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六百四十五章:秦牧授课(1/5)

第六百四十五章:秦牧授课(1/5)

  武德殿。

  李二,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三人,围在案牍前坐着。

  听着李二的话。

  李承乾倍感疑惑,问道:“父皇,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平安背后的人?”

  “您是说,薛仁贵将军会参与其中?”

  李承乾虽然年岁不大。

  但自从跟随秦牧以后,修习武艺,研读兵法已是家常便饭。

  虽不敢说是精通。

  总归还是略懂一二。

  兵法谋略,行军布阵,那是需要研读大量兵书做基础的。

  辅之以老师讲解最佳。

  显然。

  陈平安在拜薛仁贵为师之前,应该没有名将指点。

  李二端起凉茶,啖了一口,脸上噙着笑意。

  “若单是薛仁贵还好。”

  “不过,你那老师会袖手旁观?”

  “陈平安是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以前也只是在茫崖书院学习四书五经。”

  “但秦牧和薛仁贵两人有。”

  “如今距离军策考试还有三天,你就不相信秦牧和薛仁贵会创造出奇迹?”

  话落。

  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他倒是没有将秦牧带入其中。

  长孙无忌接话道:“陛下此言,甚有道理。”

  “牧儿这孩子,一向爱才,又是薛仁贵的亲传弟子,”

  “他肯定会倾囊相授,到时候这武状元的名头,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听了此话。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書溂

  这次他总归是明白了,陈平安确实有后盾,而且很硬。

  “等着看吧。”李二眉梢微挑,沉吟道:“今岁的武举,将会十分精彩。”

  “如此看来,秦牧这方法倒是行,将我大唐青年才俊全都挑了出来。”

  ......

  长安城。

  秦府。

  厢房。

  秦牧,薛仁贵与陈平安坐在屋内。

  如今这厢房已经变成了作战工作室。

  墙上满是地图,屋子中央还有一个诺大的沙盘。

  周围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类兵法军策古籍。

  秦牧与薛仁贵两人,要为陈平安在这里进行为期三天的魔鬼训练。

  不过这一切都是薛仁贵布置的。

  为了陈平安的武举考试,薛仁贵可谓是煞费苦心。

  陈平安扫视屋内,又抬头看了看薛仁贵与秦牧两人,眼眸中满是激动与惶恐。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被大唐两个传奇人物,同时指导的一天,内心的激动难以掩饰。

  “驸马爷...师尊...我...”

  陈平安看着两人,缓缓开口。

  “好了。”薛仁贵摆了摆手,“感激的话,你就不用多说了,你也拿不出什么感谢我们的东西来。”

  “你若真是有心,拿出态度,拿到武状元的名头给我们看看。”

  闻言。

  陈平安深深揖礼。

  “驸马爷放心,师尊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夺得武状元之位。”

  此时。

  陈平安说的再多,也无法表达万分之一二。

  如今,唯有全力以赴,争夺武状元名号,才对得起驸马爷与薛仁贵的教导。

  秦牧点了点头。

  “好。”

  “闲话我们便不说了。”

  “但平安你要记住,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你务必要举一反三,如此方能在军策论答中,拔得头筹。”

  “今日第一课。”

  “论长平之战。”

  闻言。

  薛仁贵与陈平安两人,皆是正襟危坐。

  不过薛仁贵是旁听。

  陈平安才是主角。

  秦牧看向陈平安,淡淡道:“平安,长平之战,你可知晓。”

  话落。

  陈平安点了点头,缓缓开口。

  “知晓。”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国富兵强,势不可挡,旌旗麾指,攻无不克。”

  “而且秦国的战略非常坚定:远交近攻。”

  “长平之战便是由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割让上党给赵国引起的。”

  “表面上看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盛,是唯一一个能与秦牧较量的国家。”

  “但那只是表象,赵国与秦国相比,实则外强中干,两国君主之间的气度,更是不同。”

  “周赧王五十五年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国大将王龁,对长平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大将廉颇迎击秦军。”

  “同年六月,王龁率军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国大将廉颇,斩杀都尉四名,赵国的二樟城与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

  “同年七月,秦国攻占赵军西边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此时,赵国大将廉颇才意识到秦国的决心,一场两军对垒之战,竟慢慢演变成了决战。”

  “廉颇知晓秦国的狼子野心,便退至丹河东岸,修壁垒,扎硬盘,转攻为守,意图将秦国拖垮在丹河西岸,而且廉颇本就擅守,秦军讨不到便宜。”

  秦牧与薛仁贵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没有打扰。

  陈平安更是越说越起劲。

  由此两人可以看出,陈平安对于军事,确实有着浓郁兴趣。

  紧接着。

  陈平安继续道:“赵国大将廉颇拒守不出,被赵孝成王误以为他畏惧秦军,赵孝成王恼怒廉颇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怯缩不战。”

  “最后在秦国反间计下,赵孝成王不顾众人反对,用赵括换下了廉颇。”

  “秦昭王见计谋得逞,以白起换下王龁,对赵国发动总攻。”

  “秦将白起兵分两路,一路佯败,将赵军引到秦军壁垒周围。”

  “一路切断赵军后路,进行反包围,断赵军粮道,困赵军于长平。”

  “赵军断粮四十六日,分四路突围,却五次不成。”

  “赵括亲自率赵军突围,身先士卒,却死于秦军手下,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

  “长平之战,以赵国大败而结束。”

  话落。

  秦牧点了点头。

  陈平安对于长平之战的理解,可谓是非常透彻了。

  不过。

  对于长平之战。

  秦牧倒是有一点不同见解。

  随即。

  秦牧看向陈平安,问道:“你也认为,长平之战的失利,责任全在赵括吗?”

  听了这话。

  陈平安眉头皱起,虽然不解,他还是点了点头,“回驸马爷,我是这么认为的。”

  “在赵军士气低迷,如此劣势的情况下。”

  “赵括转守为攻,对秦军全线发动反攻,这便是赵军大败的直接原因。”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