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逆流启明> 第六十九章吉林行都司

第六十九章吉林行都司

  骤然发难,巴尔古津不堪一击。

  在水泥没有发明之前,撅地埋火药绝对是城墙的最佳克星。

  火枪兵立下大功,巴尔古津不到半个时辰,就完全被拿下。

  此战,被杀戮的哥萨克骑兵不到三百人,存活下来的五六百人,不得不举手投降。

  对此,布里亚特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洪承畴倒是网开一面,将这些人俘获后,小心地安置起来。

  如今人口稀缺,战斗力强悍的罗刹人,如同昔日的索伦人,是最佳的雇佣兵。

  即使是朝鲜人、索伦人,都能编入到八旗之中,更何况这群罗刹人了。

  短时间内拿下巴尔古津,很大的震慑了俄罗斯人,援兵不战自退。

  于是,在顺治抵达贝加尔湖后,偌大的贝加尔湖以东,方圆近千里的土地,完全被纳入旗下。

  各部落总计三万五千余帐,丁口十二万,对于损失惨重的满清来说,是极大的补充。

  洪承畴则在短短月余时间,驱使那些布里亚特人,开垦出了近万亩的土地,种上了黑麦、大麦,以及小麦。

  巴尔古津也得到了修缮扩建,足以容纳万人,作为皇帝的行宫也勉强是足够了。看書喇

  顺治万分满意,他脚踏草地,望着远方一望无际的贝加尔湖,冷冽的寒风从湖面吹来,荡漾起一片青色的草浪。

  一旁,汤若望则目瞪口呆:“我的上帝,这么大的湖泊,简直能跟大海媲美。”

  随即,他扭过头,对着洪承畴道:“我万万没想到,俄罗斯人的脚步,竟然抵达了东方。”

  “俄罗斯在你们那很有名?”

  洪承畴伴随着皇帝,拿下布里亚特蒙古以及巴尔古津的他,已经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了。

  “他们是野蛮人的别称。”汤若望摇摇头,愤恨道:“可以说与蒙古人一般无二,还信仰着异端……”

  顺治则摆摆手,扭头问道:“洪卿,此地如何?能养活多少人?”

  “启禀陛下,布里亚特人说,在贝加尔湖的西侧,也有罗刹人的身影,想来仅仅凭借着此湖,就能养活整个大清。”

  洪承畴认真道:“相较于漠北,此地虽然荒芜了些,但只要多加耕耘,并不亚于辽东。”

  “况且,有喀尔喀蒙古三部在前面顶着,明军绝难跋涉数千里来此作战。”

  “那就在此地暂且别居吧!”

  皇帝一声令下,迁徙而来的数十万人只能服从。

  于是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满清改巴尔古津为奉京府,修筑城池,划分土地,安置部众,短短数月时间,竟然别有一番气象。

  当然,这番痛苦,是建立在俄罗斯人身上的。

  虽然打不过明军,但效彷明军而编制的火枪兵,在整个西伯利亚可谓是战无不胜。

  贝加尔湖西侧的尹尔库茨克城,北边的基廉斯克、布拉茨克,俄罗斯人二十年来的努力,一朝被毁灭。

  被俘虏的两千余哥萨克骑兵,被编入八旗,唤作罗刹军八旗,成为了正儿八经的旗人。

  排在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朝鲜八旗之后,鄙视链的最底端。

  这一通打仗,满清的地盘扩充整个贝加尔湖,叶尼塞河下游,勒拿河下游区域,掌握的蒙古部众超过了二十万。

  更关键的是,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工匠,火药,更是拥有东欧的高头大马,军事上的实力得到了很快的恢复。首发更新@

  满清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中兴,而对于陈永福来说,这完全是一场重大的悲哀。

  一路上步步为营,围追堵截,但到底是错过了满清的迁移,有心追击,但粮草后勤却拘束了他们。

  “他奈奈的,茫茫数千里,满清是怎么赶逃的?”br>
  陈永福来到吉林城,看着简陋而齐全的皇宫,。(本章未完!)

  第六十九章吉林行都司

  一时间气愤不已,到手的功劳没了一大半,简直是要人老命。

  整个辽东近十万人,都等着这场大功劳加官进爵呢,如今煮熟的鸭子飞了,不知道多少人气得呕血。

  “或许是科尔沁部接应了。”

  吴三桂也叹了口气。

  虽然科尔沁右翼虽然投降了,但人服心不服,而科尔沁左翼则与满清打断骨头连着筋,一路上的帮扶,肯定能让其顺利迁徙。

  “打,兄弟们不能白白的跑一趟。”

  陈永福发起狠来了,他握紧拳头,咬着牙,脸上的肌肉都快抽筋了。

  在占据吉林后,数万骑兵分散而来,以营(五百人)为单位,不断地四散而来,主动出击各部落。

  索伦人,野女真,生女真,他们都不放过。

  投降不?

  啥,听不懂,那就只能打了。

  什么,奴儿干都司委任的指挥使官印?

  辽东都失去几十了,假的,都是假的。

  言语不通,成了最好的护身符。

  军中的军法官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部队出击。

  因为他们的军功也是整体来算的,多一些人头战果,也算是功勋了。

  经过一个月的四处出击,直到粮草将要耗尽的时候,军队上下才歇息起来。

  这一次四处出击,战果丰厚。

  被斩杀的人头,超过了一万五千人,俘虏两万余人,大大小小共有两百多个部落投诚归降,而那些远遁的部落,更是难以计量。

  其他的缴获更是不计其数,貂皮,东珠,人参,鹿皮,鹿茸,虎骨,甚至是狗头金都有,士兵们大发其财。

  至此,勉强算是满足的陈永福,留下几千人驻守吉林城后,带着斩获领兵回师。

  这场历经不过两个月的灭国之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北京也为之叹息。

  不过好消息倒是有的,没有满清的威胁,辽东全省就不再面临随时而来的兵灾,由此就可以转危为安了。

  官员们陆续上任且不提,对于辽北至吉林千里的土地,内阁上下也有几分争议。

  不过最终还是遵循惯例,考虑其地广人稀,甚至没有多少人的情况,修建城堡驻军就很有必要的。

  一如明初军队屯边一样。

  设吉林行都司,驻军两万,沿途修建城堡数十座,并且修建一条从沉阳到吉林的官道,军队沿路驻扎。

  恢复奴儿干都司,对吉林以北的部落进行编整。_o_m。

  第六十九章吉林行都司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