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177章 太上皇病重

第177章 太上皇病重

  “相公,这是什么东西啊!”

  薛蟠带着水清来葫芦谷度蜜月。

  第一时间来到了地里,看看土豆,红薯等高产良种的生长状况。

  这要是换一个人,恐怕会觉得薛蟠不解风情,度蜜月的时候,居然还想着其他,而不想着自己。

  好在,水清本身倒是不在意这个,反而对薛蟠看重的东西十分好奇。

  本来,他以为薛蟠就是一个风光霁月的公子,现在看到他如同老农一样在地里忙活,既新鲜,也好奇。

  看着这些圆滚滚、规模怪样的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是啊,这是什么东西啊!”

  不只是水清,薛姨妈和薛宝钗也十分好奇。

  她们虽然不经常出京,但是自从买了葫芦谷之后,薛蟠其实只要放假,只要她们愿意,都会带她们来这里散心。

  所以,薛姨妈她们其实早就发现了地里的不对。

  因为,薛蟠对这里很是重视,请了刘姥姥专门看管,甚至还将薛家的暗卫调了过来守卫。

  等闲,这里并不能靠近。

  之前,她们问的时候,薛蟠也都一副笑而不语的样子。

  却不想,这一次,他居然带她们过来,于是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这可是好东西啊!”

  薛蟠笑着道,

  “是可以让我薛家万世不易,长盛不衰的好东西。”

  以前薛蟠之所以不告诉她们,只是时机还不成熟。

  现在就不一样了,良种已经种出来了。眼看着就要到收获的季节了。

  自然,也就可以给她们透个底了。

  而且,现在,薛蟠还是半个皇家中人,所以,这东西,只要是自己的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够贪墨了,也就不用像最开始那样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被人知道,抢了去。

  万世不易,长盛不衰?

  听到薛蟠的话,薛姨妈她们顿时都翻了一个白眼。

  认为薛蟠是在逗她们玩儿。

  这世上哪里有什么万世不易,长盛不衰的东西?

  皇朝不行,世家不行,便是佛道诸子百家也不行。

  见她们不相信,薛蟠也并不在意。

  等日后高产良种推广了,她们就知道自己没有说假话了。

  现在,还是可以再等等。

  看了看高产良种之后,薛蟠就没有继续留在地里,而是带着水清四处逛了起来。

  毕竟是度蜜月,自然是要好好陪一陪新娘的。看書溂

  虽然没有浓情蜜意,但是两人相处,却给人一种老夫老妻的感觉。

  这样,不只是薛蟠,水清也觉得很不错。

  双方的关系,更见默契了。

  ......

  就在薛蟠这边温馨的度蜜月的时候,此刻,宫中却是一片紧张。

  因为,最近,不知道是太上皇年纪大了,还是因为贪杯,或者怎么,着了凉。亦或者,几者兼而有之。

  反正,不久前,太上皇宫中请了太医。

  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太上皇上了年纪,就更看重自己的身体。

  当初,他之所以提前退位,禅让给当今,便是因为身体出现了状况。

  因此,太医几乎是常驻太上皇的宫中。

  一方面是为了安心,一方面也是为了有事能够及时出现。

  同时,太上皇也经常请教太医,甚至道家养生之道。

  果然,但凡是皇帝,就没有不想长生不老的。

  秦皇汉武如此,唐宗宋祖也不例外。

  太上皇自然更加不能免俗。

  可惜,虽然本方世界是有仙神,有修行之法的。

  但是作为皇帝,根本就不可能修炼。

  即便是太上皇已经退位了也不行。

  其他不说,单单是年纪这一点,便让他断绝了修行之路。

  不过,修行不行,但是一些延年益寿的丹药还是可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无事一身轻,还是这些丹药的滋补,亦或者其他原因。

  退下来的太上皇倒是真的精神了许多,所以,才能压制地当今施展不开,也造成了双日齐天的矛盾。

  只是,终究是凡人,寿命是有限的。

  尤其是,越老就越担心大限将至。

  即便是好好调养,即便是珍惜身体。

  但是有的时候却也止不住的想要剑走偏锋。

  所以,太上皇的身体可想而知。

  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病来如山倒,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风寒感冒。

  太医居然没有遏制住病情,以至于太上皇宫中,几乎日日都是药味,甚至,到了最近,太上皇居然出现了短暂的昏迷现象。

  虽然太上皇宫中很快就封锁了消息。

  但是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封锁得了。

  至少,对于当今,皇后等人是不可能隐瞒得了的。

  因此,宫中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一旦太上皇宾天,那么朝廷恐怕就要大变了。

  没有了太上皇的制约,当今就真的是九五之尊,言出法随了。

  之前那些依附太上皇,和当今作对的人,恐怕就会迎来大清洗。

  不过,这个时候,自然也是要防备着这些人狗急跳墙。

  毕竟,迎头一刀是死,缩头一刀还是死。

  既然如此,何不铤而走险?搏一搏?

  搏一搏,也许就单车变摩托了!

  虽然太上皇宫中封锁了消息,皇帝知道消息之后,也封锁了。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

  尤其是宫中,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

  而且,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当今可是先下手为强。

  当即暗中调动了亲近他的军队,开始悄无声息的掌控宫中,京城。

  到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个时候,要想保证平稳过度,就要有足够的力量镇压一切,不能让其他人有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军队的调动历来便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

  当今若是不调军队,其他人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这一调动,瞬间就触碰到了一些人的敏感神经。

  再加上,太上皇已经有多日没有露面了。

  宫中的消息也断了。

  这如何不让人多想。

  尤其是那些心中有鬼的人。

  一时间,宫中,朝廷,京城,开始暗流涌动起来。

  皇帝调动了军队,忠顺亲王也开始频频活动了起来。

  忠顺亲王是皇帝的一个兄长,一个曾经和废太子争夺大宝的人。

  虽然被当今捡漏成功,但是一直没有死心。

  尤其是太上皇退位之后,又将他扶持了起来。

  以前用他来和废太子打擂台,现在用他来制衡当今。

  忠顺亲王虽然心知肚明,但是为了大宝,也是甘之若饴。

  因此,他其实根本没有退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