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小兵崛起> 第352章 班师

第352章 班师

  崇祯十年十月二日。

  夜不收小队再度从归化城传来情报,归化城中的满蒙鞑子突然出城了。

  大约有三万五千满蒙鞑子骑兵出城后,就一头不回的往东面而去。

  如今,留在城内的只有察哈尔部落的鞑子了。

  刘博源心生疑惑,不明白鞑子们为何会这样做。

  按道理说,有了两万鞑子骑兵的援军,再加上剩下的两万五千骑兵,就有四万五千骑兵的兵力。

  这可比大战之前的兵力还要雄厚。

  这个时候,多尔衮应该会再次组织鞑子骑兵,发起新一波的反击啊。

  怎么突然往东面而去了呢。

  往东面,不会是要逃回盛京吧。

  当即,刘博源传令夜不收小队,命他们时刻监视满蒙鞑子骑兵的动向。

  十月五日。

  夜不收小队传来情报,三万五千满蒙鞑子骑兵真的回军了,彻底的离开了前河套平原。

  刘博源闻后大喜,心中也是长松了一口气。

  在与满蒙鞑子对峙的这些天,刘博源也是心神紧张。

  虽说半个月前大胜了多尔衮的满蒙骑兵,但鞑子骑兵也有着援军到来,在实力对比上,威武军是占不到任何的优势。

  再加上威武军两三万人马的人吃马嚼,对后勤也是一个沉重的压力。

  若是再继续对峙下去,刘博源怕是因为后勤的压力,不得不回军了。br>
  其实,刘博源不知道的是,这后勤的压力,对于多尔衮的满蒙联军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特别是当那两万鞑子骑兵的援军到来后,更是使得一力承担后勤的察哈尔部落不堪重负。

  原本先前的八大部落鞑子骑兵,都会随军带来大批的牛羊等牲畜。

  可在大败后,这些牛羊等牲畜全都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

  因此,没有了吃食的鞑子骑兵,只好全都指望着察哈尔部落了。

  可察哈尔部落再怎么富裕,也扛不住四五万人的吃喝。

  所以,在支撑了不到半个月后,额哲就已经开始向阿巴泰告穷了。

  这个时候的阿巴泰,也没有什么心思再去与延绥镇的明军交战。

  因此,在两万鞑子骑兵的援军到来后,阿巴泰就已经开始计划着回军沈阳。

  十月七日。

  在海德金部落又休整了两天后,刘博源正式率领大军返回延绥镇。

  不过,在海德金部落的营地里,刘博源还是留下了两个千总的威武军骑兵,由王良与赵通带领。

  他们二人的任务,就是继续对察哈尔部落进行袭扰。

  据夜不收小队传来的消息,察哈尔部落在这次的战败中,根本没有损失多少的兵力。

  而且从抓获的鞑子俘虏得知,察哈尔部落保持有两万的鞑子骑兵。

  这次的战败,伤亡还不到四千人。

  也就是说,察哈尔部落至少还有一万六千的鞑子骑兵。

  这么雄厚的兵力,依旧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当然,这个威胁仅仅是针对于前河套平原的鞑子部落。

  但对于威武军骑兵来讲,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若非不是刘博源的移民计划还没有彻底完善,察哈尔部落的鞑子恐怕早就被消灭或者驱逐出河套平原了。

  刘博源的率军返回,也彻底宣告此战的结束。

  此战,威武军出动九个步军千总、四个骑兵千总,外加一个炮营的兵力,总计一万八千人马。

  另外,还有投靠刘博源的草原各部落的一万鞑子骑兵。

  两万八千人马,对阵多尔衮所率的四万满蒙联军,最终以明蒙联军的胜利、多尔衮吐血昏迷而宣告结束。

  双方在这场战斗中,威武军伤亡近七百人;阿达尔等投靠的鞑子骑兵伤亡两千多人;多尔衮与多铎的正白旗与镶白旗,伤亡六千五百人;察哈尔部落伤亡三千五百人。

  而八大部落的鞑子则是伤亡最为惨重,足有八千人。

  这对于八大部落的鞑子首领来说,足可伤筋动骨了。

  毕竟八大部落的总兵力,加起来也就保持在六万人左右。

  八千人的伤亡,任谁也承受不住。

  ......

  崇祯十年十月二十日。

  刘博源率领着威武军,终于回到了威武城。

  大军凯旋而归,李凤娇带着五个城堡的官员,前出五里迎接。

  百姓们在闻讯后,也都自发的来到官道之上,喜迎大军归来。

  “大人,是大人回来了!”

  “快,燃放鞭炮!”

  “放鞭炮!”

  隔着远远的,李凤娇就发现了大军的身影。

  在大军的前列,刘博源端坐在马背之上,笑意连连。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刘博源等人策马来到李凤娇面前。

  李凤娇主动上前,对着马背上的刘博源抱拳施礼,高声叫道:“属下恭迎大人凯旋归来!”

  身后的众官员也是跟着抱拳施礼,高声叫道:“恭迎大人凯旋归来!”

  “恭迎大人凯旋归来!”

  官道两旁的百姓们,全都呼啦啦的跪倒一片,口中大喊。

  刘博源急忙翻身下马,虚扶起李凤娇,并对着面前的众官员道:“诸位不必多礼了!”

  随后,刘博源环顾四周,对着百姓们抱拳道:“乡亲父老们,请勿如此,还请快快请起!”

  说着,刘博源走到官道旁,亲自扶起一名岁数较大的老者。

  老者颤颤巍巍的起身,满脸的激动神色。

  之后,刘博源又扶起了几名跪地的百姓,并大声道:“父老乡亲们,天寒地冻的,都快起身吧!”

  百姓们闻言,这才起身站起,眼中满是火热的崇敬目光。

  自从将军大人主政威武城后,治下的百姓们几乎再也没有遭受过鞑子的袭扰。

  并且,将军大人还时不时的大败欲来寇关的鞑子,给了百姓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放在大明的其他边地,几乎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而在威武城的将军大人,却是做到了这一点。

  不仅是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主动出关御敌,将鞑子骑兵驱之在国门之外。

  有效的避免百姓们遭受战乱之苦。

  “大人,一路行军劳累,我们先进城吧!”李凤娇跟在身后说道。

  刘博源轻轻的点点头,道:“嗯!将士们也是行军劳累,先安排进军营休息!”

  当即,刘博源召来高威与杨勃,命二人带领将士们进军营安顿。

  在百姓们的一片喜迎声中,刘博源等人走进了威武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6.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7.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8.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9.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0.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1.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2.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3.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4.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