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463章 诸葛亮首倡迁都

第463章 诸葛亮首倡迁都

    陆玄看向在场的所有人,端起酒樽高声道:“今天是五经馆的好日子,选出了以你们十个人为首的五经馆人才。为你们贺,为诸位先生的辛苦贺。满饮此杯,请!”

    “吴王请!”

    众人齐齐端着酒樽敬酒。

    士子们喝了酒,都正襟危坐,非常的紧张。这十个士人,除了诸葛亮和陆玄亲自交谈外,步骘、徐盛这些人都是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陆玄。

    陆玄搁下酒樽,说道:“今天从五经馆到吴王府这一路,人声鼎沸,百姓欢呼,此情此景,本王想到了昔日,五经馆刚建立的场景。”

    “当时五经馆刚建立,选了第一批三百寒门士子。”

    “可是校场中,无数为官的大族士人,鄙夷五经馆,瞧不起五经馆的士子。三年过去,你们都成长了起来,再也不是昔日的人,甚至有无数人想要巴结你们,选你们为婿。”

    “这就是最大的变化。”

    陆玄声音回荡着。

    郑玄这些大儒名士的脸上,也浮现出感慨万千的神情。他们在五经馆内教学,也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很多士人抨击他们,说他们谄媚陆玄,说他们不务正业。

    如今,正名了。

    再也没有人敢说五经馆怎么差。

    诸葛亮、步骘这些人的神情,隐隐激动,因为五经馆现在证明了自己,这就是巨大的变化。

    陆玄继续道:“你们所有人,通过在五经馆的勤学证明了自己。然而大家族希望选你们为婿,是真正认可你们的能力吗?”

    “本王看,不尽其然。”

    “其实是认为,你们有了现在的基础,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所以接下来,你们还要继续证明自己,要进一步踏实做事,证明你们的能力,证明五经馆诸位先生对你们的培养没错,也证明本王的眼光没有错。”

    诸葛亮面色肃然,率先道:“定不负吴王厚望。”

    “定不负吴王厚望。”

    步骘、徐盛等其他的士人纷纷开口。

    陆玄对十个人的精气神很满意,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五经馆的考核,我是认可的。我也相信,你们一定是有才华的人。”

    “尤其是前三甲的诸葛亮、步骘和徐盛,本王更是寄以厚望。因为你们三人,是这一批士人中的佼佼者,你们代表了五经馆士子的最高水平。”

    “所以,你们看目前的吴国,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或者你们认为,目前的吴国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尽管畅所欲言。”

    “本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你们三人自行发言,不按照排名先后,谁愿意先来?”

    陆玄眼中多了期待。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必然要有一番询问的策论。按照后世的殿试,陆玄应该设卷开考,让诸葛亮、步骘和徐盛等这些人来最后考核一次,陆玄再根据答卷的接过评判。

    只是过于复杂了。

    现在五经馆的士子本就不多,而且大浪淘沙,陆玄记得的能留名青史的人,成才概率绝对是更大的。真正遗漏在历史之外的,终究是少数。

    陆玄没有选择殿试,选择了最简单的询问前三名。

    这也是三人该得到的荣耀。

    一双双目光,都落在诸葛亮、步骘和徐盛的脸上,其它后面七名的人,大多数有些庆幸,因为陆玄的询问看似简单,实际上不容易。

    郑玄眼神更是期待起来。

    他知道诸葛亮的策略,所以期待着诸葛亮一鸣惊人。

    “吴王,诸葛亮有话说。”

    诸葛亮没有任何的犹豫,率先站起身,不卑不亢的向陆玄行了一礼。

    陆玄说道:“本王洗耳恭听。”

    诸葛亮泰然自若,正色道:“在下读书期间,详细了解过吴国的情况,认为吴国的当务之急,不在于吏治,不在于农耕,更不在于厉兵秣马。”

    “放眼晋国、秦国和吴国,论吏治清明,农耕推广,兵强马壮,吴国是三国之最。”

    “吴国的富庶和强大,天下公认。”

    诸葛亮不急不缓的分析,显得非常有耐心。

    陆玄好奇了起来,问道:“既如此,孔明认为,吴国有什么是当务之急呢?”

    步骘、徐盛也跟着看过来。

    一个个士子,目光落在诸葛亮的身上。

    张昭也在打量诸葛亮。

    他对诸葛亮有些印象,当初陆玄安排诸葛瑾去带回来的兄弟。他听说陆玄要用诸葛亮,可是诸葛亮拒绝了,主动请求去五经馆读书。

    五经馆的大儒名士,也跟着看过来。

    诸葛亮对五经馆的大儒名士,都非常尊重,而且都在这些大儒门下学过。虽然不像是郑玄这样正式拜师,可是五经馆的大儒名士,都把诸葛亮当做弟子。

    现在弟子当着陆玄的面,要阐述策论,自然一个个都关切。

    所有人关注,目光热切。

    诸葛亮的神色却依旧平常,没有任何的慌张,不急不缓的道:“在下认为吴国的当务之急,是迁都稳固南方大势,奠定北伐基础,确定未来能一统天下。”

    刷!!

    大厅中,一片惊讶。

    五经馆的士人很震惊,一个个虽然安静的坐着,神色却无比惊骇。

    诸葛亮的话,堪称胆大妄为。

    五经馆的许多大儒也看过来,倍感震惊,没想到诸葛亮说出迁都这样的策论,让人猝不及防。

    张昭眼神熠熠生辉。

    他看诸葛亮的眼神,有了不一样的印象。这个年轻人,虽然丰神俊朗,平易近人,一开口就是惊世言论。迁都是大事情,绝对会引爆无数人的议论,也容易引发争论。

    张昭又有些好奇,诸葛亮要怎么阐述迁都的理由?

    他盯着张昭的目光,愈发灼热。

    陆玄心中惊喜。

    诸葛亮的话,堪称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不过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陆玄心中赞叹,笑道:“孔明说当务之急是迁都,为什么要迁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