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知府审案

“县令大人,您可要给小的做主啊。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骗子,从小人这骗走了青铜鎏金佛像,那佛像有几百年的历史,少说也能值一千两银子!”

古董铺的店家跑到县衙,在堂上对着县令苏垣大诉苦水。看他那鬼哭狼嚎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被人骗得倾家荡产了呢。

苏县令此刻十分头疼。最近晋州诈骗成风,昨天他才刚把最近的案宗整理出来,交到州府衙门,晋州知府孙暄打算成立专案组,对这些诈骗案进行并案调查。

结果今天又有人来报案了,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人还是另一起案件的证人。

苏县令当堂询问了马夫陈庆,与古董铺店家的口供确实能对得上,在确定两人身份无误后,已经可以断定这是一起“买马骗古董”的诈骗案了。

“请画师过来,根据二人描述,绘出嫌犯长相,把通缉令签发下去吧。”苏县令对左右手下吩咐道,“请师爷把这件案子的卷宗也整理出来,一并送给知府大人。”

他这样处理当然是没有问题的。眼下的若干桩诈骗案,十有八九都是流动团伙作案,很难抓到人,签发通缉令是必须手段。

但他没想到的是,案宗根本不用给知府送去了,因为孙知府亲自过来了。

跟在孙知府身后的,还有一众官差、陈容、小李编辑,以及杨叔宝老师。

当店家看见小李编辑的脸时,就跟见鬼了一样,一只手指着他,又惊又怒地说道:“大人,就是他,就是他骗走了我的佛像!”

小李编辑从他身边走过,斜睨着看了他一眼,一句话都没说。他今天顺利完成了陈容交代的任务,还有知府在背后撑腰,面对什么指控都不怕。

苏县令连忙起身,将正座让给孙知府,神色恭敬地说道:“孙大人,您来怎么不提前跟下官打声招呼呢?您今天是为什么案子来的?”

他又看向与孙知府一道而来的三人,一位是另一起案件的受害人,一位是古董铺店家指控的嫌犯,还有一位……是让他又爱又恨的陈容。

恨的是乞丐失踪案后,陈容给自己带来的名誉损失。“爱”的是,这小子破案确实有一手,每次他出现,案件总能顺利告破。

孙大人坐在堂前,沉声说道:“本府今日前来,主要是杨老师的案子有了新的进展。苏大人,本府今天就借你这县衙,审一审案子如何?”

苏县令满脸赔笑地说道:“能看知府大人审案,是下官的荣幸。”

“那本府就却之不恭了。”孙知府“啪”得一声拍响惊堂木,随即大声问道,“胡刚何在?”

古董铺老板连忙躬腰行礼,客客气气地说道:“回知府大人,小人在此。”

孙知府瞪了他一眼,再次将惊堂木狠狠一拍,高喝道:“胡刚,你可知罪!”

胡刚被吓得当场跪倒在地,支支吾吾地问道:“小人何……何罪之有啊?”

“哼,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孙知府冷喝一声,随后叫衙役将一个包袱拿到案桌上,将包袱打开后,里面是一尊鎏金佛像。

孙知府又问道:“胡刚,你可认识此物?”

胡刚一看那佛像,瞬间冷汗直流,肩膀微微发抖,没有底气地说道:“这不是小人那尊佛像,这佛像一看就是假的,小人从没……从没见过。”

“这是本府从你那搜出来的,你敢说你没见过?”孙知府剑眉冷竖,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胡刚急忙叫冤道:“大人,这一定是有人诬陷小人,把这尊假佛像放在小人店铺的。小人用性命发誓,我就只有一尊真佛像,还被那个小子骗走了!”

说着,他指向小李编辑,脸上写满了怒意。小李编辑也不怵他,当场瞪了回去。

孙知府冷笑道:“本府什么时候说过,这是从你店里搜出来的了,就不能是你家吗?好你个胡刚,果然不打自招,我看你还有何话说!”

胡刚一个哆嗦,额头上也渗出了冷汗,连忙辩解道:“小人只是下意识以为是从店里发现的,这才脱口而出,不能作数啊大人。”

“好,就算如此。”孙知府看向杨老师问道,“杨叔宝,这包袱和佛像,你可认得?”

杨老师上前一步,答道:“回大人,正是小人上周捡到的,然后卖到了古董铺。”

胡刚急忙插嘴道:“你上周卖的是真货,不是这个假的。”

“你说的真货,可是这一尊佛像?”说着,孙知府招了招手。

这次,小李编辑亲手将佛像送到案桌上,胡刚连看都没看,当即自信地点头道:“大人,就是这尊,刚刚才被他骗走的。”

“也就是说,你被骗走的佛像是真的,而包袱里的佛像是假的,对吗?”孙知府笑眯眯地看着胡刚,一副笑里藏刀的样子。

胡刚答道:“是的,大人。”

孙知府手持惊堂木拍案而起,将胡刚所谓的“他的佛像”扔到堂下,怒气冲冲地问道:“你再好好看看,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我看你这回还有何话说!”

胡刚捡起摔裂的佛像,一眼就看出这尊才是假的。可是假的不是应该在包袱里吗,被那小子骗走的才是真货,不然他也没必要来报案啊……

胡刚愣在原地,已经完全懵逼了。

很快,孙知府就帮他答疑解惑了:“本府早就将两个佛像调换了,你一看到包袱,就认定里面的佛像是假的,说明你本来就知道里面有假佛像!你分明与欺骗杨老师的嫌犯是一伙的,还不给本府从实招来!”

跪在地上的胡刚身体哆嗦一下,颤声说道:“小人所说句句属实……小人、小人冤枉!”

胡刚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孙知府三番两次的问话都是在诈自己,可自己偏偏没听出来,关键的回答都没能过关。他现在也解释不清了,只能继续嘴硬下去,打死不承认。

“还敢狡辩!来人,给我重打五十大板,看他招是不招!”孙知府怒目而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2.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3.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4.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5.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6.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7.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8.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9.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0.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1.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2.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3.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4.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5.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6.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17.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18. [历史军事] 勿首见
  19.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0.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1.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
  22. [历史军事]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23. [历史军事]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24. [历史军事] 当官哪有种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