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小傻子1

  沈星沉出生的时候, 正赶上国庆假期刚结束没几天。托他的福,何静整个小长假难受得哪儿都去不了,可谓放假放了个寂寞。所以坐月子时怨气难免大了些, 埋怨医院太吵,埋怨鸡汤太淡,埋怨她儿子小小年纪就随了爹,一点儿眼力价都没有。

  沈正凯起初并没有出声,后来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 他终于有机会开口了:“静静……”

  难怪何静埋怨他没有眼力价,下一句紧接着便是“我辞职了。”

  “你怎么就不能像咱妈那样, 你说这个家要是没了咱妈可怎么办呀!啊?沈正凯你说啥?”何静还在絮叨, 她嗓门大, 没听清丈夫说了啥。

  沈正凯清了清嗓子, 重复道:“我说,我辞职了。”

  “你丫有病吧, 沈正凯!”何静当即就炸了, “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辞职了!是你翅膀硬了,还是厂子里容不下你了?”何静被突如其来的消息砸得头晕目眩双眼通红。也许是刚生产完的关系, 泪点也低的惊人,话未说完, 眼泪啪嗒啪嗒掉了下来。

  见何静哭了,木头一样的沈正凯总算动了一下,参观似的在病房里转起了圈,从窗边走到门口, 又从门口走回来, 最后走到何静的床前。像犯了错的中学生, 低着头, 双手叠放在小腹上。

  何静抹了把眼泪,凌厉的丹凤眼一横:“为什么?”甚至都没有正眼去看沈正凯。

  “我跟你说过,我在那里做不下去。”

  何静以前确实听沈正凯抱怨过,顶头上司有问题云云。可她只当是打工人的寻常抱怨。谁没有抱怨过上司呢?她背地里也经常骂自己的上司,可她从没想过辞职。

  她没想到沈正凯竟然真的付诸行动了。“你们厂的效益比我们还要好,你因为上司辞了,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何静冷静了一些,想再劝劝他。

  “静静,你不知道内情。我们厂撑不了太久了。”沈正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老家的化学厂,虽然只是县城的工厂,但到底是国企,是县里重要的支柱产业。更何况沈正凯能干,才三年就升了主任,要不了几年就能升副厂长、厂长,前途一片光明。

  何静只有中专学历,以后顶了天能干到主任,还得是她嘴甜腿勤会来事。看着丈夫将大好前途亲手葬送,何静恨铁不成钢。

  “你辞了这里想去干什么?”

  “我要去省城。”沈正凯毫不犹豫道。

  “你这是找到工作了?”何静知道沈正凯不是一时冲动的人,听他这么说心中就有了底,“你去了省城我和你儿子怎么办?”

  “你们继续在县里,不行就把咱妈接过来,和你好有个照应。等我在省城稳定了,就接你们去城里。”

  何静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雪白的床单出神。

  沈正凯出门去了,不一会儿,提着一壶热水回来。“静静,喝水吗?”

  何静点点头,接过丈夫倒的水。“我和你一起去。”

  何静说到做到,一出月子就递了辞职信,又把尚在襁褓中的沈星沉送到了乡下奶奶家。

  沈星沉的名字是沈正凯取的,因为沈星沉出生时正值凌晨,是星星降落的时候,便取了“星沉”二字。何静起初嫌弃“沉”这个字消极,后来又想星沉即日升,其实寓意很好,便也接受了。

  奶奶听说他们的计划后,来不及震惊,便在村口的小路上接到了一无所知的小孙子。

  巴掌大的小人儿被包裹的严严实实,俨然一个棉花团子。奶奶接过人,宝贝一样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什么,热情的邀请儿子儿媳回家住一晚。

  被何静干脆的拒绝了。“妈,今晚十点的火车,要赶不上了。”

  “去埠上坐车啊。”奶奶问。埠上有他们县唯一的火车站。

  “是啊。”

  “那快些过去吧,远着呢!”

  小两口肩并肩离开了。奶奶抱着小孙子回了家,在门口遇见了从地里回来的沈忠笙。

  “你儿子儿媳去省城了。”沈奶奶道。

  “你昨天就说过了。”沈爷爷嗓门大,扯着喉咙道。

  “小点声,当心吓着你孙子!”沈奶奶瞪着眼睛白他。

  沈爷爷放下手里的农具,就要去抱孙子:“他们把小星星送来了?”他记不住沈星沉的全名,干脆就叫他小星星。

  “你手脏。”沈奶奶虽然五十多岁的年纪,身形依旧灵活。躲开老头子那双脏兮兮的大手,小心的护着小孙子嫌弃道。

  沈爷爷咧开嘴笑了,露出一口白花花的大白牙:“我这就去洗手。”

  沈星沉乖的厉害,仿佛知道自己寄人篱下一般,既不哭也不闹,惹得两个老人只以为是孩子病了。抱着哄了半天,又冲了奶粉喂他,沈星沉吃得饱饱的,脑袋一歪睡了过去。

  沈奶奶心都化成了一团,碎碎念着,自己这么大年纪,还从未见过这么乖的小孩儿。

  “等孩子再大一些就难带了。”沈爷爷道,“男孩儿都是越大越皮的。”

  “我看咱们家星星不见得。”奶奶摇头反驳道。

  爷爷也不与她争辩,去院子整理农具了。

  奶奶又看了沈星沉一会儿,发现没有醒的迹象,便把孩子放下,自己去厨房做饭。

  饭后沈星沉醒了,奶奶给他换了尿布又重新冲了一瓶奶粉,小孩儿却怎么都不肯吃了。

  “哟,脾气这就上来了?”爷爷冷嘲热讽道。

  “他也就刚吃完没多久。”奶奶倒是十分理解。

  爷爷不屑的摇了摇头,去院子里抽旱烟了。奶奶哄了他一会儿,沈星沉眨着乌黑的圆眼睛,没多久又睡着了。全程乖的根本不像是刚出生一个月的小孩儿。

  这么省心的孩子,他们怎么就舍得呢?奶奶放下沈星沉,摇头叹气。

  到了省城何静才知道,沈正凯根本就没有找工作,而是和大学同学一起合伙开了一个加工厂。同学家里有这方面的门路,沈正凯有技术,再加上刚好有合适的厂房地皮,二人便一合计租了下来。

  何静看着一穷二白的工厂,愁的一夜没睡,头发都差点儿白了,但是干起活儿来却毫不含糊。白天沈正凯在外面跑业务,她就跑银行贷款。天天给人当孙子,把厂里学的那一套发挥的可谓淋漓尽致。

  如此打拼了半年,竟然还真的盈利了。拿到第一笔分红时,何静激动差点儿又失眠,和沈正凯不停的絮叨,还好当初跑得早,你们那厂子确实倒了,唉你当初是怎么知道的呀……

  沈正凯性格比较腼腆,多余的话一个字都不肯讲,只是附和着点头道:“跑都跑了,还管这些做什么。对了,咱们什么时候把星星接过来。”

  有了钱,也贷款买了房,沈正凯觉得是时候该一家团聚了。

  何静就骂他刚学会了跑就想着登天。“你不趁热打铁多攒些钱,将来拿什么给咱们孩子买学区房!”他们买的房子就在工厂附近,距离市中心的重点小学十万八千里。

  何静整日和银行的富太太们的打交道,耳濡目染下早就对育儿有了新心得。她的最新目标就是全款拿下省实验附小旁的学区房。买不到一手就买二手,总之绝不能让她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沈正凯听了妻子壮志满满的打算,深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便再也不敢吱声,低头去忙工作了。何静却为此有了浓浓的危机感,开始掐着手指头算计,距离沈星沉上学还差多少日子。

  夫妻俩在城里忙得脚不沾地,沈星沉也在乡下一天天长大了。蒙村是个距离县城很远的小村子,村里地不多,也不够肥沃,靠种地讨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年轻人能跑的几乎都跑了。

  沈星沉的爷爷奶奶属于不想跑也跑不了的那一拨,捡了邻居荒废的地,在家门口开辟了一块儿菜园。

  菜园不算小,四周栽满了槐树、杨树,间接栽了几棵低矮的花椒。园内种着时令蔬菜,春天有油菜、菠菜、奶白菜,夏天是摘不完的西红柿、黄瓜和豆角。秋天的豌豆吃了上顿还有下顿,冬天的萝卜白菜堆满了菜窖。

  一年四季都色彩缤纷的菜园成了沈星沉最好的娱乐场,他既不跑跳也不闹,只是搬了个小凳儿坐在菜园的背阴处,看绿色的菜叶子如何一天天变黄,艳丽的花瓣又如何一日日凋谢。

  奶奶怕他在园子里被虫子咬,特意在家门口支了一个小棚子,让沈星沉坐在棚子里看菜园的一年四季。

  这样既不会被太阳晒到,又能躲开菜园里的虫子,奶奶对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咱家星星长得又白又嫩,可不能给虫子吃了去!”她自豪又不失怜爱的叹道。

  爷爷见了,也不甘落后,亲自动手给沈星沉做了一把带靠背的小椅子。椅背磨的光滑不扎手,靠上去十分舒适。

  剩下的木材刚好还能再做一张小桌子,爷爷得意的将桌子摆在奶奶搭的小棚子下,告诉沈星沉可以将玩具零食放在桌子上。

  沈星沉对玩具并不热衷,只有一辆奶奶在集市上买的玩具卡车,还有一个爷爷在县里买的布偶熊。但是熊太大了,沈星沉很少带出门,总是乖乖的摆在床头,每天夜里搂着布偶熊入睡。爷爷为此很是得意,觉得自己胜出了奶奶一头。

  可奶奶偏道,星星无论去哪儿总要带着她送的卡车。分明是更喜欢自己的礼物。

  爷爷气的吹胡子瞪眼睛,跟沈星沉说卡车有什么好,明天爷爷给你买辆挖掘机,轰的一下就把卡车掀翻了。奶奶听了,气的拿笤帚追着他打:“你就不能教孩子点儿好的!”

  爷爷抱着脑袋逃到了邻居家,没抱怨几句,就和邻居李大爷下起了象棋。沈星沉则一声不响的的将卡车和零食一一摆在了小桌上,整整齐齐,对爷爷奶奶之间的战争一无所知。

  沈星沉的零食多出自奶奶之手,一小把炒的香脆的花生米,裹了厚厚的糖霜,甜滋滋,香喷喷。去了壳的南瓜子仁儿和晒得黄澄澄艮啾啾的地瓜干儿也应有尽有,哪怕沈星沉浑身上下都是嘴也吃不过来。

  可惜沈星沉对吃并没有多大热情,一块儿地瓜干儿可以不厌其烦的嚼上一下午,不像是吃东西,更像是完任务。

  有了小桌子,守着满桌零食的沈星沉俨然有了村头杂货店老板的范儿了。路过的大爷大妈就逗他:“沈老板,给我一把花生米,钱先赊着。”

  沈星沉似懂非懂,任由人家从桌上抓了一把又一把花生米,然后还回来更多他见都没见过的其他玩意儿。

  白色的大白兔奶糖,黄色的玉米软糖,绿色的薄荷硬糖……甚至还有一袋红色包装的薯片。

  后来沈星沉知道了,红色包装的薯片都是番茄味儿的。可他那时甚至都不知道,番茄就是西红柿。

  奶奶从镇上回来,看着满桌花里胡哨的零食整个人都惊呆了:“星星,这是从哪儿来的?”

  沈星沉便报菜名一样报出一长串爷爷奶奶的称呼:“李大爷爷,周二爷爷,吴老姑姑……”

  “哎呀,人家给你就要啊!”奶奶急得直跺脚,这孩子都三岁多了,怎么还一副呆呆的样子。这给人/贩/子拐了去说不定还帮人数钱呢!

  “他们拿了我的花生米。”沈星沉并不懂其中的严重性,平静的陈述道。

  奶奶叹息一声,摇头道:“算了算了,明天给你多炒点儿,爷爷奶奶来了,请他们多吃点儿。”

  沈星沉乖巧的点点头。

  第二天,来的不只有爷爷奶奶,还有前屋的姐姐,在县里上高中的沈宁宁。

  沈宁宁严格来说不算是沈星沉的姐姐,农村讲究辈分,沈宁宁是和沈正凯一辈的。所以沈星沉实际上应该叫她姑姑。可是沈宁宁到底是十六七岁的花季少女,比起被人叫姑姑,还是姐姐这个称呼更容易接受。

  在沈星沉面前她也丝毫没有姑姑的样子,一会儿像小孩子一样抢沈星沉的玩具卡车--虽然只是她自己单方面抢,沈星沉只是看着菜园出神。一会儿又把三岁的沈星沉当成同龄人,向他倾诉学校里的一切。

  她不敢和家里人说,家里人会责备她为什么到了县里不好好学习,只搞那些有的没的。可哪怕是在学校里也没办法只闷头学习,像社交啦,娱乐啦,哪怕她刻意回避也无法逃掉。

  可如果有个倾诉对象的话,就不一样了。所有困难都可以在倾诉中度过去。

  沈宁宁照例倾诉完自己的苦恼,作为感激,从书包里神秘兮兮的拿出一个小盒子。“小星星,你不爱说话也不喜欢热闹,这个你一定喜欢。你猜这是什么?”

  沈星沉的目光从菜园移动到沈宁宁手上,看见一个花里胡哨的长方体小盒子。波澜无惊的眼睛却没有多激动。

  “就知道你猜不到!”沈星沉反应平平,沈宁宁却也没有失落,得意的拆开包装,将盒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倒了出来。

  “是拼图哦!有那种大的,但是我这次回来拿了太多书,大的装不下了,小的也一样玩儿的。你知道怎么玩儿吗?我教你吧。”

  沈宁宁说着,自顾自开始了新手教学。

  沈星沉的目光被五颜六色的拼图吸引,目不转睛的看着沈宁宁拼图。

  拼图不大,也不难,沈宁宁很快便拼好了。她将拼好的整图展示给沈星沉看:“记住了吗?”

  沈星沉懵懂的点点头,沈宁宁便将拼图打乱,对他说道:“星星也来试试?对了,这玩意儿你可千万不能往嘴里放啊,记住了吗,小星星?”

  沈星沉没有理会她,低头只管寻找需要的拼图。

  沈宁宁无奈的笑了,站起来拍了拍裤子:“我要回家了,沈星星,记住,千万不能往嘴里放啊!”

  沈星沉终于抬起头,古井无波的眼睛眨了一下。

  那之后,沈星沉的日常娱乐便只剩下一件事:拼图。沈宁宁送他的那副拼图,被他翻来覆去拼了好几遍,但是他似乎永远也不会腻,每次都拼的十分认真。

  奶奶见他那么喜欢拼图,赶集时便在文具店里买了一盒大大的巨幅拼图。是西方童话主题的,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碧蓝的天空,翠绿的森林,深蓝的城堡,穿着彩色裙子的公主……

  这幅拼图沈星沉耗费了整整一天依然没有拼完,晚饭后,奶奶见天色已晚,怕伤眼睛,怎么都不许他继续拼了。

  沈星沉罕见的发起了脾气,以拒绝吃饭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奶奶大为震惊,这还是她第一次见沈星沉发脾气。她一度以为这孩子是没有脾气的,永远都一副云淡风轻兴致缺缺的样子。

  没想到小孙子喜欢拼图,奶奶从此成了文具店的常客,也成了半个研究拼图的专家。哪些拼图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小孩子,又该如何平衡小朋友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奶奶全都如数家珍,竟然比很多年轻家长还要明白。

  沈宁宁也很惊讶,自己的无心之举竟然歪打正着帮弟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上网查了很多小朋友玩儿拼图的优缺点,兴奋的告诉沈奶奶,网上都说小朋友适当玩儿拼图可以锻炼思维,培养耐性。

  奶奶连连点头,高兴道:“文具店的老板也是这么说的,说小孩儿玩儿拼图比玩儿其他游戏要强多了!”

  两人成了沈星沉拼图事业的强力支持者,三五不时就往家里搬来各种各样的拼图。沈爷爷对此颇有异议,他始终认为男孩子就该野一点儿,隔壁老李的孙子,像沈星沉这么大时已经满村乱跑了。他家沈星沉却赶他出门都赶不走,哪里有半分男孩子的样子。

  奶奶便煞有介事的将从文具店主那里听来的教育理念讲给沈爷爷听。

  沈爷爷气的眼睛都瞪大了一圈,第二天强行带沈星沉出了门,试图教会他爬树掏鸟窝。可沈星沉对这种娱乐活动始终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无论爷爷怎么逗自己始终神情恹恹,甚至连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爷爷气的肺疼,又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只能领着人去了文具店。在文具店店主的大力推介下,沈爷爷大手一挥,痛快买下了店里最大的拼图,足足一千片,据说连城里人都在玩儿这个。

  沈星沉带着喜欢的战利品回了家,冷淡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你小子,是不是根本不会笑啊!”爷爷当然知道沈星沉会笑,而且笑得还很好看。只是故意逗他,便夸张了一些。

  沈星沉便如愿朝爷爷咯咯笑了起来。爷爷被他笑得心底暖洋洋的,一高兴晚上又多喝了几杯,被奶奶赶去和隔壁李大爷下象棋去了。

  那之后拼图便成了沈星沉最亲密的伙伴,村子里本就没有他的同龄人,爷爷奶奶又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而且因为拼图的沈星沉实在乖巧省心,两位老人乐得见他这个样子,就更不会横加干涉了。

  所以当沈星沉六岁时,来接人的何静蓦地发现,自己的儿子话着实有些少了。大人问一句答一句,没一句不超过三个字。

  “宝贝,你还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吗?”何静担忧问道。

  “知道。”

  “叫什么?”何静一颗心都揪了起来。

  “沈星沉。”

  “哪个星,哪个沉?”

  沈星沉不说话了,反而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何静仔细一看,是端端正正的“星沉”两个字。

  “星星这不是很聪明吗?”沈正凯对儿子的应对十分满意,“字也写得很好看。星星,是谁教你写的字呀?”蒙村没有幼儿园,沈星沉一直都是在家里自学的。

  “奶奶。”

  沈奶奶算是沈星沉的启蒙教师,因为频频同文具店店主打交道,从店主那里学到了不少育儿知识,当然也买了不少教学材料,像绘本、挂画、拼音集子、数学册子,以及会唱儿歌的复读机、游戏机等,沈星沉全部都有。

  “怎么不送他去镇上的幼儿园?”早在三年前,何静就提醒过两位老人,该把星星送去幼儿园了。实际上二老也确实送过一次,但是去幼儿园的第一天沈星沉的拼图就叫同学弄丢了十多片,小家伙哭的差点儿背过气去,从那之后再也不肯去幼儿园了。

  老人一想起沈星沉那天哭的模样,心脏就一抽一抽的跟着疼:“我看着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他哭成那样!”

  “只玩儿拼图像什么样子?”何静才不相信寓教于乐那一套,坚决认为拼图就等于不务正业。“还好我们来得早,现在回城里学一年,说不定开学还能赶上。”

  “静静,他连一年级都还没上,不必那么紧张。”沈正凯劝她。

  “你到底有没有点儿危机感?别的孩子都上三年幼儿园了,沈星沉呢!更别说人家还学着其他特长,沈星沉他会什么?拼图?这谁不会呀!”何静被老沈家三口子气的血压都高了不少。

  “你说我这么辛苦买学区房,到头来反而叫你们给拖了后腿。合着沈星沉是我儿子,和你们老沈家没有关系是吧!”

  “静静,你先消消气,不是还没开学呢。”沈正凯本就不是能说会道的,何静又咄咄逼人,他竟然连圆场都打不了。

  沈奶奶见儿媳妇真的动了气,给自己和老伴儿找补道:“等星星到了城里,上了正规的学校,要是还跟不上,我和老头子出钱给他上补习班。”

  “我缺你们这个钱吗?”何静的声音忽地拔高了一个度,“你们根本就不知道现在城里竞争有多激烈!还以为像你们儿子一样读了个大学就了不得了?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你儿子那样的一块儿砖头扔下去能砸到十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