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反诈老陈

为了整治酷吏,减少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朝廷不久前下过禁令,严禁各地官府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动用重刑。

但实际执行下来,情况就变得有些微妙了。怎么算有证据?如果动用重刑之后,犯人主动交代了证据,官府再说这证据是动刑之前就找到的,谁又能知道?

有些心理素质强大的犯人,面对再确凿的证据都不肯认罪,这个时候完全可以酌情应对朝廷的禁令。就拿眼下这个案子来说,既有假佛像的物证,又有胡刚模棱两可的供词,孙知府动用重刑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开始,胡刚还想咬紧牙关,拒不认罪,但是才打了十几大板下去,他的屁股就首先受不了了。最后胡刚当堂求饶,将一切罪行招供。

诈骗杨老师的嫌犯,是胡刚的儿时玩伴,他离开晋州多年,最近刚刚返回。两人在喝酒时一同研究出这个诈骗套路,杨老师十分倒霉地成为了第一个实验对象。

堂审结束后,胡刚被押入大牢。

孙知府从座位上缓缓起身,十分高兴地大笑两声,看着陈容说道:“哈哈,陈容,你这个办法果然妙哉,你是怎么想到将两个佛像互换的?还有,你怎么知道他会把佛像藏在店铺里?”

陈容微微一笑,旋即解释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他把假佛像藏哪了,甚至不确定他是不是已经销毁了。如果没能找到,我会找人仿造一个,再拿来诈他。其实互换佛像的办法,只是简单地利用了犯人的心理,引诱其露出马脚而已。如果对手够聪明,我这些小聪明也只是无用功。”

“本府发现,你小子还真是个查案的天才。”孙知府满意地笑了笑,而后问道,“他日高中,有没有兴趣去刑部任职?本府在刑部也有一些关系,你若有意向,本府可以帮你修书一封,送到刑部。”

陈容十分谦逊地说道:“多谢孙知府抬爱,只是学生连乡试都没过,从来没想过那么远。”

“哈哈,说的也是。不过本府相信,以你之才,金榜题名指日可待。”孙知府大笑道,“加油啊,若是晋州真能考出个状元,本府也能颜面有光!”

“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

官府根据胡刚招供的线索,成功将其同伙抓获,同时牵连出一个大型诈骗团伙。原来那人也不是只跟胡刚合作,他这次就是跟着某诈骗团伙,流动到晋州的。这个团伙同时还印刷假银票,可谓是罪大恶极,团伙首脑十有八九会被判死刑。

至此,杨老师被骗一案告破,官府也帮他追索回了被骗的五百两银子。

有了对这个诈骗团伙的杀鸡儆猴,其他宵小之徒收敛了许多。晋州再次恢复了风平浪静,只可惜仍有一些诈骗案没能告破,嫌犯也销声匿迹了。那些流动的诈骗团伙,逃得逃,抓得抓,剩下的人见情况不妙,都准备离开晋州,去其他地方东山再起。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彪新立异》的反诈专刊出版了。这次印刷完全由官府资助,陈容也没打算卖,挨家挨户发杂志,保证全晋州每个家庭至少一本。当然,除此之外有愿意花钱买的,生意不做白不做,但定价只有十文钱\/本。

这次主编的名字不再是“东小月”,而是变成了“反诈老陈”。

虽然都是陈容一个人就是了……

百姓们对本期的有奖竞答反响异常热烈,大家都纷纷给杂志社回信,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将题目答对。说明这期反诈专刊没白出,大家都学习到了反诈知识,提高了反诈意识,骗子们很难再骗到人了,逼得他们不得不离开晋州。

对于抓捕这些不知躲藏在何处的漏网之鱼,陈容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最近,朱明月已经请来了原“江湖百大高手排行榜”的作者,邀请其加入杂志社,成为了杂志社“人物访谈”专栏的主编。近几期人物访谈在市井中水花不大,但是在江湖上却是反响颇深,因为最新一期的被采访者,赫然便是“浪子剑”方天明,也就是朱明月的师父。

那可是江湖上公认的,排名前五的超级大高手!

这篇采访一登出去,江湖上那些大侠都坐不住了。前面采访过百大排行榜第九十的,现在又采访了个第五的,岂不是说明杂志社一点不挑食,什么层次的高手都有机会上啊?新一期才发行短短几天,晋州就涌入一批绿林豪侠,全是奔着明月杂志社来的。

朱明月跟师父貌似和好了,方大侠没事就会去杂志社坐一会儿,看看这些武林人士有没有图谋不轨的。有他老人家在,没人掀得起风浪。

正好,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好打抱不平的大侠,陈容直接在反诈专刊的最后刊登了尚未落网的诈骗犯画像,同时宣布:谁抓到的通缉犯最多,谁就能上下一期《彪新立异》专访!

诈骗犯们都吓傻了,还能这么玩的?我不就骗个钱吗,你至于找一群下手没轻没重的江湖人士来抓我?这下他们可全都恨死反诈老陈了!

但是光恨也没有用,为了专访的名额,江湖大侠们充满了斗志,不出三天,基本把在逃的通缉犯抓了个遍。

……

“教主,有何吩咐?”

在一间宽阔的道场里,一个年轻人身穿乳白色道袍,发束莲冠,对着一位正襟危坐的道人,毕恭毕敬地鞠躬行礼。

“知道明月杂志社在哪吗?”被称为“教主”的道人,声音威严地问道。

“略有耳闻,属下应该能打听到。”

“我发现杂志这东西挺有意思的,很适合用做宣传。最近宣传反诈的文章一刊登,把骗子们的饭碗都砸了。可惜没能在他们被捕之前,将其吸纳入教,不然能赚一大笔经费……“教主吩咐道,”你带上我教的教徽,再多带些银票,去和杂志社的负责人谈一谈,看能不能在下期也帮我们宣传一下。”

“是,教主。”

年轻教徒领命而去,在他腰间系着的吊坠,正是他们教派的教徽——那是一个实心黑圆将另一个空心圆盖住大半的奇怪图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5.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7.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8.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9.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0.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1.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2.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3.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4.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