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金革之声> 第六百一十四章:枷锁

第六百一十四章:枷锁

  不计其数的秃头奴族人在这场大规模屠戮中丧命,无数的聚居点被付之一炬,通往阎罗地狱的路上……可谓“人满为患”。

  但这场杀戮的实施者,也就是燕王府的将士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老祖宗说过:“蛮族灭,华族兴。”

  现在满世界都还有很多蛮子呢。

  杀多一些,对他们来说不过分。

  但在这诺大的华族大家庭之中,还是有一些意见不同之人存在。

  “殿下,学生想问,您为何在这东方行省之中,造如此之杀孽?

  杀得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样行事,恐怕会惹王爷不悦吧?”

  宁远城帅府之中,一个穿着华衫的年轻学生坐于下首,冲着正高坐在主位上的燕王府二殿下李元洵拱手道。看書溂

  被阿苏勒率部救下后,李元洵就撤退到了宁远城中,远程指挥战事。

  不是因为他害怕了,不敢上前线。

  而是因为他已经身负重伤。

  上不得前线了。

  此刻他端坐在椅子上,既是因为需要保持上位者的威严,也是因为他现在根本就无法靠自己站起来。

  站不起来,那不就只能坐着了?

  难不成还要在这客人面前躺着?

  那成何体统。

  “先生不必担心,我父王既然把这东方行省的事务,全权交予我来处置,给了我便宜行事之前。

  那这里的一切事务,自然由我决断。

  那些居于野外的秃头奴,根本无法为我们怎么所用,留着还会占有土地,于我燕王府而言就是无意义的垃圾,

  杀了便杀了,不必介怀。

  即便现在不杀,我父王也会找机会悄悄清理掉的。

  而我身为人子,自然要尽心竭力为父王分忧解难。

  提前清理掉一些垃圾罢了。

  都算不得大事。”

  他坐在主位上,一边说着,一边轻抚着自己的伤腿,显得泰然自若,完全没有一点像被质问了的样子。

  其实他撤回来之后,就已经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镇定、沉稳、平和……

  与之前相比,似乎是成熟了许多。

  那场战斗其实算不上大战,虽然双方前前后后都搭进去了很多人,但其实真正打得火热的,也不过几千人罢了。

  在这动则几十万大军的世道,区区几千人还真算不上什么大战了。

  可他还是在这场战斗中,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那些前仆后继上来“送死”的奴兵。

  那些坚守不退的侦查营将士们。

  都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被阿苏勒救下的时候,身边已经只剩下区区十几人了。

  保护他的几个空勤团士兵,以及绝大多数的侦查营将士,都已战死。

  连他自己的双腿,都被弹片击伤。

  最后是被残兵抬着回来了。

  他觉得那些人本该不用死的。

  如果空勤团的主力及时支援。

  如果阿苏勒所部万骑不在城外磨蹭。

  如果师部没有逼迫侦查营直接进攻。

  如果真的有如果…….

  这些人大多都不用死的。

  可惜,战争就没有如果。

  一步错,则尸骨无存。

  他撤回来之后,想了很多很多。

  想军中那些龌龊事,想那些只因为自己是父王的儿子,所以甘愿为了保护自己一直到战死的将士们。

  其实他不恨任何人,他只恨这该死的世道和政治,把人心都逼成了“黑心”。

  战死,竟成了如此平常之事。

  没有人为战死者伤心或流泪,只有战损报告数据上冷冰冰的数字,能告诉后人那些战死者也曾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有些累了,所以刚好趁着负伤,撤退到了后方的宁远城中修养。

  其实他也打定了主意,即便伤势恢复也不会再亲临前线了。

  让他实在没想到的是,即便自己都已经身负重伤了,也选择撤退到了后方。

  他这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

  可还是有人,敢上门来质问自己。

  而且来人还是一个该死的书呆子。

  “殿下,学生认为过度杀戮总归是一件不好的事,您应当以仁慈之心,安抚这片土地上的数千万可怜人,以此来彰显我华族的仁德之心。”

  听到书呆子这番言论,他顿时没了要和其解释甚至争论的心思。

  一个读书读傻的白痴罢了。

  并不值得他浪费口舌。

  可他又不能直接把人哄出去。

  因为这个书呆子,是带着父王的令牌来到这里的。

  这货若没有父王的令牌在手,估计早就把他下令打残打废了。

  他一度怀疑,这货就是父王送过来特意恶心自己的。

  “先生还是下去休息吧,我现在还有重要军务要处置。

  来人,送先生回客房。”

  他笑眯眯地表示要送客。

  两个守门的卫兵立刻进来,伸手就要把那个书呆子给拽出去,不留一点情面。

  “殿下!您为何不听建言?

  您如此独断专行!老王爷怎么可能会立您为世子呢?!

  尔等丘八快放开我!学生不解!求殿下告知啊!殿下!殿下啊!”

  他低下头,不想看那个书呆子挣扎着被拖出去的惨样,却不得不听那大嗓门。

  还好,这刺耳的叫声越来越远了。

  “殿下,这书呆子虽奇蠢如猪,但他毕竟手持王爷的令牌啊!

  您屡次三番这样对待他,不会惹得王爷对您产生反感吗?”

  待那书生的叫喊声听不见了,坐在他右下座位上的幕僚,便说话了。

  他不得不抬眼看去。

  此人说是幕僚,却也是陪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既然是自家兄弟,他自然不能敷衍。

  “别担心,父王这只不过是担心我没有了节制,太过放荡了而已。

  这个蠢货就是父王派给我的‘枷锁’。

  所以我才肯屡次三番的接见他。

  若换了别人,早就拖出去砍了。

  只是我很好奇啊,父王究竟从哪里找来这样一个烦人的白痴书生。

  满脑子都是些没用的仁义,最离谱的是他竟然想对奴隶施以仁义!”

  在好兄弟面前李元洵自然不需要装什么严肃了,随意就好。

  这不,一口一个白痴、蠢货的骂。

  要是他的管教先生知道了,估计得抓着他打一百遍手板子。

  可不得把他的手打成猪蹄了。

  “殿下说得在理,当年太祖太宗,乃至圣祖爷都很不喜欢那些秃头奴。

  可惜了,圣祖爷在位时分身乏术,未能如愿剿灭他们。

  待到那宪宗皇帝在位时,才完成了圣祖爷的夙愿啊。”

  他这幕僚兼好兄弟,话语中对圣祖皇帝多有尊崇,却对太祖太宗不甚尊敬,可见其对古代帝王的看法,于国内主流不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