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金革之声> 第六百一十五章:监听

第六百一十五章:监听

  “我同你一样,很是佩服圣祖爷,可惜他老人家驾崩得早,若是他能如太祖太宗一般高寿的话……

  那如今的局面,或许会有所不同。”

  既然是好兄弟,李元洵自然也和其一样的崇敬圣祖皇帝。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圣祖皇帝也是他的祖先。

  圣祖乃是太宗皇帝第四子,早年间分封出去成为秦王,但封地却不在关中,而是在遥远的漠北。

  王府就建在甘州以北的台河要塞。

  能把王府建在要塞军城里的王爷,这古今中外还真找不出几个了。

  所以,当年秦王和燕王一起,并称为北疆两大塞王。

  可谓是位高权重、兵强马壮。

  这样的两位王爷,让他们憋着不去抢皇位都已经是拼了老命了。

  最后的结果嘛……

  燕王撑住了,所以至今还是燕王。

  秦王没撑住,所以成了圣祖皇帝。

  这样的结果,不知道当年的燕王,有无后悔自己的决定啊。

  其实按照继承顺序,燕王比秦王更加有资格登基。

  毕竟燕王乃是太祖封王之首,而秦王只是太宗第四子。

  叔叔辈和侄子辈争,傻子都看得出谁更有资格了。

  但无论如何,当年的事已成定局,圣祖皇帝对李元洵来说,就只是一个很伟大的先辈帝王而已。

  “不谈这些破事儿了,眼下等父王的决断要紧。

  也不知道父王怎么想的,明明我们的大军都已经兵临那永明城下了,为什么还迟迟不肯下令发起进攻?

  难道要等到归义王的人马感到吗?

  万一给归义王的人夺下永明城,咱们这次可就是血本无归了啊!”

  他苦着脸冲兄弟诉苦。

  “殿下,王爷自有决断,咱们作为臣子必须无条件服从。

  而您还是王爷的儿子,您就更不能怀疑甚至否定您的父亲了。

  这就是不忠不孝之举,微臣认识的殿下是绝不会做这种事的。”

  好兄弟不愧是好兄弟,并没有一味的附和着他,而是劝诫他往好的方向走。

  这才是真兄弟该有的样子。

  对于兄弟说的话,他也明白。

  但他就是想不通,想不通父王这样做究竟是意欲何为。

  作为燕王之子,他也了解过自己家和归义王府达成的协议内容。

  其中有一条,就是:

  大城市之所有权,归最先占下之人。

  也就是说,谁先打下那永明城,那这座城市就是谁的势力范围。

  这是协议规定好的,即便在这里他燕王府的兵力、战斗力、武器装备,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但他依旧不敢违背协议的内容。

  如果归义王的人先拿下永明城,他这里也只能咬牙接受了。

  可他无法想象,大军憋了那么久,最后却得不到永明城的结果。

  “父王……这样会引起兵变的啊!”

  他在心里偷偷的想,却没有办法和下首的好兄弟说出来。

  因为这是真正大不敬的话。

  放到古代,这就是形同谋反。

  哪怕他是王子也逃脱不了惩罚。

  所以,这种话他只能放在心里,绝对不敢说出来。

  因为……隔墙有耳。

  他的那个三弟,可是都想要自己这个亲二哥的命啊。

  “殿下,微臣以为,王爷可能是和归义王那边有达成了新的交易。

  也有可能,是受到了某些掣肘。

  您还记得探子来报说了什么吗?

  所有从永明港出去的货轮,都是径直往南方去的。”

  好兄弟的最后一句话,是真真切切的提醒到了李元洵。

  他微愣,然后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

  “你是说……空军那边?”

  他也就思考了数秒,便揣测说。

  “殿下说得没错,凯瑟琳元帅那边或许是有了些动作。

  而且还是,足以让王爷他老人家芣感到掣肘的动作。”

  他的好兄弟信心满满,嘴上虽然还是给自己的留了退路,但脸上和心里都是对自己推测能力的无比坚信。

  ……

  “老二这臭小子,还真敢猜啊。”

  幽州,燕王府,燕王的卧室地下,一座宏大的控制室内。

  燕王戴着耳机,听着耳机内传来的自己二儿子和幕僚的谈话声,轻笑着说。

  虽然监听自己的儿子,真的不是一个父亲应该干的事。

  但他这是天家、皇族。

  自然不能和寻常人家同日而语。

  皇族的父子关系是很复杂的。

  可以是恨之入骨。

  也可以是慈爱贴心。

  他自认为是后者……自认为。

  监听老二不是故意而为之,而是一个巧合再加上他一时好奇的结果。

  宁远城帅府里的设备,是很多年前就早已经安装好的,并不是特意为了凑巧去到那里的老二才安装并使用的。

  这些帅府里的老设备,就是专门负责监听宁远大将军的。

  宁远城在燕王封地之中,是一座极其重要但又有些异类的城市。

  说重要嘛,就是因为扼守要道了。

  说异类嘛,则是因为这座兵城的守城大将军,不归燕王府管辖。

  宁远大将军的职位,通常由长安兵部直接进行任免,指挥调度也是一样。

  这可是在燕王的封地之内。

  就好比在你家里画出了一块地,但这块地的主人却不是你。

  这怎么能不显得异类呢?

  但奇怪的是,这座城的辎重补给,以及兵员和武器装备。

  都是由燕王府、东丽国、东方行省三方共同提供的,少了哪边给的资源,这宁远城都会有“断粮”的危险。

  这样把命脉都交给别人的操作,着实是让人看起来有些迷惑不解。

  但宁远城这么多年就是这样过来的。

  一直和三方势力都相安无事。

  直到近代,旧帝国崩溃,燕王府拿回了对宁远的实际掌控权利。

  自那以后,这宁远城与另外那两方势力的联系也就断了。

  一切补给全靠在背后的山海关,或者说是燕王府。

  完完全全成为了,燕王府手中的一座军事重镇。

  而用于监听宁远帅府的监听设备,在那之后也就荒废了下来。

  直到如今二殿下进驻宁远,这才在老王爷的授意下重新启用了。

  “王爷,有消息了。”

  燕王正偷听自己儿子说话的时候,罗伴伴又凑了过来,并且递给他一个和上次那个一毛一样的透明卡片。

  “传令下去,前线部队继续休整,无令不得擅自行动。

  违者军法从事!”

  他默默地接过了卡片,放在自己的手机上随意的扫描了一下。

  紧接着,他便像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一般,冷着脸沉声说。

  “诺!”

  控制室内的众人,当即躬身应诺。

  《金革之声》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