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 第二八七章 边外

第二八七章 边外

    仇震海见杨振得这么严肃,想得这么长远,眼前还是炎炎初夏,他就已经想到了三九严冬,心里感慨,总算投对了人,当下敛了笑容,对着杨振抱拳道:

    “总兵大人且放心,此事卑职心里有数!有了总兵大饶关照支持,仇某所部就是再苦再难也能撑得下去!

    “而且就算再苦再难,难道还能难得过当年俺们在东江镇的日子吗?!当年那些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怎么过,都是好日子啊!”

    当年,东江镇的游击区虽然面积广大,但是实际上盘踞的那些海岛,有许多都是鸟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多数都是些孤悬海上、种不出什么粮食的荒岛。

    东江镇需要的绝大部分给养物资,都要靠朝廷供给,或者从朝鲜方面获取,物资供给极为不稳定。

    缺饷、缺粮甚至缺水,那都是隔三差五常有的事情,每每断粮的时间长了,就会有成批成批的老弱病残被饿死,而这些,在东江镇也是常有的事情。

    反正乱世人命不如狗,不管是远在京师的朝廷,还是率先掌控输岛物资的皮岛东江总兵府,从来也没有把这些情况当回事儿。

    杨振想起历史上东江镇辖内许多海岛上的悲惨情形,心下也是暗自叹气,唏嘘不已。

    对于仇震海的这支人马,杨振把该提醒的都一一提醒到了,现在要叫他做更多,他也做不到更多,想来想去,也只得听凭他自己努力了。

    杨振在这处山岗上,已经粗略了解了止锚湾船营的大致面貌,看了看此时色,正准备打道回府,并打算顺路去看看凌河口的俞亮泰所部营寨,就要开口话之际,却突然听见山岗下面一阵人马叫嚷。

    杨振身边众人一时都是诧异,连忙转身去探看,只是片刻功夫,就见邓恩策马直接奔上了山岗,出现在众人面前。

    原本满脸着急的邓恩看见了杨振等人,顿时喜形于色,连忙翻身下了马,快步来到众人跟前,对杨振低声道:

    “大人!张家口那边有消息了!杨珅杨守备派人回来了!”

    邓恩的语调,低沉而又急促,话里话外,甚至表情语气之中,都透露着一股子莫可名状的兴奋劲儿。

    “啊?!回来的是谁?!现在人在哪里?!”

    邓恩的声音虽然低沉,可是站在杨振身边的张得贵还是听得清清楚楚,此时杨振身边的众人之中其他人并不清楚张家口的消息是什么意思,但是张得贵却知道它是事关重大。

    而且他看邓恩的这个兴奋劲儿,肯定不是杨珅募兵成功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九是当时杨振交办给杨珅他们的另一件事情有了眉目。

    所以,张得贵乍听邓恩出来的话语,登时惊喜得追问出声,直到了出来以后,才意识到杨振此时身边人多嘴杂,此事实在不冶众议论。

    不过张得贵既然开口问了,邓恩就得回答他。

    这时就见邓恩随即冲着张得贵点头道:“回来的是缴立柱!现在松山城里,就在咱们总兵府协理营务处!”

    “哦,缴立柱,莫不是杨珅手底下那个黑不溜秋的傻大个儿黑柱子?!那我知道他!”

    张得贵听见邓恩出了人名,立刻就知道那人是谁了,当下立刻就对杨振道:“大人!咱们出来这一趟,时候也不了,是不是现在就回去?”

    杨振原本听到缴立柱的名字,还没什么印象,但是又听张得贵起此人是一个黑不溜秋的大个子,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一个来月以前杨珅向他告别时的情景,顿时想起是有这么一个人。

    杨珅一行人去宣府招兵,已经走了一个来月,算算也的确该送回来一些消息了。

    仇震海等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见邓恩、张得贵以及杨振都是一副对来人十分重视的样子,也都不话,都等着杨振的决定。

    “是该回去了!”

    杨振先是了这么一句,然后回头又对仇震海道:“咱们松山止锚湾船营的这摊子事情,就拜托给仇老兄你了!督促船队的弟兄们,趁着现在的好气,抓紧努力,多做一些储备,那样到了冬的时候,大家的日子才能更好过一点啊!”

    杨振对仇震海完了这话,也不等他回应,就又冲着张得贵道:“走吧!咱们先回城里去吧!”

    完话,当先转身朝山岗下走去。

    等到一行人从东门回了松山城,太阳已经开始西下,漫的金光普照着松山内的房舍街巷,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

    一路上杨振都没再话,他的心里浮想联翩,热切地盼望着杨珅派回来的这个缴柱子能够带给他一个预想中最好的消息。

    再眼下,已经是五月下旬了,草原上早已经春暖花开、莺飞草长了,宣大一带走边外的商队也该出发了。

    在这个时代,草原上一年之中的好时候,可是有数的,而五月到九月恰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了。

    他们五月出发,满载着关内的各种货物北上草原,然后辗转各部落,耗时几个月,行程数千里,到了九月归来,则满载着收获,满载着来自关外草原和东北的各种特产。

    这么一去一回,每每获利巨万。

    若是太平年月,这样做自然没什么大不聊,互通有无,开展贸易,还是好事情。

    可是在眼下这个年月,这样做,就是通虏,就是资敌,就是危害自己的父母之邦。

    且杨振回到了总兵府,下了马,挥退了协理营务处的几个帮办,然后在邓恩的前方引路下,直接到了二进院落。

    一进二进院所谓垂花仪门,杨振就见麻克清陪着徐昌永、孟和、李麻以及一个黑不溜秋的大高个子,从二堂正房内迎了出来。

    “哎呀老弟啊!你可回来了!杨珅那子派人从边外送消息来了!而且这子嘴还挺严实,不见你的面儿,愣是啥也不肯!”

    杨珅往宣府募兵的事情,徐昌永是知道的,至于背后的另一个目的,当时杨振也没想完全瞒着徐昌永,所以他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点的。

    同时,孟和当初去边外,前半程的路途还是跟杨珅他们一块出发行进的,又有了之前杨振反复询问李麻塞外草原上商路的情形,早叫他们心里生出了许多想法。

    当下,徐昌永迎上了杨振,三言两语就把情况明了。

    原来徐昌永他们今日中午,从乳峰岗出发,往西过了乌欣河,例行策马巡哨,同时打磨新编的骑兵,走得就远了一些。

    恰好在乌欣河西边,靠近边外的地方,撞上了一人双马往松山方向疾驰的缴立柱,当即就把他围住拿下了。

    也亏得缴立柱这个黑不溜秋的大高个子,之前在先遣营炮队里的时候,曾经给矮胖敦实的徐昌永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要不然的话,还不知道当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就这样,心知事情并不简单的徐昌永,领着一行人马,护送着缴立柱,直接奔来了松山城。

    杨振听徐昌永三言两语了情况,当即在院子里站住,看着黑铁塔一样站在众人中的缴立柱,准备开口问话。

    这个时候,那个黑铁塔一般的缴立柱上前几步,在杨振的面前单膝跪地行礼,道:“的缴立柱,见过总兵大人!

    “的带回了杨守备口信!杨守备叫的只能将口信当面给总兵大人你听,请大人清退他人!”

    缴立柱人如其名,站着的时候像根柱子一样高大,就是跪在霖上也跟徐昌永站着差不了多少。

    此时的缴立柱衣甲破旧,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本就黝黑的肤色显得更黑了,加上满身污秽,散发着一股酸臭发馊的气味。

    不过他神情严肃,目光坚定,不苟言笑,出来的话斩钉截铁,根本不容反驳。

    “你看看!你看看!他么的,这子嘴巴可严着呢!”

    缴立柱话音刚落,一边上的徐昌永就摇着头笑骂着话了,而且一边着话,一边拔腿就往前院走,带的其他人也纷纷苦笑着准备离开。

    “徐老兄!你且留步!老张!你也留步!咱们屋里谈!其他热就在这个院子里等候!”

    杨振完这话,先把缴立柱扶起,然后当先往二堂内的公事房里走去,走到了门内,又回头冲着麻克清道:

    “麻六,你现在立刻到东门和北门去一趟,去把李禄、张臣两个一并叫到这里议事!”

    大明新命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2.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3.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4.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5.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6.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7.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8.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9.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0.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1.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2.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3.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4.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5.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6.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7.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9.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0.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1.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2.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3.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