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七十章土地啊,土地

第七十章土地啊,土地

  虽然吉林行都司和奴儿干都司都在同一座城,但管理的范围却不同。

  一个属于军户区,一个在羁糜区。

  说白了,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

  即使是朱谊汐再怎么渴望北方,也无法一步囊括所有地方。

  止步于吉林,是目前最佳的选择,但却不是最后的步伐。

  吉林以南至开原以北的区域,都属于军屯地界,只要经过三五年的开垦,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地方都将成为东北的粮仓。

  到时候水到渠成,一步步地助城,屯兵,再化为国土,这才是最佳的方案。

  以道路为线,城堡为节点,一步步的扩张,羁糜的部落则成为了最佳的打手,吸纳入大明体系中来。

  由此,皇帝以及朝廷颁布了换地政策:

  凡军中兵卒,无论是军官还是小兵,亦或者勋贵,只要把勋田从关内换至辽东,其土地一律翻倍。

  也就是说,如果勋田在关内有一百亩,那么换成辽东地区,就成了两百亩。

  而对于那些男爵以上的勋贵,皇帝则强制要求,其三分之二的土地,必须置换到辽东。

  此言一出,京城各府邸为之胆寒。看書喇

  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残酷。

  凡是到伯爵以上的,基本上入军的时间都在湖广幕府时期,一部分的土地在湖北省,这些如今都成了上好的水浇地,一年两熟,价值翻了数倍。

  而到了南京以及北伐之后,土地就到了河北,顺天府地区,这些都是好地啊。

  规模,自然也不小。

  暂且不提百分至一的功勋点,就说皇帝在南京登基、北京迁都后的赏赐,也绝对不少。

  仅仅为了补偿爵位絳袭,朝廷规定的勋田上,伯爵赐地十顷,侯爵五十顷,公爵百顷,就足以传家了。

  勋田不得买卖,不得转让,更是不得分置,只能由皇帝没收。

  就拿酇国公赵舒举例,哪怕他不热衷于扩地,仅仅只是诗书传家,如今他家的土地,就超过了两百顷,也就是两万亩。

  无他,国公的年俸达到了五千石,外加五千块银圆,以及官禄,除去府宅的支用,一年能剩下个四五千块。

  这时候的钱庄存钱还得给利息,那就只有扩充产业了。

  买商铺,经商,再用赚来的钱来购置土地,短短数年时间,土地就达到了两万亩。

  在如今这个投资渠道狭窄的世界,买卖土地是最保值的手法。

  自然而然,土地兼并是免不了的。

  皇帝可以勉强管制勋田买卖,在土地兼并上只能加收契税,但却无法抑制,因为这是跟整个天下作对。

  打个最极端的例子,普通人为了救爹娘,不得不卖田筹钱,你禁得了他们买卖?

  这般情况下,由于新贵集团来到了北京,整个河北地区的土地兼并是最严重的。

  顺天知府、河北巡抚都坦言,辖内的土地,十之二三都被勋贵们购置,剩余的也被京营士兵们购买,真正留给普通百姓的,只有其中的两三成罢了。

  陕西人安家河北,鸠占鹊巢虽然不妥当,但却是这个意思。

  想到土地兼并,皇帝只能提出了置换要求。

  对于底层军官,只能用利诱,而对于高层,则进行强制要求。

  置换下来的土地,赏赐给那些从辽东立功的军官们、士兵们。无错更新@

  因为这次辽东的军队中,有许多在京畿招募的良家子,把土地赏赐给他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让他们置办家业了。

  大军即将荣归,一时间北京城喜气洋洋,商贾们欢欣鼓舞,不断的进来着货物,准备大肆的发一波财。

  谁不知道京营这次打仗,抄了满清的老窝,吃了满肚子的油水,肯定会大手笔的消费。

  一。(本章未完!)

  第七十章土地啊,土地

  时间,北京城商家汇聚,南来北往的商队云集,就等着肥羊们回京。

  殿中三天大宴,歌舞升平,君臣同庆。早朝时论功行赏,上至文臣武将,下至各部将士,都有封赏。

  不出意外,军队们最乐意的都是土地。

  兵部一统计,户部脸都绿了:七万人,功勋点兑换,合计要发下百万亩土地。

  文官们适当的去五军都督府试探能否用金银替代,转眼就被撵出来。

  告状了,兵部被皇帝训斥一遍。

  朱谊汐也难得地尽兴,晚上依次去皇后嫔妃那里,一人也没落下。

  一个个的轮下来,有时候三人斗地主,甚至四人打麻将,这种荒唐的景象,竟然持续了半个月之久。

  尽情欢愉后,他竟感到十分疲惫,比在前线打仗还累。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腻了。

  吃尽了鲍鱼,如今一看到女人,他就感觉有些腰疼,心慌。

  当然,这绝对就像过年放假似的,年过完人都虚弱了,不是其他……

  不过,有鉴于此,朱谊汐还是斋禁了三日,修养身心,长伴他身边的竟然没有一个宫女,都是宦官。

  直到这时,朱谊汐才恍然,难怪古代权贵们都喜欢玩娈童,原来真的是因为玩腻了。

  不过他倒是好的,能够坚持到底。

  端坐在椅子上呼出一口气来,然后伸手在额头上摩挲了一阵。

  只是几天没有接触那些徴事,他竟然就有些烦躁了。

  这样不好,真的不好。

  昏君果然是一步步来的。

  一个国家在自己的手上达到了最高峰,自然而然就会倦怠朝政,尽情的享乐,从而让皇朝由盛转衰。

  “这才哪到哪啊!”

  朱谊汐拍了拍自己的脸,啪啪作响。

  一旁的宦官们吓得一激灵,连忙跪下请罪。

  “起来吧,我没事。”

  朱谊汐摊开了奏疏,开始了细细的查看。

  如今没有多少事件,北京城最忙的,莫过于那些土地置换了。

  勋贵们忙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个个尽出损招。

  有的想称病,有的想走夫人路线,让夫人来求见皇后,请求宽恕。

  不过统统被拒绝。

  而皇帝一直在纵情于后宫,不搭理他们。

  在内阁的强势要求下,勋贵们只能妥协,心不甘情不愿地上报。首发更新@

  这些时日一统计,户部大吃一惊。

  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勋贵,规模不过三百余人,而他们置换的土地,则超过了两万顷,两百万亩。

  实际占地四百万亩。

  也就是说,仅仅数年之间,这几百人竟然拥有了四百万亩,而且都是上好的熟地,水浇地。

  如果加上更为庞大的兵卒们,规模更是超乎想象。。

  第七十章土地啊,土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