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六百三十七章:明事理的长孙皇后(3/5)

第六百三十七章:明事理的长孙皇后(3/5)

  殿中。

  秦牧看向李承乾,笑道:“不忙,我先给长乐公主复诊一番。”

  随后。

  长孙皇后带秦牧入了内室。

  其实,对于李承乾这个弟子,秦牧还是十分满意的。

  有他和李二两人的辅佐和教育。

  今后李承乾的成就不会低。

  而且女帝也已经被他收到了秦府之内,今后这天下乱不了。

  内室。

  长乐躺在卧榻上,气色好了很多。

  “姐夫,你来了。”

  见秦牧进来,长乐瞪着一双美眸望着他。

  对于秦牧这个姐夫。

  长乐,李泰等人,还是颇为喜欢的。

  长乐说着,就要挣扎起身。

  秦牧笑道:“不用起身,躺着就行。”

  “你这几日身子虚,等调养一段时间便好了。”

  长乐柔声道:“让姐夫费心了。”

  见闺女懂事,长孙皇后甚为欣慰。

  卧榻上。

  秦牧正为长乐号脉。

  长乐突然开口道:“姐夫,我...我会不会死啊。”

  话落。

  秦牧微微一滞,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现在的公主,说话都这么直接吗?

  还不待秦牧说话。

  长孙皇后急忙冲了上来。

  “丽质,今后莫要说这些子虚乌有的话。”

  “不然母后定然责罚于你。”

  原本长孙皇后的心情还十分欢喜。

  听到长乐公主这话,瞬间沉下脸来,这孩子说的话,真让人生气。

  长乐公主向长孙皇后吐了吐舌头。

  “咯咯咯...”

  “儿臣只是怕今后不能陪伴母后左右了。”

  “儿臣知错了,母后莫要生气。”

  秦牧急忙宽慰道:“公主莫要着急,你的病早已稳定了,定会长命百岁。”

  “长命百岁!”长乐转动着一汪秋水般的眸子,“那我岂不是可以一直陪着父皇和母后了。”

  长乐说着,天真的像个孩子。

  其实她还真是个孩子。

  秦牧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随后。

  秦牧站起身来,看向长孙皇后,沉吟道:“皇后娘娘放心,长乐公主的病已经稳定了。”

  “明日便可以下床走动。”

  听了这话。

  长孙皇后彻底放下心来,“牧儿,真是有劳你了。”

  秦牧急忙摆手,“皇后娘娘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

  紧接着。

  长孙皇后让长乐好生休息,便与秦牧出了内室。

  两人来到殿中。

  李二望向秦牧,急忙问道:“怎么样秦牧,长乐恢复的怎样了?”

  “陛下放心。”秦牧回应道:“痊愈只是时间问题。”

  闻言。

  李二脸上噙喜。

  “如此这般,朕便放心了。”

  长孙皇后在一旁附和道:“陛下,臣妾都跟您说了,丽质已无大碍,您偏偏不听,非要牧儿跑这一趟。”

  “啧。”李二眉梢挑起,沉吟道:“朕这不也是担心丽质的安危吗?”

  “这下知道她真没事,大家伙不也都放心了吗?”

  “呵呵...”长孙皇后笑道:“是,是,是。陛下说的是。”

  紧接着。

  李二对长孙皇后继续道:“观音婢,朕跟你说一件事。”

  “朕打算给丽质多筹备些嫁妆的事,有些逾礼。”

  “魏征谏言,让朕按礼制筹备,莫要逾礼。”

  听了这话。

  长孙皇后笑道:“陛下,臣妾不是跟您说了吗?您偏偏不听。”

  “永嘉公主大婚这才过去多少日子。”

  “您给丽质筹备的嫁妆,便要翻倍。”

  “别说魏征不同意,就算礼部都不可能同意。”

  长孙皇后,十分开明。

  对于皇子和公主的事,她从来都是循规蹈矩,在律法和礼制之内办事。

  从不让李二为难。

  后宫更是被她治理的井井有条。

  李二无奈道:“朕不过是想为闺女多筹备些嫁妆罢了。”

  “这算得了什么事?本来大家伙已经讨论出了折中的法子。”

  “但魏征偏偏不同意,还将朕数落了一顿。”

  秦牧在一旁听着。

  心中暗笑。

  你那不是自找的吗?明知道不可为而知。

  还是魏怼怼在场的情况下。

  长孙皇后应声道:“陛下没有责备魏大人吧。”

  “他本就是谏臣,又统领着御史台。”

  “朝廷中,这点得罪人的活全都让魏征揽下了。”

  “您想想,他一面针对您,一面针对满朝文武,有几个人会说魏大人的好。”

  “所以凡事您要往好处想,多为魏大人考虑考虑。”

  “像他这般敢于谏言,刚正不阿的人,才是大唐的栋梁之才。”

  听了长孙皇后的话。

  就连秦牧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还真是。

  上对天子,下对文武百官。

  这点得罪人的活,全都让魏征独自一人揽下了。

  李二连忙点头,“朕当然知道,所以朕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封赏了他。”

  “朕一直拿魏征当做镜子,怎么舍得为难于他。”

  长孙皇后应声道:“陛下仁德大义,魏征敢于谏言,值得陛下如此敬重,他能从大义制约陛下的皇权,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李承乾在一旁认真听着,没有言语。

  魏征头铁的性格,他也知道。

  只是他年岁尚小,许多道理领悟的还不够透彻。

  但有一点他知道。

  魏征确实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社稷之臣,伴君如伴虎,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敢于谏言。

  他的父皇也当得圣主明君,在魏征咄咄逼人的谏言下,还能予以恩赏,李二的心胸和气度,可见一斑。

  紧接着。

  李二看向秦牧,脸上噙笑。

  “要说起这件事,秦牧也算功不可没。”

  “当初,若不是秦牧一番犀利的言辞,哪有今日头铁的魏征。”

  “而朕也将失去一面镜子。”

  “虽然朕可能也会成为圣主明君,但大唐定是少了一位良臣。”

  “想当初,魏征可是一名人人得而诛之的隐太子余党。”

  “多少人都想手刃了他。”

  提及此事。

  李二倍感欣慰,今后要想过得舒服,还得是多念秦牧与魏征两人的好。

  不然依这两头铁人的性格,非要将他气出个好歹来不可。

  听着李二的夸耀。

  秦牧风轻云淡道:“陛下过奖了,若不是您博爱仁义,又怎么会留魏大人到今日。”

  对于魏征这件事。

  李二还是值得秦牧敬佩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2.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3.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4.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5.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6.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7.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8.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9.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10.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2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