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古代言情>独宠夫郎【完结】> 第261章 黎荞请一个月假

第261章 黎荞请一个月假

  农历七月, 天气炎热。

  盛鸿在宫里待不住了,搬去了定春园。

  文武百官恢复到了从前三日一上朝的日子,而且, 若是无要事启奏,那可多日不去定春园上朝,每日准时去各自的衙门上值即可。

  就连黎荞,盛鸿也没再可着劲的使唤他,盛鸿让他两天去一次定春园, 不必日日前去报道。

  最近只有浙海省台风这件大事,这间大事虽然令人痛心, 但也好安排。

  浙海省总督以及受灾府、县的知府、知县都积极赈灾, 免得触了盛鸿的霉头被撸了官职。

  朝廷这边,除了黎荞捐的五百万斤粮食,盛鸿还从相邻的江舒省、东广省两地调了粮食过去, 其他救灾物资比如说龙骨水车、种子、建材什么的也都安排上了。

  能募捐的, 盛鸿全部募捐——尝过上次为云省地震+屯田募捐到一百五十万两的甜头之后,他深深爱上了募捐这个活动。

  想来也是, 这大盛的江山虽然姓盛,但若是没有将士守卫边疆,没有他这个皇帝宵衣旰食, 那会有百官、勋贵和富商的安稳日子吗?

  从来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 但百官、勋贵和富商一直都在享福,为了能长长久久的享福下去, 那就掏点银子出来吧。

  不过, 他也没有强制性的让人捐钱捐物, 这事儿讲究的是自愿。

  他不强制,那众人捐的就少, 满朝文武多的捐了百两,少的只有几两,再加上民间的,最终凑了十万两银子和百万斤粮食出来。

  这点银子和粮食远不够赈灾,他就又从国库里拨了银子。

  所以浙海省台风一事算是已经解决了。

  至于干旱,按部就班的灌溉庄稼便是,千百年来农人都是这么过的。

  因此,最近朝中真的无大事,黎荞可以歇一歇了。

  当然,这个歇并不是就此放假。

  该去户部上班还是要上班的。

  天气干旱,黎荞身为户部主事,考勤法对他的约束除了每日早上的画卯,就没旁的了。

  他不必一天到晚都待在户部。

  天气干旱,他日日都骑着马在城外巡视,看农人灌溉农田。

  盛京城外大大小小的河沟池塘被农人日日使用,水位线下降了不少。

  他便悄悄往里面扔巴掌大的水球。

  别看这水球小,但每一个水球都是二十分之一的西湖。

  异能升到八级之后,他能压缩更多的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他储藏了很多这样的水球。

  不过,他扔的水球少,水位线没有明显上涨,所以也没引起什么怀疑。

  就算有心人觉得奇怪,那也只会往老天爷的神迹上想。

  大盛没有修水库的习惯,没有水库操控这些沟渠池塘的水量,除了神迹,人们想不出第二个可能。

  盛京地区总体上是灌溉不愁,但暨北省一些地区因为长达半年干旱,小麦减产了一些。

  现在正是秋粮茁壮成长的时候,若是缺了灌溉,那秋粮也得减产。

  这日,黎荞在定春园处理完折子,恰好正午。

  天气炎热,此时赶路回去挺辛苦,盛鸿留他一道用午膳,闲谈间他说起对秋粮的担忧,盛鸿忍不住啧了一声:“督粮官应该由你来当。”

  黎爱卿对粮食的关心,比他这个皇帝更甚啊。

  “额……微臣愿意接下督粮官一职,恰好微臣想亲眼看一看工匠挖的四条大河,要不,微臣请几日假去暨北省瞧瞧?”

  黎荞一脸纯善的望着盛鸿,语气中带着几分忐忑。

  他第一次请假,盛鸿应该不会给他驳回来吧?

  他要求不多,给他一周就行。

  他骑着快马可以去看看自家所挖的大河之一,至于是不是这条大河所在的府发生大旱灾,那只能听天由命。

  他身为臣子,实在是寻不出更多的缘由去暨北省,他为这场大旱灾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黎荞这话来的有些突然,盛鸿不由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你想去暨北省?”

  “微臣想去看一看那四条大河,那么多银子撒出去了,微臣想看看实物。之前虽然遣了皇家物流的人前去查看,但微臣还是想亲眼瞧一瞧。”

  黎荞继续维持着脸上的纯善解释道。

  “这样啊……”

  盛鸿恍然,想到他自个儿之前对大运河的各种期待,他略一思忖,点了头:“这几年你的确辛苦了,既如此,那朕就给你一个月的假,你去暨北省转转吧。督粮官一职你就不用兼任了,不差你一个。”

  “嗯?”

  黎荞眸子瞬间圆睁,一个月?

  盛鸿被他的表情逗笑:“一个月还少了的,之前过年时别的官员早早放了假,但你都是陪着朕忙到腊月二十六七,朕现在让你歇一个月,其实依旧亏着你。”

  “不过能者多劳,你只能歇一个月。”

  黎爱卿一个人可以干七个人的活儿,他离不得黎爱卿啊。

  “……多谢圣上!不过,能为圣上分忧,这是微臣的荣幸,微臣不在的这段时日,您切勿过度劳累,您的龙体要紧。”

  听完盛鸿的解释,黎荞心下感动,忙也关心起了盛鸿的身子。

  “黎爱卿放心,朕惜命的很,你也务牵挂朝中诸事,难得歇一个月,好好游玩。”

  “不过,甭管有没有碰见新鲜之事,每三日给朕报个平安。多带些人手。”

  盛鸿叮嘱道。

  虽然说目前大盛境内甚少有劫匪,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多谢圣上关怀,微臣此次出门,定是要带上夫郎孩子,微臣一定会多雇佣些保镖。”

  听得黎荞这话,盛鸿放了心,若是带上夫郎孩子,那黎爱卿绝不会莽撞。

  黎荞吃过午饭,从定春园回城,先去户部晃悠了一圈,待到下班,他骑着马哒哒哒的回了家。

  下午四点,三个小家伙儿武术课还没有结束。

  和盛时毓熟悉了之后,三个小家伙将武术课的上课地点改到了黎家大门口,这么一来,他们与盛时毓只隔着一道墙,完全可以靠吼交流。

  若是吼的不过瘾,还可以将梯子搭在墙壁上,爬上墙壁交流。

  黎荞回来时,三个小家伙正跟着拳师练习拳法,他们扎着马步,伴随着挥拳小嘴巴里还发出“嗬”的响声,看上去气势十足。

  黎荞下了马,站在旁边围观了几分钟,然后进了府。

  陶竹正在西跨院和柳哥儿、郑浅浅、黎夏、范圆圆陪着孩子玩。

  四月份时,范圆圆和黎瑜安都顺利生产,范圆圆生了个小姑娘,再加上黎夏的二儿子赵聪、郑浅浅的双胞胎黎慧黎明以及黎二宝橘哥儿,一群人待在柿子树下,玩秋千的玩秋千,躺吊床的躺吊床。

  赵聪以及黎慧黎明已经两岁多了,三个小家伙儿对走路正是感兴趣的时候,也不嫌天气炎热,小爪爪推着学步车,在柿子树下走来走去。

  黎荞进了院子,一眼瞧见这场景,脑子里顿时闪过人丁兴旺四个字。

  真好。

  上辈子他是孤家寡人,这辈子刚穿越时也只有陶竹一人,整整十二年过去,家里光是小崽子就有九个了!

  大家族!

  他笑眯眯的走过去,没有宣布得了一个假期的大消息,等到傍晚,黎粮王桂花还有黎菽黎大山等人都回来了,他这才将这件大喜事告知众人。

  这消息来的突然,听得众人不由一愣。

  但愣神之后就高兴了,哇哇惊叹个不停。

  这几年黎荞的辛苦他们是瞧在眼里的,终于有喘口气儿的时候了。

  待听说他要去暨北省巡视自家的四条大河和田地,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小家伙顿时来劲了,将他围在中间,嚷嚷着他们也要去。

  一个月的时间诶,好长啊!他们舍不得爹爹阿爹/叔父父竹叔父!

  而且他们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盛京呢。

  “这么热的天,马车被太阳晒得跟蒸笼似的,你们肯定受不住。”

  陶竹想让他们打消念头,黎荞是去办正事的,不是去玩的。

  “可以用硝石制冰消暑,也可以在马车顶放上枝叶遮阳,我们受得住!”

  黎小睿双手叉腰,脆生生的反驳。

  “就是,带上硝石,这一路上都不用为酷热发愁。”黎长风也重重点了点小脑袋。

  陶竹:“……”

  黎荞噗的乐了,抬起手指弹了下他们的脑门:“好好好,你们想去就去吧,不过,到时候可不许叫苦,若是叫苦了,以后再出门就不带你们了。”

  “好哇!”

  “才不会叫苦呢!”

  “谢谢爹爹!”

  三个小家伙大喜,又蹦又跳又尖叫的,兴奋的小脸蛋通红,他们终于要出盛京啦!

  陶竹听着他们的欢闹声,有点无奈的看向黎荞,有三个小家伙在,怎么做正事?

  不过,如果真的要和三个小家伙分别一个月,那他也是舍不得的。

  罢了,就将三个小累赘带上。

  家中孩子多,而且还要忙铺子里的事,最终只有黎粮跟着他们夫夫出发。

  翌日,当黎荞陶竹收拾行李时,三个小家伙跑去前边大皇子府向小皇孙道别,他们要出门玩一个月,这种大事当然要告诉好朋友啦。

  盛时毓听完他们的话,羡慕的差点儿找上他爹爹也想要请假出门。

  不过,他小手掐紧掌心,忍下了这个冲动。

  一个月,他爹爹绝对不允许的。

  他只能强笑着叮嘱三位弟弟,若是沿途有什么好玩的,回京之后一定要告诉他。

  “放心吧!我们会写日记记录沿途见闻哒,等回京之后,我把我的日记拿给您看!”

  黎云帆小手拍着心口笑嘻嘻的保证道。

  之前他二山哥哥去北湖省送嫁时,特意写了日记。

  他爹爹去边城时,也写了点日记。

  这两本日记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现在轮到他们出门啦,当然也要把日记安排上!

  “就是,小皇孙,您放心吧,不仅好玩的,好吃的我也会带给您。”

  黎小睿也挥着小手在心口拍了几下。

  盛时毓见状笑了起来,终于有开心的情绪了,他重重点了点小脑袋:“好。”

  他虽然不能出京,但这三位弟弟会帮他看一看盛京以外的风景,这朋友没白交。

  花了两日准备行李和亲友告别,放假的第三日,黎荞陶竹和黎粮带着三个小家伙出发前往暨北省。

  黎荞陶竹所乘的大马车甚是豪华,由四匹马拉着,里面功能齐全,不仅有书桌,还有床铺。

  为了降低马车内的温度,冰盆安排上,车顶也铺了一层厚厚的枝叶,坐在里边倒也不难受。

  除了满招损这些侍卫,黎荞还雇佣了三十个皇家物流的保镖。

  第一站便是东定县所在的石庄府。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黎瑜安生了一个大胖儿子,黎瑜安在生产前回了盛京,现在虽然出了月子,但因为武安侯的第四代孙年纪太小,辛家人不愿让他带着小家伙前去东定县。

  于是他便和辛知分居两地。

  虽然辛知经常回京探望他,但他还是挂念辛知,于是这第一站便去石庄府,顺带看一看辛知。

  暨北省的五条大河,其实出自同一水系,都是直沽河的支流。

  这五条大河没有流经石庄府,黎荞便引了其中一条支流的水流向石庄府。

  车队在第二日便进入到石庄府地界,又走了大半日,他们见到了黎家所挖的大河。

  这条大河被取名为黎二河,足足有五十多米宽,河水清澈,里面还有鱼。两岸有不少百姓正在打水浇灌两岸的庄稼。

  不过,因为大运河并没有从石庄府经过,所以本地百姓的日子跟从前差不多,两岸百姓大多拿的是水桶,甚少出现水车。

  黎粮坐在车辕上,伸着脖子打量河边的情形,他一脸同情,唉,底层的小百姓难啊。

  原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三个小家伙儿这会也闭上了小嘴巴,在马车不远处,有一个五十多岁头戴草帽的老伯,正用扁担挑着两桶水,慢慢的沿着田埂往自家田地走去。

  田埂虽然很窄,但也能通行很小的独轮车,可这位老伯用的却是扁担,再加上他身上穿的麻布短打布满了补丁,三个小家伙一眼便知这老伯家境不好。

  这会儿是下午四点多,太阳依旧很猛烈,这老伯脖子里挂着汗巾,他不住的拿汗巾擦着满脸的汗水,伴随着他走路的动作,两个水桶在半空中一晃一晃的,水桶里的水溅出来了一些。

  等他走到自家的红薯地时,水桶里的水只剩下了大半桶。

  即便如此,老伯也被这两桶水压弯了腰,背一直佝偻着。

  老伯来到红薯地中间,先是用扁担撑着地面歇息了半分钟,然后才有些吃力的将两桶水浇了下去。

  被晒的有些卷皮的土地饥渴极了,瞬间就将清澈的河水吞没。

  黎荞抿了下唇,这两桶水只能浇灌不足半平米的红薯,可一亩地有六百多平米……

  马车在继续前行,三个小家伙扑闪着大眼睛,没了之前的兴奋。

  两边田地里的庄稼,不管是玉米叶子还是红薯叶子都被晒的蔫蔫的,他们仨也蔫蔫的。

  好一会儿之后,黎小睿由马车门口挪到了正在看书的黎荞跟前,他睁着大眼睛问黎荞道:“叔父父,咱们能帮一下刚才的那个老爷爷吗?”

  “可以帮呀,但天下的贫苦人有很多,最起码占了大盛总人口的三成,小睿你帮的过来吗?”

  黎荞放下手中的书本,抬手捏了下他肉呼呼的脸蛋。

  “我帮不过来。”

  黎小睿小肩膀瞬间耷拉了下去。

  “我们的确帮不过来,可是,凡是视线所及,那我自信能帮的过来。”

  黎长风突然接话道,他坐在马车门口,伸出小手臂对着黎荞比划:“那老爷爷家的田地距离咱们家的河有些远,我可以赠送给他一辆龙骨水车和一些竹管子。就像是咱自家的田地一样。”

  “是是是。”黎云帆闻言,小鸡啄米般点着小脑袋,赞同双胞胎哥哥的话:“爹爹,咱们的确救不了所有的贫苦人,可咱们整日待在盛京,能见到的赤贫之人并不多,咱们只帮咱们自个儿见到的,以咱们的家底,应该能做到吧?”

  黎荞没想到这俩个小家伙有此回答,他有些意外的挑了下眉梢:“以咱们的家底当然能做到。可是,你们俩目前还没有赚到银子哦,你们俩的银子都是长辈给的呢。”

  这话一出,两个小家伙瞬间睁圆了大眼睛,不约而同的伸出小手指点向自己:“我们还要自己赚钱啊?”

  “咱家银子虽多,但这是咱家所有人一起赚来的,你们俩现在年纪小,但长大后肯定也要做工挣钱的。”

  “想当年我和你阿爹可辛苦啦,得拉着板车走两个时辰去县城卖鱼卖点心呢。”

  肯扶贫,这是好事。

  但也要明白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

  既然小长风放出“救助视线所及范围内贫苦之人”的豪言,那他得趁机让三个小家伙知晓挣钱不易,他们得亲自卖艺。

  “不,是你们爹爹辛苦,卖点心卖鱼都是你们爹爹自个儿步行去的。”

  陶竹坐在一旁纠正黎荞的话。

  “对,当初你们爹爹可厉害了,我都没想到他能坚持下来,怪不得后来读书时能一鼓作气考上状元。”

  黎粮忍不住扭头看向车厢里的众人,语气中全是感慨。

  小荞洗心革面之后超厉害的!

  “额……”

  黎长风黎云帆对视一眼,俩个小家伙手脚并用的一起朝自家爹爹爬去。

  他们知道黎家发家的经过。

  他们爹爹当年真的好辛苦好辛苦的!

  可现在要他们挣钱嘛?

  扑到黎荞怀中,黎云帆鼓着小脸蛋苦恼的道:“爹爹,我怎么挣钱?我想赚钱给那个老爷爷买龙骨水车和竹管子。”

  “我也想挣钱。”

  黎长风直接从身后抱住了小云帆,仰着小脸蛋看着自家爹爹。

  黎小睿不甘落后,直接伸开双臂,将两个小叔叔都抱住了,嘴巴里喊道:“叔父父,我想做工挣钱!”

  “好,等回京之后,你们自由选择,愿意去火锅铺子的,就跟着你们大山爹爹、大山哥哥去铺子里帮忙,愿意去其他铺子就去其他铺子。做一日活计,我给你们发一日的工钱,如何?”

  黎荞笑眯眯的道。

  “好啊!”

  三个小家伙齐齐点了点小脑袋,不就是去铺子里干活嘛,他们爹爹/哥哥能干的,那他们也能干!

  他们算账时拨算盘可厉害了。

  “那今日帮助刚才那位老爷爷的银子,就由我给你们垫上,等你们拿到工钱之后再还给我,如何?”

  黎荞笑眯眯的又道。

  “没问题!”

  三个小家伙又齐声回答。

  于是黎荞让黎满返回去找那个老伯登记信息,又安排一名皇家物流的保镖回京去黎家取龙骨水车和竹管子。

  三个小家伙做了好事,心情很愉悦。

  他们对打工也很感兴趣,挨个打探黎大山黎菽等人每日具体要做些什么。

  等打探了一遍,他们更有信心了。

  小意思,回京之后看他们轻松拿捏!

  很快到了傍晚,一行人没有继续赶路,而是进城住到了客栈。

  晚饭过后,黎荞又安排三个小家伙玩麻将,他借口要和陶竹出去约会,骑着马和陶竹一起去了黎二河旁。

  月色朦胧,耳边蛙鸣声不断,鼻尖萦绕着水草的腥味,夫夫两人站在河边松软的土地上,黎荞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的是他的压缩水球。

  他将二十个水球扔到黎二河中,慢慢释放水球里的水。

  等二十个水球的水释放完毕,黎二河的水位线明显上升了一截。

  不过,黎二河与直沽河五大支流之一相连,而且还通向他家的田地,这段河道多出来的水会流向四方,一晚上过去,明显上升的水位线会回落不少。

  跟盛京城外一般,就算有人发现异样,也寻不出什么证据。

  其实这法子很笨,但除了此法,他找不到更合适的法子。

  除非他当了皇帝,不然动用异能时他总要束手束脚。

  “你是无名英雄。”

  陶竹挽着黎荞的左臂,亲眼见证眼前的河水升上来又消下去,不由叹息。

  要他说,一两个府的干旱,不是很值得黎荞这般辛苦。

  关键是这么辛苦了,世人还不知道。

  能见证这一幕的,只有天和地,以及他。

  赞黎荞是无名英雄,他完全没有夸大。

  “你这样夸我,我可要脸红了。”黎荞右手还在继续凝水球,闻言脚趾不由抓地。

  “我说的是实话呀,你看看你,哪怕穷的时候也很大方,从前给原身还赌债时非得给利息,还送点心。等真的有钱了,完全就是散财童子了。”

  “千万家业,你散出去了差不多有一半,你就像是一个中转站,从富人贵人口袋里掏银子,再转给底层百姓。你何止是无名英雄呀,你就是……”

  陶竹顿住,他有点卡壳。

  他词汇量有限,一时间他竟寻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黎荞。

  “嗯……你就是菩萨转世。”

  几秒钟之后,他搬出了盛京百姓夸赞黎荞时的说辞。

  黎荞:“……”

  很好,竹哥儿没说出更让他尴尬的词儿。

  “我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我是拿上辈子全体人类的智慧结晶来赚银子,这银子来的轻松,所以我愿意撒出去。”

  “如果真跟当初卖鱼时那么辛苦才能挣到银子,我说不定就不会这么大方了。”

  再者,在末世时,他曾听到无数人说,如果能回到末世前,那无论如何都要通知国家,好集中全力对抗末世。

  末世里的人只能假设,而他如今真面临这种情况,已经知晓会发生连生活用水都缺失的大旱灾,他怎么坐得住?

  反正离得近,他过来尽一尽绵薄之力,不管这绵薄之力能不能用上,至少他心安了。

  陶竹闻言,抬眼看了看头顶皎洁的月亮,脸庞上全是向往:“如果能和你一块去你上辈子瞧一眼就好了。”

  当然,得是末世来临前。

  那是多好的世界啊,万里之途,一个时辰便能到达。

  各种方子不要钱,直接放在网络上。

  而且,人人都能吃饱,十几亿人口,做到这一点儿真是了不起。

  “……今晚回去好好做梦,或许梦里会有。”

  黎荞说罢,将最后一个水球扔入黎二河中,快速将水球里的水释放出来,然后他牵着陶竹上马回客栈。

  时候不早了,再不回去县城城门可就要关了。

  就这样,黎荞一行人一路走一路扔水球,花费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自家的四条大河。

  也不知道是因为时间未到还是地点不对,亦或者是黎荞的水球起了作用,虽然他们所行之地处处干旱,但他们并没有遇到旱得连生活用水都保证不了的情况。

  也没听说哪里出现了这种极端干旱的情况。

  等回到盛京,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了。

  回盛京的第二日,一场雨落了下来,不仅盛京下了雨,整个暨北省都落了雨。

  晚上临睡前,听着窗外哗啦啦的雨声,陶竹忍不住道:“依我看,就是咱家挖的河以及你的水球起了作用,这么多地表水对抗干旱,那就省了地下水了。”

  “地下水位不下降,那河沟、水井就不缺水,这么一来,高志远说的极端大旱灾就不会来。”

  说罢,他在黎荞怀中翻了个身,由黎荞从身后抱着他的姿势改为两人面对面躺着:“你说是不是?”

  黎荞望着他清澈的水眸,伸出手将他捞回了怀中:“但愿如此吧。”

  “我看就是这样。”

  陶竹语气很坚定。

  这么一场大旱灾,应是被黎家大河和黎荞的水球给解决掉了。

  “等明年看看,若是明年没有大旱灾,那就是如你所说了。”黎荞说着拍了拍他的背:“快睡,明日若不下雨,你得领着他们仨去铺子里呢。”

  陶竹闻言闭上了眸子,但心里却是忍不住开始祈祷,大旱灾不要来了,不然最最最辛苦的就是黎荞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古代言情] 炼药师在现代【完结】
  2. [古代言情]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完结】
  3. [古代言情] 你才O装A,我真A【完结】
  4. [古代言情] 獭獭我呀,靠存档振兴乡村【完结】
  5. [古代言情] 汴京小厨的美食日常【完结】
  6. [古代言情] 红雾过后【完结番外】
  7. [古代言情] 小地主落魄后[种田]【完结番外】
  8. [古代言情] 朕被摄政王压了【完结】
  9. [古代言情] 师弟有病,我有疾【完结】
  10. [古代言情] 不要爱我呀【完结番外】
  11. [古代言情] 我返祖后成了救世主【完结】
  12. [古代言情] 我的alpha是个仙君[星际]【完结】
  13. [古代言情] 好可怜一家人【完结】
  14. [古代言情] 家兄扶苏【完结】
  15. [古代言情] 伴侣沉迷搞钱总是不回家怎么办【完结番外】
  16. [古代言情] 启示录[虫族]【完结】
  17. [古代言情] 郢州富水【完结】
  18. [古代言情] 团宠人鱼崽崽最可爱【完结】
  19. [古代言情] 禁止滥用魔法【完结番外】
  20. [古代言情] 震惊!幼儿园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完结】
  21. [古代言情] 当邪神,抢老婆【完结】
  22. [古代言情] 黑皮Alpha揣的是谁的崽【完结】
  23. [古代言情] 角色又出BUG了怎么办【完结】
  24. [古代言情] 天师执位外传之聂二少:囧囧见鬼事件簿1-7【完结番外】