是兵的问题的话,那是将的问题?钱粮的问题?还是中枢的问题呢?”

  朱至澍内心反问着自己。

  他当然知道,能在道路两旁让自己看到的军士,肯定是特意挑选出来的军中形象最好的那一批。

  但他仍然不停的反问着自己。

  偌大的大明,这样的军士肯定不少,怎么就被打得丧家之犬一般。

  “苦不苦?”

  朱至澍拍了拍这名军士宽厚的肩膀,响起一阵甲叶相击的金属碰撞声。

  “不苦!”

  军士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大声的回答道。

  “不是成都人啊,哪里人?”

  “俺老家陕西的,原来的队伍被闯贼打散了,逃到这的。”

  “想回老家去吗?”

  “想,俺爹娘和媳妇还在老家呢。”

  “我会带你回去的!”

  再次用力的拍了拍这名军士的肩膀,朱至澍转过身,直接向城墙下走去。

  身后的王府护卫快步跟上,甲叶相击的声音混杂着踩踏积水的声音,像一支带着别样铁血激情的旋律。

  朱至澍没有等身后的护卫和三位大员,径直沿着城墙的台阶,向城墙上而去。

  即使经过一晚上的大雨,昨天激战的痕迹在城头上仍然是那么的明显。

  三三两两的流矢(shi,第三声)、被刀斧劈砍的缺口、被投石器大炮轰烂的垛口,还有城外三三两两来不及收拢的、被雨水泡的衣不蔽体、肿胀发白的浮尸......

  每一处地方都在诉说着昨天战况的惨烈,每一处地方都在告诉来自太平后世的朱至澍,古代的残忍和生活不易。

  “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这惨烈的一幕,更加坚定了朱至澍重振大明的决心!

  他站在城头,环顾了左右、前后、城上城下能看到的所有军士,然后在每一位同样看着自己的军士的目光中,解下腰上佩戴的宝剑,右手高高的举起,大声向着城下喊道:

  “孤,大明蜀王朱至澍!”

  “今日在这里向每一位战士承诺。”

  “城在、本王在!”

  “你们在、本王在!”

  “城亡,本王亡!”

  朱至澍宏亮的声音,在空旷的城头传了很远、很远......

  在皇权的加持下、朱至澍的这一番动员效果很好,万千军士用更加宏亮的欢呼声回应了朱至澍。

  “蜀王、蜀王、蜀王......”

  在这移山填海的欢呼声中,朱至澍有点迷失了,他的脑海中响起一句话:

  “大丈夫,当如是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