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小兵崛起> 第353章 入葬,英烈祠

第353章 入葬,英烈祠

  进入城中后,沿街也满是前来喜迎的百姓们。

  他们火热的目光中,又带着崇敬之色。

  百姓们都知道,他们能有现在安定平静的生活,全都是因为将军大人。

  若是没有将军大人,他们根本就没有现在吃饱穿暖的生活。

  因此,在百姓们的心里,将军大人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若是刘博源扯旗造反,百姓们估计也会毫不犹豫的跟从。

  这就是民心。

  谁对百姓们好,为百姓们做实事,百姓们就会拥戴你。

  若是你不为百姓们做实事,反而来剥削压榨百姓,百姓们会让你知道,什么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沿着大街一路行来,满是欢喜迎接的百姓。

  刘博源端坐在马背上,向着百姓们抱拳回礼。

  一刻钟后,刘博源终于回到了参将府,心下也大舒了一口气。

  城内的百姓,实在是太热情了。

  若是再继续笑着回礼,刘博源估计都会脸部抽筋。

  进入参将府后,李凤娇等众官员很是识趣的告辞离去。

  因为在前院中,母亲罗氏与萧怡及彩云等人,已是站在那里迎接着。

  已经快两岁的大女儿刘元夕踉踉跄跄的迈着小步子,向着刘博源走来,一边走还一边咿咿呀呀的喊道:“爹,抱抱!”

  看着大女儿的这副乖巧模样,刘博源蹲下身子,一把抱起走过来的刘元夕,口中欢喜的道:“乖女儿!”

  而后,刘博源将目光看向站在萧怡身后的二儿子刘长乐。

  刘长乐抓着萧怡的裤腿,似乎有些怕生。

  “乖儿子,过来!”刘博源朝着刘长乐喊道。

  萧怡牵着刘长乐的小手,鼓励的道:“长乐,快过去!”

  刘长乐畏惧的迈着小短腿,走到刘博源的面前。

  刘博源一把抱起刘长乐,亲了刘长乐一口,惹得刘长乐咯咯直笑。

  而后,刘博源再次将目光,望向彩云怀着熟睡的刘长平与刘长安。

  两个小儿子已经有半岁了,但还是需要大人的怀抱。

  看着一家人都在身边,刘博源心中顿感幸福。

  这就是他在明末的家。

  ......

  当夜。

  城外的军营中。

  刘博源为庆贺大军凯旋归来,特下令犒赏大军,并且还放开禁酒令,让将士们开怀畅饮。

  不知多久没沾过酒味的将士们闻后大喜,纷纷大赞将军大人仁慈。

  一堆堆的篝火旁,将士们吃着烤全羊,喝着美酒,好不快活。

  酒到尽兴时,将士们不禁又唱起了威武军的军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看書喇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

  这首高亢激昂的军歌一响起,众将士的情绪更是兴奋。

  将军大人曾向他们说过,这首军歌,写的就是南宋时期岳飞岳元帅抗击金国鞑子的故事。

  在岳飞的率领下,岳家军打的金国鞑子丢盔弃甲,狼狈逃跑。

  他们威武军,也要向岳家军一样,打的关外的鞑子丢盔弃甲,不敢再犯边地。

  如今,他们威武军已经做到了。

  这次的落草甸大胜,打的鞑子骑兵不敢出城。

  壮哉我威武军,壮哉我大明。

  ......

  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三日。

  今日,是威武军阵亡将士的安葬之日。

  一大早,威武城外就满是密密麻麻的送葬队伍。

  送行的军民尽都披麻戴孝,神色很是沉重。

  飘散的纸钱随风吹散,白幡也在空中飞舞。

  苍凉的唢呐声响彻天际,更是凭添了一份哀绪。

  刘博源亲自抬棺,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

  这次安葬将士们的地方,仍旧是外长城的边上。

  刘博源要让阵亡的将士们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大明将会彻底的征服河套平原。

  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到达安葬地点后,刘博源命人压来俘获的几十名鞑子。

  随后,在鞑子们恐惧的眼神中,砍下首级,以此祭奠阵亡的将士们。

  最后,才是入葬阵亡的将士们。

  刘博源亲自挥铲,埋葬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

  做完这一切后,送葬才算结束。

  但是,这还没有彻底完成。

  刘博源曾说过,将会为阵亡的将士们建庙立碑。

  因此,刘博源一边命工匠加紧刻写石碑,一边选择建庙之地。

  很快,刘博源便在威武城外的响铃塔下,选好了建庙之地。

  响铃塔,一座修建于前朝泰定年间(1324年—1328年)的砖石高塔。

  因建塔之时,塔上挂有风铃,风吹铃响,声传十里。

  故而名为响铃塔。

  可时过境迁,风铃早已不在了。

  在响铃塔的下方,是一座名为鸿门寺的寺院。

  寺院虽早已荒废多年,但寺院的房屋还是非常坚固的。

  此地,正是一个建庙的绝佳之地。

  距离威武城不远,又能很好的利用起这座寺庙。

  为此,刘博源重新对这座寺庙进行了翻修,并取名为英烈祠。

  而响铃塔上的风铃,刘博源也命人打造,再度挂上石塔。

  至此,当响铃塔上的风铃声响起时,人们就会记得塔下的英烈祠。看書溂

  当做完这一切后,时间已是悄然来到了十一月份。

  这十月份期间,刘博源虽然在忙着威武军的事务,但对于大明境内的关注,也是没有放下的。

  在十月初,兵部尚书杨嗣昌觉得围剿流贼的时机已是到来,遂向崇祯皇帝上书,请旨围剿流贼。

  此时,朝廷征收的剿饷已是到位,抽调的官军也已集齐。

  崇祯皇帝也是二话不说,直接同意了杨嗣昌的请旨。

  于是,声势浩大的四正六隅十面围剿计划,正式拉开了序幕。

  面对官军的十面围剿,原本擅长流窜作战的流贼,很快便陷入了困境当中。

  原本还想继续在河南流窜的张献忠等流贼,被左良玉与巡抚陈必谦联合围剿,只得狼狈的逃往湖广。

  而还在郧襄山区的闯塌天等流贼,也被四面包围,难以出山劫掠,生存也变得极为艰难。

  至于还在甘陕的李自成等流贼,也迎来了洪承畴与孙传庭的联合围剿。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5.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6.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7. [历史军事] 勿首见
  18.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19.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0.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1.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2.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23. [历史军事] 当官哪有种地香
  24. [历史军事] 开局拯救老李,我成为幽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