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178章 不甘心

第178章 不甘心

  红楼中的太上皇,废太子,忠顺王其实影射的就是清朝的九龙夺嫡。

  太上皇就是康熙,废太子就是红楼中没有出过场,但是和薛蟠都有一些牵连的义忠亲王。

  还记得当初秦可卿死了之后,贾珍上门想要让薛蟠转让一口华贵的棺材吗?那就是本来为义忠亲王准备的。

  甚至秦可卿其实就是义忠亲王的私生女。

  至于说忠顺王,就是当年和废太子打对台戏的人。

  除了他本身比较出色,最关键的是太上皇故意为之。

  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磨砺废太子。

  一方面也是在制衡废太子。

  皇帝嘛,最是多疑。

  虽然喜欢废太子,也想要将皇权交给他。

  但是他显然更加喜欢自己,最关键的是,架不住他寿命还长,生生的熬到了太子都坐不住的地步。

  古往今来,见过当几天的皇帝,却几乎没有见过当了几十年的太子。

  而且,看上去身体状况还不如皇帝。

  如此,换了谁,恐怕也坐不住。

  而皇帝到底也老了,他也在担心,太子是不是坐不住了,时不时的就想要试探一二。

  再加上类似忠顺王这种人推波助澜。

  于是,便有了后来废太子铤而走险的一幕。

  简单来说,太上皇玩脱了。

  那一场变动,可是让贾代善挂了,一个太子太师一族被灭,其他的高官倒霉的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便是皇子也都被废得差不多了。

  忠顺王倒是活了下来,但是皇帝显然更加不相信他。

  于是,最后就白白便宜了,冷面王爷,之前毫不起眼的当今。

  天上掉馅饼,砸得当今也是一阵头晕目眩。

  只是他还来不及开心,就陷入了双日齐天的旋涡之中。

  虽然表面上他是九五之尊,但是比起他当王爷的时候,还不自由。

  当王爷的时候,他可以撂挑子,可以不管不顾。

  但是当了皇帝,压力更大,又有太上皇制约,手下的人阳奉阴违,他要收拾,太上皇不但护着,还呵斥自己。

  可以说,当今完全体会到了当年废太子的感觉了。

  不过,相比废太子,当今显然是运气要好得多。

  毕竟,他受到的磨难更多,作为冷面王爷的时候,人情冷暖就经历了不知道凡几。所以,他比废太子更加能忍。

  而皇帝虽然退位之后,不但没有每况愈下,似乎反而真的越来越好,还能活得更久。

  但是,到底年纪是真的大了。

  就如同这一次一样,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便导致了他一病不起了。

  这对当今自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忠顺王却是天大的祸事。

  本来,忠顺王还想着,当今能够捡便宜,他也可以。

  看太上皇的身体状况,再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

  当皇帝的,少有长寿的。

  以当今的废寝忘食,本来身体就比不得太上皇,十几年,还不得给他熬死啊。

  熬死了当今,放眼朝廷,皇室,还有谁?比他更加合适?

  至于说当今的儿子?他显然一点都没有放在眼中。

  至于说等熬死了当今,他还在不在?即便是还在,又能当几天?他显然也完全不在意,或者下意识的忽略了。

  可惜,忠顺王显然运气很差。

  或者说,他的运气其实也不差。

  如果真的差的话,他也不可能投身到皇家,而且还能走到和废太子,当今都打擂台的地步。

  可惜,就如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言一样: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显然忠顺王就是一个时运不齐的人,或者说就如同抽奖提现红包一样,都到了九十九块九了,但是就差最后那一点,而这一点,其实才是真正的画龙点睛的关键。

  所以,他和废太子打擂台,最后白白便宜了当今。

  他和当今作对,却又碰上了太上皇坚持不住了。

  这怎么叫他能够甘心?

  换了谁恐怕都不会甘心。

  就如同废太子最后选择了铤而走险一样,忠顺王显然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而且相比废太子其实只是不甘心,如果他不动手,对皇帝的试探视而不见,老老实实当他的太子,按照皇帝对他的感情,他最后怎么也可以得一个善终。

  但是换了他显然就不行了。

  太上皇留下他,是为了巩固自己,制衡当今。

  但是当今可就不会专门留下他来给自己儿子添堵了。

  想想司马懿,何等智慧?比起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亮也不遑多让。

  为什么在曹操,曹丕还活着的时候,不敢跳出来?

  还不是担心,自己表现得太过,后来的主公压不住他,被前主公临死之前拉着一起陪葬。

  所以,对于忠顺王而言,就算是他没有和当今作对,为了后辈和朝廷的长治久安,皇帝最后也不会放过他。

  就更别说之前他为了表现,专门给皇帝添堵。

  皇帝本来就是小心眼,之前碍于太上皇,现在太上皇眼看着就要完蛋了,下一个收拾的肯定就是他。

  所以,他现在算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于是,当今暗中调动军队,忠顺王也跟着动了起来。

  别看他的名字起得好,忠顺忠顺,似乎又是忠义,又是顺从。

  然而,显然,他和这两个一个都不沾边。

  他能够屹立两朝不倒,和废太子,当今都打得难舍难分。

  除了太上皇的支持,他本身的能力,实力显然也是不容小觑的。

  不然,如果换做阿斗来,就算是诸葛亮复生,也是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忠顺王能够调动的实力其实丝毫不逊色当今。

  他和当今差的,其实就只是一个名头的区别。

  但是千万不能小觑了这一点。

  自古以来,我们华夏,都讲究师出有名。

  打仗要先发个檄文,比如三国十八路诸侯讨董,造反也要喊一个口号,比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書溂

  师出有名,似乎天然就有加持,更容易胜利,师出无名,则显然与之相反。

  忠顺王本来就比不上当即名正言顺。

  要是这个时候被当今抓住把柄,可没有太上皇再来保他了。

  所以,当今先下手为强,暗中调动军队。

  他也如法炮制,不过他首发的就不是军队,而是舆论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