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537章 曹操发疯了

第537章 曹操发疯了

    南郑县。

    城楼上一片喊杀声。

    曹操带着军队急行军,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了南郑县。他刚到的时候,没有立刻发起进攻,而是选择了喊话招降,希望能策反张鲁。

    可惜,曹操的招降,先被法正骂了个狗血淋头,又被张鲁以五斗米道的名义大骂,说曹操是屠夫,会不得好死。

    碰壁的曹操,才熄了招降的心思,下令猛攻南郑。

    只是,南郑和沮县不一样。

    沮县是一座小城,南郑是汉中的治所。沮县连护城河和瓮城都没有,南郑县城外不仅有护城河环绕,还修建了瓮城,且城池高大坚固。

    除此外,法正早早准备,调集了充裕的防守物资。最重要的一点,南郑城兵力充足,有两万张鲁的精锐在。再加上张鲁是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动员了南郑的百姓。

    整个南郑,全民皆兵。

    曹操来围城,城内难免有少许恐慌的情绪,可是张鲁能稳定人心。

    以至于,曹操连番的进攻,都没能拿下县城,大军都被阻拦在城外。

    曹操在远处观战,看着喊杀声四起的城头,眉头微蹙。如果一直被挡在南郑城外,曹操就无法调集汉中的力量,无法把汉中利用起来。

    甚至,反而会被拖住。

    这是曹操不允许的。

    曹操目光一转,看向了郭嘉,询问道:“奉孝,南郑是一座坚城,加上张鲁决心死战,又有吴国的人掺和。我们要强攻,需要太多的时间。除了杨松和杨柏兄弟外,城内有没有其他的暗桩和我们里应外合?”

    郭嘉摇头道:“秦王,城内虽然有些眼线,都是无足轻重的小卒,一些佐吏,起不到作用。最核心的杨松和杨柏被拿下,就没了其他掌军的人。”

    曹操看向杨昂,问道:“杨昂,你有没有认识的人呢?”

    “没有!”

    杨昂也是干脆回答。

    曹操眉头深锁,左手摁住腰间的剑柄,右手握拳叉腰,来回踱步片刻,眼中掠过一抹狠意。只是转眼间,这一抹狠辣又收敛了起来,吩咐道:“继续进攻,再等一等。”

    军队仍是稳健的进攻。

    喊杀声持续,大批大批的曹军依旧没能破城,局势始终僵持。

    恰在此时,一名士兵来到曹操的身边,禀报道:“秦王,夏侯渊将军有急报送回。”

    “把人带过来。”

    曹操吩咐一声。

    士兵去通知,不一会儿,哨探来到曹操的面前,抱拳行礼后递上书信。

    曹操接过了书信,迅速的往下看,当曹操看到曹仁被杀,沮县落陷,眼中瞳孔都出现刹那的失神。

    下一刻,曹操神情更是森冷。

    “痛煞我也!”

    曹操手一松,书信落地,双手抱头,一双锐利的眸子中,闪烁着熊熊的怒火和杀意。

    郭嘉连忙捡起书信查看,当他看到曹仁被杀,也是面色凝重,忍不住喟然叹息。

    荀攸、程昱等人,纷纷看过来,一个个很是担心。

    曹操怒目圆睁,好半晌后,脑袋的疼痛才稍稍减缓。他握紧拳头捶打着胸口,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高声道:“陆玄杀我子孝,破我城池,此仇不共戴天。本王,誓要为子孝报仇雪恨。”

    周围的人顿时明白了。

    曹仁在曹操的身边,有着极高的地位。现在曹仁步上曹洪的后尘,曹操的怒火可想而知。

    郭嘉担心曹操的情绪失控,劝道:“主公,子孝将军被杀,大家都悲痛,没有不愤慨的。只是陆玄还在关外,暂时无法攻破阳平关。”

    “当务之急,要尽快拿下南郑,主公就可以调转方向,和夏侯渊将军汇合,在阳平关和陆玄血战,为子孝将军报仇雪恨。”

    他改了称呼,又称呼曹操主公。

    这是对曹操的宽慰。

    程昱年纪最大,面色肃然,郑重道:“秦王,夺取南郑至关重要,请秦王切莫意气用事。”

    荀攸道:“请秦王明鉴。”

    一个个都担心曹操愤怒下,要抽调兵马去阳平关厮杀,到时候,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局面。

    曹操眼神冰冷,大袖一拂,开口道:“本王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南郑是我们的后方,必须拿下。只是张鲁铁了心抵抗,不好攻打。”

    说到这里,曹操眉眼中又浮现出狠辣神色,说道:“南郑军民都和本王为敌,就没必要再留余地。传令所有攻打南郑的士兵,攻破南郑后劫掠三日。”

    “本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破城。”

    “当年,本王率军所过之处,人人惊惧,不敢一战。这些年来,本王修身养性,少了杀伐之气,这些穷乡僻壤的人,就失去了敬畏。”

    曹操冷冰冰道:“既然不愿意归顺,那就直接屠戮。”

    森冷杀气,自曹操身上弥漫开。八壹中文網

    命令传下去,没有人开口劝阻,也没有人去怜悯南郑城内的百姓。到了这一步,必须拿下南郑,否则继续拖延,曹军的处境会很不妙。

    曹军将士激动亢奋,尤其是曹操的嫡系青州兵,更是嗷嗷叫起来。

    青州兵跟随曹操,军纪很败坏,可是他们每一次作战,又非常的骁勇,因为打了胜仗就可以劫掠,抢到的都是自己的。

    恰是如此,青州兵敢拼敢杀,全部都听从曹操的命令。

    历史上曹操身死,青州兵闹了起来,在军中直接击鼓,闹着要回家。要知道,青州兵击鼓的地方是魏国王都,军中擅自击鼓闹事,是极大的政治事件。

    闹事的根本原因,是曹操没了。

    曹操死后,对青州兵各种优待和好处没了,青州兵就不愿意为曹丕效力。

    如今曹操的命令下达,青州兵沸腾,攻势如潮,一波一波不断的冲杀上去,使得南郑仿佛是大浪中的一艘船,仿佛随时有倾覆的危险。

    张鲁很是惧怕。

    法正看到城外的情况,也知道了曹操下令要劫掠屠杀的命令。他看了眼骁勇善战的曹军,看着疯狂嗜血的青州兵进攻,没有任何的慌乱,反倒多了一抹笑意。

    法正看向张鲁,迅速道:“师君,曹操下令破城后劫掠屠杀,凶残的本性又显露了。虽说曹军攻势凶猛,实际上,这是好事情。”

    “原本有师君在南郑,人心归附,全民皆兵。现在因为曹操的安排,断绝了百姓的后路,使得我们的人心进一步统一,将士百姓们都会更加的众志成城。”

    张鲁一琢磨,好像真是这样。

    曹操下了劫掠屠杀的命令,南郑的百姓就不可能投降,只能拼死一战。

    张鲁想通后,迅速说道:“我立刻去四方城池喊话,告知百姓关于曹操的安排。”

    法正开口道:“辛苦师君了,不过还要安排一番,让自愿参战的百姓,云集到城内来列阵。我们这一战,先让将士拼命。将士守不住,就调动百姓参战。此战必须要守住,否则所有人都会死。”

    张鲁点了点头,急匆匆就离开了。

    实际上,张鲁的内心很紧张。可是看到法正和赵云镇定自若,内心又有了斗志,莫名的稳定下来。

    法正看向稳定指挥的赵云,眼角掠过一抹笑意。这次把赵云带过来,是最明智的决定。因为赵云身处城楼上,指挥临危不乱,守得岿然不动。

    赵云在,大军就在。

    法正扫了眼城楼上的厮杀,越来越多的士兵投入战场上,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负,还会继续鏖战。

    恰好,这是他要达到的目的,不求击败曹操,拖住曹操就行。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