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538章 兵临阳平关

第538章 兵临阳平关

    阳平关外。

    陆玄的大军抵达,和镇守关外的吴军汇合。因为阳平关的西、南两面有河流途经,再加上背靠险峻大山,能进攻的方向只有西偏北的位置。

    也只有这个方向,地势稍微开阔些能驻军。

    军队安顿妥当,陆玄把甘宁喊来,问道:“兴霸,热气球的材料和物资都有了。你需要多长的时间,把后续的热气球制作完?”

    甘宁不假思索道:“回禀大王,最多两天。之所以是两天,是每个热气球制作完成,都要点火实验,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热气球是要升空的,一旦在天上出现漏气,摔下来不死都是重伤,必须慎重。”

    陆玄想了想,开口道:“现在过了午时不久,还剩下半天。你调集所有的人,连夜赶工制作,争取一天半完成所有热气球的制作。”

    “后天上午,就发起进攻。”

    “当然,前提是风向适合。”

    “这两天的风向,都是朝阳平关吹,只要天气不变,就可以按计划行动。时间紧迫,只能给你这么多的时间。本王能做的,是全力协助你。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陆玄问道:“能完成吗?”

    甘宁有刹那的迟疑,却是一咬牙,郑重道:“请大王放心,末将一定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去忙吧。”

    陆玄点了点头。

    甘宁转身退下,陆玄思考着接下来的安排。在陆玄思考的时候,没过多长的时间,士兵进入营帐,禀报道:“大王,贾军师求见。”

    “请!”

    陆玄吩咐一声。

    士兵去传令,不一会儿,贾诩进入营帐中,行礼道:“臣拜见大王。”

    陆玄问道:“文和有什么事?”

    贾诩神色柔和,眼神睿智深邃,缓缓说道:“臣了解了阳平关这几天的天气,再询问了有经验的老农,都说最近无雨,天气很稳定。”

    “臣也是夜观天象,判定最近的天气没有雨。现在的风向,恰好是西北风,从西北面吹来,适合我们的热气球升空朝阳平关去。”

    贾诩笃定道:“只要天气不骤然突变,基本上没问题。”

    陆玄说道:“有文和的判断,本王就更有把握。我现在,去会一会阳平关的守将,摸一摸底。毕竟阳平关的镇守将领是谁,都还不清楚。”

    贾诩提醒道:“大王注意安全。”

    陆玄神色自信,回答道:“有许褚在,文和尽管放心。”

    他留下贾诩在营地中,带着许褚以及身边的亲卫出了军营,来到关外六十步左右停下。

    这个距离,再加上许褚的保护,相对比较安全。

    陆玄朝城楼上看去,有心试探,很跋扈的高声喊道:“城楼上的守将是谁,给本王报上名来。本王枪下,不杀无名之辈。”

    夏侯渊已经得到陆玄抵达的消息,一直在城楼上等着。

    如今,陆玄竟然来了。

    夏侯渊看着关外的陆玄,杀气腾腾,怒气不可遏止的冒出来,高声嘶吼道:“陆玄小儿,你老子我是夏侯渊。你迫不及待的来送死,是有恶鬼追着你吗?”

    陆玄轻轻一笑,竟然是夏侯渊镇守阳平关。只不过夏侯渊在镇守上,比曹仁差了很多。

    关键是,夏侯渊容易浪。

    陆玄听到夏侯渊的回答,没有动怒,冷静回答道:“当初在兖州的时候,我如果记得没错,你和曹仁、曹洪这些人,都被曹操带到我的军营,以师礼拜见我。现在动辄称呼老子,不怕遭雷劈吗?”

    夏侯渊咬牙怒道:“你陆玄算个屁的老师,你杀了我兄弟曹洪,又杀了我兄弟曹仁。你这样的人,我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

    陆玄无奈叹息一声,开口道:“我杀曹洪这件事,罪在谁呢?我看是罪在曹操。当初,我早早就招降了张绣,准备去谋划荆州。”

    “曹操不甘心,非要进入荆州和我争夺,要来攻打我。”

    “曹操输了,曹洪被杀,那是很正常的。难不成战场的厮杀,是闹着玩儿的吗?不需要付出性命,不需要流血牺牲吗?”

    “或者是,曹操的人输不起,输了也不认账?”

    “既然输不起,打仗做什么,干脆回去种田,抱着媳妇儿滚床单生娃。至于曹仁被杀,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每一个人,我都招降,他们不愿意投降,不想活,你能怪我吗?”

    夏侯渊顿时语塞。

    战场上的将领,一贯是把脑袋别在腰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只是,曹洪死了他难受。

    夏侯渊沉声道:“陆玄,就算是你巧舌如簧,那也没用。我夏侯渊不管这些,我论亲不论理,你杀了我兄弟,我就要杀你报仇雪恨。”

    陆玄神色戏谑,打趣道:“既如此,我给你机会报仇的机会。夏侯渊,敢不敢出城一战?我如果败了你,你开关投降。我如果败了,该你大赚特赚。”

    “休想!”

    夏侯渊想都不想就回绝。

    他冷着脸,嘲讽道:“你陆玄狡诈如狐,行事诡谲,我不会相信你。陆玄,你想用这种卑劣的手段,骗我出关,不可能得逞。”

    陆玄叹息一声,感慨道:“唉,没想到夏侯妙才也如此的聪明,竟然骗不了你。”

    夏侯渊皱起眉头。

    陆玄的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

    夏侯渊继续道:“陆玄,言语上的小把戏,没有任何的用处。你有胆量的,就尽管来进攻阳平关。你陆玄不是吹嘘所向披靡,横行无敌吗?我倒要看看,你能拿阳平关怎么办?”

    强硬的话语,回荡在空中。

    他也是激将。

    只要他守着阳平关不出去,他不信陆玄能杀进来。

    陆玄准备说话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有了进一步的想法,顺势就高声道:“夏侯渊,你仔细的听着。城楼上所有的曹军将士,都给本王听好了。两天后,本王在关外开坛作法,请上苍赐予金甲神兵,神兵天降,夺取阳平关。”

    夏侯渊嗤笑两声,不屑道:“陆玄,你说什么开坛作法,简直妖言惑众。朗朗乾坤下,神兵天降,还金甲神兵,简直是笑话。”

    陆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这是他要达到的目的,让夏侯渊怀疑,等后天上午进攻的时候,才能起到震撼的作用,进一步打压夏侯渊麾下军队的军心。

    陆玄没有再多说,直接道:“夏侯渊,我们拭目以待。两天后,你自会见到的。”

    说完,陆玄干脆利落的离开了。

    夏侯渊望着陆玄离去的背影,眉头皱起。理智告诉他,陆玄开坛作法是假话。可是,陆玄在众目睽睽下允诺,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那就不能作假,否则陆玄的话再无影响和威慑,这又让夏侯惇不得不怀疑真假?

    夏侯渊看向丁宵,问道:“你说陆玄的话,是真是假呢?”

    丁宵眉头深锁,面对夏侯渊的询问,沉吟斟酌了好一会儿,才谨慎的开口说道:“将军,按理说,这事儿应该是不怎么可能的。”

    夏侯渊哼了声道:“你说的按理说!”

    丁宵讪讪道:“卑职只是觉得,陆玄为人狡诈,行事妖如鬼神,难以揣度。”

    夏侯渊不再和丁宵说话,看向陆玄军营的方向。他的内心,依旧不相信,所以沉默许久后,一副自言自语的姿态,喃喃道:“不管怎么样,陆玄不可能成功的。我夏侯渊在,阳平关必定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